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曉楓 張軍平 湖北工業大學
由于全民運動意識的提高再加上現在素質教育的發展,學校體育課程的內涵變得更加豐富了;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中,全國政協委員、籃協主席姚明說到:“沒有體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除了鍛煉身體,體育還可培養意志品質、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等”。當然,這些在有利于學校開展體育運動的同時也向學校體育課程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尤其是中等職業院校,在要求學校體育課程提高中職學生身體素質、強身健體的同時,還要能讓學生在體育課上培養自身的獨立性、創造性、領導性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等,另外中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學的都是技能型專業,籃球體育課程的規劃和開發還需要考慮每個學生的專業差異,通過籃球體育教學能夠提高他們的具體某一方面工作技能。因此,如何使體育教師在籃球教學中做到體教融合以及如何讓中職院校的學生在籃球課程中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和獨立的品格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重點。目前國內關于高等職業院校以及高等院校的體育課程開發的研究較多,很多學者在此領域也有所成就,但是具體關于中等職業院校的卻很少,中職學生學習的科目專業性較強,更偏向于技能型,所以應具體根據中職院校學生的水平以及專業特點進行具體的體育課程開發和學術研究。經過本文對中職院校籃球體育課程開發影響因素的研究,探究出影響中職院校籃球課程開發的具體影響因素及所存在的問題,據此提出解決當下所存在問題的策略,從而能夠推動中職籃球課程的開發與建設,并希望能為后續的籃球體育課程提供一些參考。
通過對相關的文獻進行研究分析,了解目前我國關于該領域的研究深度及進展,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論上的基礎。
運用定性分析法對中等職業院校的籃球體育課程進行多方面影響因素的分析,找出影響課程開發的主次影響因素,從而找出解決策略,更好的進行中職籃球課程開發。
運用問卷調查法有目的、有系統的搜集有關中職院校籃球課程影響因素的具體信息,并通過分析所回收的問卷結果找出中職籃球課程開發過程中的利弊,從而揚長避短,找出建設籃球課程的方法。
1.教學內容枯燥無味
經過問卷調查研究發現,中職院校的大多數學生都喜歡體育課但卻不喜歡上體育課。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最主要原因就是課堂內容太過于枯燥,大多數的體育老師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機械的向學生灌輸晦澀難懂的籃球理論知識;在戶外上體育課時,在帶領學生跑跑步、做做操之后就讓學生解散自由活動了;這樣做的后果就是學生在老師講理論知識時開小差,在老師讓做操時只想早點解散去玩手機或者做其他的與運動無關的事情。無論是哪一種結果,都使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影響停留在負面,不利于籃球課程的開發。
2.教學觀念仍然落后
盡管現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教育體制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但在中職院校中還是有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還停留在應試教育層面,觀念上直接把教師的考核、籃球教學以及學生的期末成績放在同一層面上;導致在進行籃球教學時,并沒有將籃球技能方面講清、講透,只是單純的根據期末考試要求對學生進行淺顯的教學,而學生由于對籃球運動似懂非懂,自然就會覺得籃球教學枯燥無味,失去對籃球的學習興趣,這些都是現階段籃球教學觀念仍然落后的表現。教師在教學中并不能把籃球的競技精神、團隊協作精神以及樹立學生良好心態的教學目的體現出來。
3.教學資源嚴重稀缺
目前中等職業院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遠遠不夠。在資金方面,一直以來中職院校對籃球教學的資金投入都是很有限的。在教師方面,很多籃球教師自己都沒有堅實的知識基礎,所以學生也很難得到正規的籃球教學。與此同時,由于資金短缺,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籃球場地進行上課,教學設施也較為陳舊,學生缺乏上課的場地和設施,正常的籃球教學就無法進行,籃球教學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4.教學目標與課程設置不契合
教學目標是為了更好的完成課程教學而設置的,體育教學目標亦是如此。教師在籃球課程教學中能根據教學目標去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然而,中等職業院校籃球的教學目標客觀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目前中職院校的籃球教學尚未結合新課程改革過程的要求和中職學生的實際需要,導致教學目標和課程設置的契合度不高,出現了一些影響提高教學效果的現象,從而限制了籃球教學在中職院校的進一步發展。
1.合理設計課程框架結構
在中職籃球課程開發的過程中,除了應該考慮學校的辦學條件、場地設施、教學理念等,還應該充分考慮中等職業院校學生的真正需求以及學生特點,合理設計籃球課程的框架結構。在形成課程框架結構的基礎上擬定課程開發的實施方案;在試試籃球課程方案的基礎上,確定籃球課程的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方法,將籃球的理論知識與中職院校學生的專業與技能充分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知其所學,用其所學。然后在確定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后擬定籃球課程教學評價,對學生的課堂表現、身體狀況以及體育品德進行評價;教師自身也應盡快的適應所設計的籃球課程教學,促進籃球課程的實施。
2.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
《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要加強區域聯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構建全國職業教育教學資源信息化網絡。廣泛開展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在這次疫情期間也體現了這項決策的重要性。中職院校也應該鼓勵教師們將信息化應用到體育教學以及籃球教學中去,確保籃球教師的觀念以及自身條件跟得上時代和環境的發展。從而更好地促進籃球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廣大中職籃球教師還應當積極主動進行教學手段改變,在教學中運用多種創新的教學方法,讓教學一改往日傳統和枯燥的形態。
3.注重學生差異,進行多元教學
首先是性別方面。在籃球課程開發中,要考慮到男女生之間的差異,例如力量上、身高上等等,這些都是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體育老師要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分組教學,使女生也可以發揮在籃球運動中的特長,從而和男生進行互補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其次是專業差異方面。中職院校的學生所學習的知識更偏向于專業性和技能型性;所以體育老師應該熟悉自己所教的學生學的是什么方向的專業,并據此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專業性的訓練;例如在對紡織工專業的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時,讓他們多練運球、傳球等,注重對他們手腕方面的鍛煉。中職院校的籃球教師并不只是單純的向學生灌輸籃球知識,還應該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找到適合每個學生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升自身的技能。
4.充分發揮競賽的作用
充分發揮競賽在籃球課程開發過程中的作用。可以在學校內開展各種類別、各種層次的籃球比賽活動,達到全面提升全體學生的籃球運動水平的效果。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籃球課程的積極性。可以在學校開展各級各類籃球比賽,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籃球水平的效果,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籃球課程的積極性。每個班級都可以組織成立一支籃球隊,每支籃球隊都有隊長、隊員和啦啦隊員。然后學校從學生中選拔運動技能比較優秀的學生組成籃球俱樂部和不同梯隊的學校籃球隊,每學期制定一次詳細的培訓計劃,根據計劃實施培訓,確保學校業余訓練對成績的提高,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我促進的態度和提高他們的技術和核心能力的修養,讓學生理解籃球中的戰斗精神、戰術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
籃球作為體育運動中較為基本的一項運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在中職學校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中職學校課程的特點,以滿足不同學生以籃球技能為基礎的要求,加強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增強中職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和團隊合作能力,也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礎。現在籃球在全世界都很受歡迎,教師應抓住這一契機,通過自身的專業知識,尋求合適的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中職院校的體育氛圍,使學生在籃球學習中提高自身的核心體育素養,從而使中等職業院校的籃球教育乃至體育教育有較大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