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俊
(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玉泉小學,安徽阜陽 236300)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教學效率。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尚不成熟,對有趣的事物或活動充滿興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在趣味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學習能力[1]。
開展趣味性教學活動,營造愉快的教學氣氛,對小學數學教學極其關鍵和重要。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教學方式的創新及教學語言的有效應用。首先,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要采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設置懸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2]。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二年級“分一分與除法”時,為增強教學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準備了美味的糖果,并提出兩個問題:(1)教師有56顆糖果,怎么平均分給全班同學呢?(2)如果女生可以多拿一顆糖果,需要怎么分配?教師讓學生通過交流討論,解決問題。教師通過糖果分配問題引入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
要想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游戲教學模式,教師要認識到游戲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深刻認知、理解和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游戲,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游戲涉及的數學知識,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實現預期教學目標[3]。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認識鐘表”時,教師可以出示一幅鐘表的圖片,設定一個時間,讓學生說出鐘表時間和鐘表時間的讀法。學生如果不能正確讀出時間,就要為大家唱一首歌或跳一段舞蹈。這一游戲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游戲結束后,教師要結合學生出現的問題,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加深學生對鐘表的認識,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教師會設計一些數學習題。然而,一些教師忽視了數學習題的趣味性,設計的數學習題枯燥、復雜、數量較多、難度較大,導致學生陷入題海,學習效果較差,甚至產生厭學心理[4]。
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生活的數”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及能力水平,設計一些趣味性習題,加強師生互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習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讓學生學會以數學思維觀察并分析問題,具體如下。
師:大家先一起看一個短片。(播放視頻)
師:大家都看到了什么?可以說說看。
生1:我看到一個小朋友去上學。
生2:我看到紅綠燈上有數字。
師:同學們,視頻中有哪些事物上有數字,你看到了哪些數字?這些數字具體代表什么?
生1:鐘表上有數字,1、3、5、8、10……
生2:車牌子上有數字,9888。
生3:門上有數字,503。
生4:門上寫著二單元。
生5:墻上的牌子上有數字,10號樓。
生6:門鈴上有數字,101、102。
生7:紅綠燈上有數字,10、9、8、7……
通過一問一答,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加深了對數字的認識。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引入相應的生活實例,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從而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降低數學學習難度,增強教學趣味性,提高教學效果[5]。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五年級“軸對稱和平移”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舉例說出在生活中見到的軸對稱物體。學生調動生活經驗,積極踴躍地舉例,如書本、飛機、羽毛球拍、柜子、風扇、凳子、桌子、床、筆盒等。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教師進行總結歸納,給學生講解相關知識,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活動中深刻理解知識,進而實現教學目標。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數學學習方法,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合理設計學習任務,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自主探究和掌握數學知識,進而獲得成就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保持積極的數學學習狀態,提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北師大版四年級“除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討論除法與乘法之間的關系及兩者的差異,并實時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給予及時且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使其深入了解除法相關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增強教學趣味性,鍛煉學生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需求,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保持積極的數學學習狀態,提高其綜合能力,為以后更加深入地學習數學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