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遠階
(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楓林綠洲小學 湖南 長沙 410000)
小學科學課本身呈現出突出的綜合性與實踐性,并不在抽象化的深奧知識上進行深度分析,而是更加側重于幫助學生了解基礎科學知識、幫助學生培養科學興趣以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小學科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當充分放大科學課的獨特趣味與優勢,通過豐富有趣、生動活潑的課堂設計幫助學生在了解知識的同時快樂學習。此外,小學科學課教師還必須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與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增強趣味性的同時不忘知識性與實踐性,促進小學科學課質量的綜合提升。
小學科學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關注到學生面對科學課堂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原因,并針對學生的學習問題“逐個擊破”、“對癥下藥”,依據學生的學習難點調整授課方法或課堂組織形式。同時,小學科學課教師還應當充分注意到下小學學生的年齡特征與心理狀態所突出的學習特點,在教學中適當添加趣味元素與形象化講解,從而推動學生發現科學課堂的樂趣、推動學生投入到科學學習中。并且,由于小學科學學科涉及面多、覆蓋面廣,教師在平時的教學設計中也應當充分重視對科學豐富性、趣味性的闡述與解釋,通過適當地引申與拓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教學《巖石和礦物》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紀錄片以展示礦物的豐富多彩,也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在生活總所見到過、接觸過與喜愛的巖石,調動起學生的分享交流欲望,從而促使學生增強對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實踐活動的開展與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鍛煉在小學課教學設計中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就目前的教學實際與教學情況而言,小學科學課課堂實踐活動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不重視實踐,實踐性活動以及有助于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活動缺乏;二是這一類活動開展效果不好。這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以及對學生學習偏好的考慮,在安排綜合性實踐活動的同時顧及學生的學習意愿與動手能力,并重視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以及對教學活動設計方案的修改與完善,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另外,小學科學課教師必須和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并有選擇地采納學生的反饋與意見,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促使科學課綜合實踐活動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教學《新的生命》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合適的植物進行種植與觀察,由小組成員共同培養,在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也有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集體意識凝聚與情感交流。
小學科學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當在參照課程標準要求的前提下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習狀態制定更加科學的、靈活的教學方案,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科學把控教學節奏,為學生打造輕松、愉悅、舒緩的科學課堂,從而在幫助學生營造良好學習狀態的條件下推動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由于不同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能力與學習習慣也各有不同,在學習步調上難以形成完全的一致,為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帶來了不小的障礙。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當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況并適當地向部分學習能力有待提高的學生提出可行的建議與意見,從而在基本考慮到全體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把控教學節奏,在平緩中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綜合提升。例如在教學《我們的身體》一課時,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學習基礎不同,在掌握時難免會出現不同步的情況,教師應當根據整體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教學安排,并對個別學生予以特殊輔導與關注,促進整體教學效果提高。
在進行小學科學課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關注階段性檢驗的價值與重要參考意義,根據教學階段與內容適時地設計階段性檢驗與總結,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從而進一步查缺補漏、優化教學設計以及提高教學效果。由于課程安排設計與考試形式等諸多原因,許多小學學生并不重視對科學學科的學習,需要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與學習觀念,糾正學生的錯誤思想,從而推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增強。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學生因為科學學科本身的學科特點或教師的教學方法、課堂的呈現形式而對這門課的學習興致缺缺,呈現出不佳的學習狀態與學習效果。在設計階段性檢測的同時,教師還應當關注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反饋與建議,在學生中進行周期性的評教與反饋工作,對教學設計的改良與優化形成相對全面的認識,也為教學設計的進一步提高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