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智林
(廣東省化州市第九中學 廣東 化州 525100)
進入到高中階段,學生們所要面對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高考,在這一壓力下,學生們每天重復學習、做題,使得原本具有趣味性、實踐性的高中化學教學變得枯燥、乏味,與現實生活脫離。其實知識是來源于生活,又回歸到生湖中的,學生學習到的相關知識與技能最終也是要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注重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讓學生一邊學習、一邊有效的運用知識,不僅提高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興趣,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與能力,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是極為有利的。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其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利用生活化的方式、內容學習和解決化學問題,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降低化學學習的難度,也使化學教學效率得到明顯提升。
1.1 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是極為有利的。高中階段化學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化學學習中。化學知識其實與現實生活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化學現象,通過學生熟悉的方式方法,從學生日常生活著手,能夠讓學生對化學更加親切,減少抵觸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1.2 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是有一定難度和深度的,并且化學方程式也比較多,很多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會倍感壓力[1],無法對抽象的公式、定義進行把握理解,導致學生的化學學習負擔重、抵觸感強。而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原有復雜、抽象的化學知識形象化、直觀化,能夠降低化學知識的難度,對于學生的理解把握是極為有利的。
1.3 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比較枯燥,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量比較多,所以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不是很高。而隨著生活化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其實就是從生活中來的,能夠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化學,加深對化學知識的印象,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這對于化學教學效果和效率的提升是十分有利的。
2.1 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隨著新課程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推進,高中教師要注重自身教育教學理念方法的轉變,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元素指導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同時也讓課堂知識結構更加豐富,給予學生新鮮感,通過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方式,讓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更具活力。并將教學與構建主義結合,讓學生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觀察總結,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在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運用中,教師要關注生活,善于從現實生活中發覺素材[2],更好地吸引高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動的投入到化學知識探究中。教師可以對生活化場景進行模擬,讓學生從中發現化學問題,實現趣味化導入,讓學生關注生活,積極思考。通過生活化元素的引入,給學生身臨其境之感,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感受真知,感悟生活、思考生活。
2.2 利用生活化用具開展化學實驗。高中化學的生活化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把握化學知識,加深學生的學習感受,并逐步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要善于發現和收集生活中的化學知識與素材,運用生活化用具開展化學實驗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對于現實生活的影響。同時,還需要讓學生認識到不合理使用化學物質對生產生活造成的不利影響,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合作意識等逐步提升。比如教師在學習乙醇與乙酸的相關問題時,通過生活化用具自制實驗器具,可以收集淘汰的廢舊電池、小朋友的玩具等獲得實驗所用的銅絲[4],讓學生自主進行乙醇的氧化反應實驗,不僅能夠減少化學實驗的成本,也可以讓學生有很多的實踐操作機會,引導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化學知識與素材,對于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開展十分有利。
總而言之,對于高中化學教學而言,生活化教學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率,降低枯燥、抽象化學知識的難度,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化學課堂教學中,對于化學教學效果以及目標的實現是極為有利的。作為高中化學教師,要認識到生活化教學的優勢與重要性,密切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逐步引導學生高效、優質的學習化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