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來超,杜 菊
在當今信息化社會背景下,信息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容易獲取的重要資源。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在人們的周圍,為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高校體育教育在社會的發展進程中,承擔體育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重要職能。高校體育教師作為高校履行職能的重要參與成員,同樣面臨著挑戰。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科研、解決日常問題以及提高自身能力方面需要獲取大量的、有針對性的信息,并不斷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換,完善自我,這使得高校體育教師信息素養勢在必行[1]。然而,在信息迅速擴張以及傳播的同時,“信息垃圾、信息泛濫”現象也衍生出來,這為高校體育教師有效獲取并掌握所需信息帶來了種種難題。同時,高校信息服務部門由于缺乏對高校體育教師信息需求的整體把握,無法保障高校體育教師的信息需求得到滿足。因此,構建高校體育教師信息保障指標體系就顯得十分有意義。這將為高校體育教師能夠迅速而又高效獲取全面、準確的體育信息提供幫助,高校體育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不僅將促進實現高質量體育教學[2],而且也將有利于“體教融合”的穩步快速發展[3]。同時也為高校信息服務部門提供理論借鑒與實踐參考。
第一輪對專家進行開放式提問。同時,從教師的能力結構、素質結構以及職業道德素養出發,結合體育教師獨特的職業特性,并以我國高校主要職能內容為支撐,結合專家意見進行修正。理論結合實踐,使其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和權威性。將一級指標概括為“專業能力信息、一般能力信息”以及“職業道德信息”三個。立足一級指標對二級指標進行命名,積極采納各位專家給出的建議,對二級指標進行進一步的修正。三級指標所包含的內容更加的細致和復雜,根據專家意見進行大幅度的梳理和整合。通過第一輪的專家調查,結合專家意見,形成了新的高校體育教師信息保障指標體系,其中包括一級指標3個,二級指標10個,三級指標39個。
在完成第一輪專家調查之后,對指標進一步篩選。并有效吸收首輪專家建議,重新擬定高校體育教師信息保障指標體系。然后將各級評價指標設計成問卷,各項指標從高到低依次為“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并分別賦予5,4,3,2,1的分值,對19位專家進行第二輪專家問卷調查。本輪調查中,原則上不要求專家增加新的指標。其中,第二輪調查主要用變異系數、協調系數分析專家意見協調程度[4]。通常來講,變異系數越小越好[5]。若變異系數大于或等于0.25,則認為指標的專家協調程度不夠。協調系數通過2到3輪咨詢協調后,W的值在0.5上下波動。對于專家的一致性意見可參照如下:不少于2/3(約67%)的專家判斷等級為“大”(用1-5分別表示影響程度等級為“不大、一般、大、很大、極大”)以上的判斷結果。因此,在第二輪專家調查篩選指標時要滿足以下三個標準:第一,指標的變異系數小于0.25;第二,專家的評價結果通過一致性檢驗,即p<0.01或p<0.05;第三,所選指標的得分均值在3.5分以上(達到總分的70%)。其中,在本研究中,3個一級指標的變異系數均在0.25以下,平均分全部大于3.5。經過肯德爾和諧系數的計算,推算出p<0.01,因此一級指標得以確定。10個二級指標的變異系數均在0.25以下,平均分全部大于3.5。經過對二級指標的肯德爾和諧系數的計算,推算出p<0.01,因此二級指標得以確定。39個三級指標的變異系數均在0.25以下,平均分全部大于3.5。經過對三級指標的肯德爾和諧系數的計算,推算出p<0.01,因此三級指標得以確定。
通過第三輪專家調查確定信息化背景下普通高校體育教師信息保障指標。其中,借助層次分析法的優勢來確定指標的權重[6]。如表1所示。在一級指標“一般能力信息、專業能力信息”和“職業道德信息”中,“專業能力信息”的權重值最高(0.530),“一般能力信息”次之(0.354),“職業道德信息”最低(0.116)。這說明高校體育教師對信息的需求更側重于專業能力信息。每個一級指標之下的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的權重值也有高有低。其中,在專業能力信息保障指標中,又以體育教學信息(0.282)最高,體育科研信息(0.223)次之,其他依次為運動訓練信息(0.194)、社會體育指導信息(0.174)、運動康復與保健信息(0.128)。在一般能力信息保障指標中,以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信息(0.634)為重,以提升問題解決能力信息(0.174)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信息(0.192)為輔。在職業道德信息保障指標中,以加強職業素質信息(0.667)為重,以優化態度認知信息(0.333)為輔。
與此同時,對數據進一步統計其綜合權重可知,在排列前10位的高校體育教師信息保障的三級指標中,專業能力信息保障指標有6個,一般能力信息保障指標有3個,職業道德信息保障指標有1個。具體如下:A2→B8→C31加強組織與領導能力的方法(0.123)、A2→B8→C32促進人際溝通與交流的方法(0.077)、A3→B9→C34提高教師的個人修養的方式(0.048)、A2→B6→C25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的信息(0.048)、A1→B4→C20體育保健知識(0.047)、A2→B5→C21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基本知識(0.045)、A3→B1→C9國內、國際重大體育賽事過程與結果信息(0.042)、A4→B3→C14運動訓練的方法以及最新的訓練手段和計劃(0.035)、A5→B1→C10國內外學術會議交流信息以及科研人員相互合作和競爭行為信息(0.034)、A6→B1→C7現代教育技術信息(0.033)。因此,今后信息服務部門或高校管理部分在為高校體育教師提供相關信息時,可以根據各指標所占權重值的高低有的放矢的完善信息服務。
2.4.1 專業能力信息
體育教學信息是提高專業能力的重要途徑。擁有豐富的體育教學知識便于有目的和有組織地開展體育教育活動,進而實現體育教學目標。其次,準確有效的體育科研信息將成為高校體育教師科研工作的強大助力。其次,高校體育教師掌握扎實的運動訓練信息將有利于學生掌握體育運動技術,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第四,運動康復與保健信息是基于運動人體科學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延伸出的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相關知識。第五,社會體育指導信息是體育教師從事學校正式體育教學活動之外的關于不同人群、不同項目的體育健身指導以及組織管理的信息,對發展我國的社會體育事業具有重大意義。
2.4.2 一般能力信息
語言表達能力信息是高校體育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必備條件之一,關系著教師在教學過程和其他教學工作中能否準確表達想要表達的含義,具有規范性、教育性等特征。其次,問題解決能力信息是指在特定的背景下,依據想要達到的目的,經過縝密的思維過程,應用一系列認知活動、技能等,使問題得以解決的能力。它有利于教師淡定面對生活中出現的突發事件。第三,社會解決能力信息能有利于加強組織與領導能力的方法、促進人際溝通與交流的方法、提高自我調控能力的信息。
2.4.3 職業道德信息
職業素質信息是教師在教師職業中的綜合體現,一般來說,教師的職業素質越高,在該行業中獲得成就越大。其次,體育教師態度認知信息主要是指教師對所選的職業持有的觀念和態度以及對職業生涯的規劃。
高校體育教師信息保障指標體系包括3個一級指標,10個二級指標,以及39個三級指標。并計算出每個指標相應的權重,構建較為全面的高校體育教師信息保障指標體系,對高校體育教師的信息需求內容進行質的分析和量的標度。因此,今后信息服務部門或高校管理部分可以根據各指標所占權重值的高低有的放矢地完善體育教師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