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燕琴
高校排球是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項目之一,其對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體魄和塑造高貴的品質等具有潛在的聯系。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高校排球教學效果并不顯著。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過于依賴傳統直接講授的教學模式,進而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因此這已經成為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的薄弱環節。以下主要從高校排球教學現狀為出發點,提出了新的教學模式,以期能夠在現代化高校排球教學中提供借鑒。
高校排球教學過程中主要將發球、傳球、墊球和扣球作為教學的重點。學生只有掌握了這些技術才能進一步開展攔網的教學訓練。而對于排球特有的戰術、規則等并沒有過多的講授。特別是一些高校排球教師為了能夠更快完成自身的教學任務,而將難以理解的技術動作傳授給一些相對技術水平高的學生。這種過于偏激的教學方法,很難讓學生全面了解到排球的技術,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
現階段,高校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基本掌握了一些排球的概念和相關的規則等理論知識,但是由于實戰經驗較少,并不能從實戰中掌握和積累更多的排球技能,導致排球教學效果較差。例如在教學中學生需要反復枯燥的練習才能掌握一些細節性的動作,而不是通過實戰掌握一些關鍵技術動作。
高校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他們對于學習排球表現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一,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不愿意聽從教師的指導,更不愿意拘泥于特定的方式進行練習,導致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其二,一些學生僅僅按照教師安排的任務或者特定的方式進行練習,并不愿意進行相關技術或者動作的提升;其三,一些學生對于學習排球并不感興趣,在練習中過于隨心所欲;其四,在比賽的過程中缺乏競爭意識和自信心,僅僅抱著應付的心態,更別說在競賽中獲取榮譽感或者團隊凝聚力。
分層合作教學法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層次的劃分。開展分層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新學的知識和技能等,這種教學模式有效避免了學生負面情緒的形成。首先,教師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即A組(熟練掌握排球技能)、B組(對排球感興趣,但是技術掌握不全面)、C組(無法對排球引起興趣,基礎動作掌握較差)。其次,教師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采用分層合作的創新教學方法,讓C組學生掌握傳球的姿勢后,能夠不斷完善自身傳球的技術。如:C組學生原地模仿練習,徒手做傳球的準確姿勢,然后再兩人一組,一人做好傳球的手形,將球置于臉前上方,另一人用手扶住球。然后再由B組同學對C組正面雙手傳球的準備姿勢、傳球手型等進行檢查。并由B組同學進行輔助,合作練習一拋一傳等動作。再次,為了幫助B組同學和C組同學掌握技術動作要領,如:蹬地伸臂對正球,額前上方迎擊球等技術要領。以在A組的指導和相互傳球練習的過程中,通過及時指出B組的不足和錯誤的動作后,幫助B組和C組同學能夠掌握更多的技術要領。因此,分層合作教學法的優勢就是能夠通過合作練習進行個別的指導、幫助,在“一對一”的講解和示范下,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體會到傳球的要領,在提升身體協調能力的基礎上能夠幫助學生對排球練習有充分的認知。
領會式排球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調動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生認知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不在僅僅強調動作的掌握等,而是培養學生的球感,讓學生在領悟后能夠主動參與到排球訓練中來,充分感受到排球練習的樂趣。領會式排球教學模式內容主要包括項目介紹、比賽介紹、戰術意識的培養、應對能力和動作技巧的演示或者動作的完成的六個方面??梢?,領會式教學模式將重點放在了排球運動特征和培養學生戰術意識上,更多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在講解攔網起跳相關動作時,為了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著重對學生講解了攔網起跳的時機和手型。教師借助一些視頻或者將每屆運動會中的攔網視頻進行剪輯,在重點講解隊員應該如何把握攔網起跳的時機。在讓學生主動分析攔網時機的把握,如學生1:“我覺得應該考慮二傳與球網的距離,傳球距離網越遠飛行的時間越長”;學生2:“在做好攔網準備后,需要對步法進行調整,這樣才能實現有效攔網”;學生3:“還是需要根據不同的扣球特點進行攔網,如扣球隊員起跳速度的快慢、手臂動作幅度大小等”。當學生分析完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攔網競賽,學生們在考慮這些把握攔網時機的注意點后,對是否攔網成功進行驗證。因此,這就可以看出這樣方式更能夠培養學生的戰術意識,也能夠通過針對性的講解,了解到攔網起跳時機把握的重要性。
視頻教學法解決了時間和空間、器械不完善等方面的問題,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借助視頻找出自己經常易錯的動作,在反復的練習后,能夠提升學生的技術水平,還能夠提高高校排球教學的效果。以正面扣球為例,其主要表現在:扣球時不能正確發力;擊球時手腕轉動太大;擊球點太靠后;擊球后重心后仰;擊球后的動作不完整導致球的過網受一定的影響;擊球時擊球偏高很容易出界;因此,教師通過采用視頻教學法能夠讓學生根據易錯動作與改正動作進行對比,從分解動作中找出自身的不足和改進的方式,這不僅能夠大大提升教學效果,還能夠讓學生通過兩組視頻的對照以提升自身擊球的能力。
首先,教師安排學生兩兩一組,練習正手扣球動作。在對兩組的動作錄制成視頻后,找出他們的錯誤動作。如:扣球時不能正確發力;擊球時手腕轉動太大;擊球點太靠后;擊球后重心在后腳;擊球后的動作不完整導致球的過網深度受一定的影響;擊球時擊球偏高很容易出界等問題;其次,由教師示范出正確的動作,并將這些動作進行分解,讓學生看得更加清楚。將注意力集中在來球上,做好扣球的準備。如:移動步伐判斷落點,擊球在右肩前上方,用手掌包滿球,鞭打發力擊球,屈膝落地;最后,讓學生利用課余的時間對比錯誤動作和標準示范動作,這種方式更加直觀、更具有針對性,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技術動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學生利用課余的時間進行知識的把握,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
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還是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環節。特別是對于高校學生來講,他們極易受到多元思想的影響,產生懶惰、不思進取等方面的思想。而高校排球教學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一些技術動作,更多是培養學生的耐力和團結、奉獻的精神。因此,在高校排球教學中通過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到女排精神的基礎上培養自身的耐力和團結合作的能力。高校排球課程中通過融入女排精神,對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過觀看女排比賽視頻,在調動他們的熱情基礎上,能夠對每一節的動作或者技術要點等進行分析。另一方面,通過開展真正的比賽,讓他們體會到競技性比賽的刺激,在比賽結束后,再次觀看視頻,了解自己或者對手的技術動作和技術技巧,時機的把握等方面的內容,引導學生從之前的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全面調動學生訓練的積極性。
為了能夠全面提高高校排球的教學質量,不僅僅需要轉變傳統教學模式,還需要創新出更多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創新性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排球的學習興趣,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排球人才。同時,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師的帶領和引導下,讓學生在實踐活動和競賽中培養了創新精神和協作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意志力,讓學生在今后的排球訓練過程中能夠養成永不放棄的意志品質,進而為我國排球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