楊亞慧
(宜賓學院 四川宜賓 644000)
網球課程在我國高校教育體系中屬于相對比較新穎的課程,隨著2011年李娜奪得法網冠軍,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網球運動中,親身參與到網球課程中進行網球技能的學習,欣賞網球比賽已經成為現代大學生追求時尚的方式。網球課程中的運動技能的學習、理論知識的學習、意志品質的培養、人格塑造等方面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及任務相吻合,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1]。網球運動中所蘊含的文化性特征、競爭性特征、對抗性特征、規范性特征、社會性特征等,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性。立足“立德樹人”的教育背景,深入解讀“課程思政”的內涵及要求,最大限度地挖掘網球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將“立德樹人”的教育責任融入在每一節網球課中,將“德”放在對學生素養培養體系中的首要地位,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協同育人。切實提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現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文化修養和道德情操等方面[2]。
通過在課堂上播放我國首位奪得大滿貫的網球運動員李娜的法網比賽視頻及賽后的采訪視頻,來深度增加學生的愛國精神,幫他們樹立精忠報國、為國爭光的志向。除此之外,在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將網球課堂技術學習與中國具有代表性的網球職業球員的刻苦訓練和為國爭光適當地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3]。
中國素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稱號,它滲透于每個人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但是隨著社會包容程度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個性,忽視了禮儀教育對學生人生成長的重要性。網球運動被稱為紳士運動,主要是從禮儀方面體現出來的[4],通過對禮儀的學習,人們在內心會產生一種謙虛、正直的處事觀。網球的禮儀教育引起學生對其他生活、職場等場合中禮儀的關注,從而提高個人修養。網球禮儀提倡尊重傳統、尊重球員、尊重觀眾、尊重對手、尊重裁判及工作人員、遵守規則和制度、愛護場地器材等,這也是網球運動對從事者的要求,禮儀體現在與網球運動有關的方方面面,任何不遵守禮儀的行為都會被視為缺乏修養。課堂上教師采取混合式教學與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課前收集,課中觀看視頻。比如,讓學生觀看隊員之間互相鼓勵與擁抱的視頻,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的意識;讓學生觀看賽后運動員向對手、裁判與觀眾示意的視頻,可以培養他們的尊重意識。在教學中教師要以身作則,起到表率作用,尊重有關網球的一切,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尊重意識。
建立和貫徹體育課堂常規教育,如上網球課必須穿運動服和運動鞋;上課前體委集合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可以培養學生的文明禮貌;上課時要求學生聽從指揮、服從分配,按時取器材、收器材,可以培養學生對班集體的奉獻精神,進而對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思想品德教育。課堂常規的長期要求,促使學生養成自覺遵守規章制度、文明禮貌及樂于奉獻的品質。
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如一些學生因冬天氣溫較低而害怕寒冷、夏天因氣溫過高而焦慮炎熱。在步法、體能訓練過程中學生出現怕苦怕累的心理狀態時,應采用多樣化并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經歷和體驗中增強意志品質。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單打得分點來回次數最多的視頻,并觀看學習,培養其奮勇拼搏的精神。學生在進行運動技術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設置符合學生“最近發展區”的目標,促使學生能夠迎難而上,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在學習網球運動的各項技術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地進行修正和調整,才能形成正確的、科學的技術動作,養成良好的練習習慣,這是一種“工匠精神”的體現。
在講解網球運動技術動作時,教師引入運動技術的發展歷程,講解現代網球技術動作的由來。這能引導學生面對任何事物都要保持好奇心,并積極探索,將自己的思維外化[5]。
新時代、新格局背景下需要團結協作的能力,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迫在眉睫。在網球技術動作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場地受限和學生運動技能的差異,學生會經常進行分組練習,就需要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相互配合可以促進他們之間的交流,提高他們的溝通能力[6]。教師設置雙打或者團體類的項目進行教學性質的比賽,或者在技術學習過程中穿插需要團結協作的游戲教學,引導學生在比賽、游戲過程中相互團結合作,進而取得較好的成績[7]。
在網球技術動作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展現網球的力量美和藝術美。教師將展現形體美、服飾美與環境美的一些圖片和視頻共享在QQ群中,給學生以視覺上的刺激,同時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網球運動中的美,培養健康及運動的審美。想要獲得較高的網球運動技能水平,必須經過長期重復性的技術動作練習才能夠實現。所以,教師在網球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善于總結,觀察并謙虛地學習其他人的優點和長處,使網球技能達到更高的水平,從而提升自信心。
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內容的一個重要部分,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品質是網球課程應有的教學目標[8]。信任制是網球比賽中的一種賽制,通常是指沒有裁判員執法的比賽方法,它要求運動員必須誠實,雙方互相信任,相信對方作出的判斷。運動員如果不遵守信任制的程序,將被視為有意干擾比賽和非體育道德行為,按照比賽有關規定會受到處罰。在網球教學過程中,誠信制教學比賽,可以使學生自覺、自律地檢驗自己的誠信品德,同時還可以使學生通過實踐來踐行求真務實的品質,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將網球的具體教材內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同時達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9]。
當前,人們均處于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在這種較大的社會壓力下,人們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比以往更加強烈,克服困難的意志更加堅定。因此,教師要借助這一品質來重點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此外,網球項目在比賽時間上沒有限制,平分之后一方必須領先兩分才可以取得該局勝利的規則使得勢均力敵的高手之間的比賽緊張激烈,因此,比賽具有很強的競爭性。教學比賽,讓學生在比賽活動中感受到強大的競爭力,在競爭中感受到勝利的歡樂、失敗的痛苦、進步的喜悅、拼搏的樂趣,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10]。
在教學中,通過分析比賽規則和場地器材等因素,向學生傳達比賽的平等性,并借此機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教師向學生闡述網球是圓的,朝向任何方向運動的概率都是均等的,這就確保了比賽是在公平的條件下進行的。此外,網球的規則要求第一局比賽結束后雙方交換發球權。遇到奇數局,均依次互相交換,直至比賽結束。另一方面,場地由于受到風向、采光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因此雙方頻繁交換場地是必要的。雙方得3分時為“平分”,平分后一方凈勝兩分才為勝一局。抽簽或拋硬幣決定挑邊或發球順序,一方選擇了挑邊之后則由對手選擇發球權。網球規則的方方面面都能夠體現出公平的精神。
大學生網球課程在培養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中有著項目的特殊作用,“課程思政”理念的滲透在逐漸加深,高校網球教師應吃透教材、深挖網球項目獨有的功能,應進一步加強網球課程育人路徑的探索,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