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傳璽
(安徽省滁州市第五中學 安徽 滁州 239000)
生活即教育理念,最早是由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這一觀念沿用至今可見其教學價值。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縮短教材與生活之間的距離,還能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但是現階段仍有諸多不足之處,致使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停滯不前,這就需要教師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索,為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掃清障礙。
1.1 教學模式傳統單一。素質教育和新課改背景下,提倡教師以生為本展開多元化教學,但是部分教師的傳統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很難在短時間內接受并實施生活化教學,依舊采用傳統單一化模式展開教學。在極度缺乏生活理念的課堂上,學生對晦澀的知識很難精準理解,有時甚至會出現理解偏差的現象,進而使學科學習能力逐步下降。眾所周知,傳統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學生的學習需求,需要與時俱進,初中道德與法治應該順應時代創新教學,摒棄傳統舊思想,為學生的道德和法治進步添磚加瓦。
1.2 生活化教學形式化。在很多地區素質教育只是一個口號,同理生活化教學也成了很多教師的口號,調查發現大部分學校雖然提倡生活化教學,但是依舊處于形式化的階段,只是貼著生活化的標簽,內容依舊是填鴨式等模式。這種偷換概念的教學模式并沒有真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沒有重視學生思維的拓展和對生活的探索,導致生活化教學成了“紙上談兵”。還有的教師雖然采取了生活化教學模式,但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教材內容,通過記憶的方式來完成學習,而不是再生活實踐中體驗知識、感悟知識,這又一次與素質教育的初心相違背。
1.3 教師教學設計欠佳。優秀的教學設計意味著教學任務完成了一半,若想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質量,教師首先需要設計高質量的教案,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設計都不完整,且有一定的欠缺性,整體效果欠佳。教學設計不僅僅包括課程開展流程和環節的設計,還包括生活實踐、課堂提問,這些內容又需要保證層次化和多元化,所以很多教師不能把握要領,開展生活化教學時造成適得其反的情況。一是因為教師自身專業素質不夠高,二是因為日常教學中對生活化教學設計不夠重視,也缺乏經驗,教學設計能力比較薄弱。
2.1 轉變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手段。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傳統教學手段不符合教育發展需求,道德與法治教師還需積極革新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手段,利用靈活的方式完成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具有體驗感。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應用,有利于提升課堂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比如,在備課過程中,教師結合生活案例,摒棄過往教學模式,提出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激發學生課堂學習興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教師也可結合學生心理狀態為學生設計生活情節,幫助學生正視自己的情感發展,改變不良情緒,提升自身情緒控制能力。
2.2 整合生活資源,拓展教學內容。在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無須過度關注教學模式,而是能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生活化資源,初中生閱歷有限,利用生活化元素展開教育能讓學生快速理解知識,教師無須完全根據教材內容講解,而是以生活資源作為代入,讓學生整合課本知識,對知識有深刻印象。比如,學習“消費者權益”一節,教師利用信息化設備播放一個人在超市購物的情景,這個人購買了過期商品,但超市不予退換,讓學生在真實的維權情景中,結合課本內容,幫助消費者解決問題。教師將學生劃分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選擇對應的維權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樹立維權意識。在交流及探究中,將課本知識聯系生活,教師點評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中獲得成就感,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2.3 豐富課堂活動,制造舒適氛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感到舒適,會投入更多的精力關注課堂問題,生活化教學的目標是豐富課堂內容,讓課堂保持活力。在生活化教育中學生能學習更多的知識,激發學生探究興趣。比如,學習“友誼交往”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設真實情景,讓學生掌握正確的交友行為,提升對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教師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認識到交友的意義,比如,中心詞是交友,分支為友誼、快樂、幫助等,從而讓學生珍惜身邊的朋友,并積極廣交善友。教師也可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展示生活交友情景或者網絡交友情景,學生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選擇交友模式,教師結合學生課堂表現適當點評。
總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有著積極作用,對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有深遠影響,教師在實際操作中應該解決當前存在的應用問題,采取多元化手段打造生活化課堂,促進學生理論知識的轉化,進一步保證學生的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