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雪斐
【摘要】土地資源作為城市發展重要的資源之一,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也顯得十分重要。本文以生態協調發展為中心,闡述了城鄉規劃建設與土地管理研究的重要性,結合當下城鄉規劃與土地管理工作中出現的難點,從環境、人文等角度提出對應的四種方案,幫助城市規劃建設與土地管理行業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城鄉建設;土地管理;城市規劃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1.021
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在現代化城市發展過程中,土地資源尤為寶貴。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城鄉規劃建設不但要滿足人們日益增多的生活需求,還要對所有的土地資源進行高效配置、有效利用,完善土地管制系統,不斷的自我發展、變革,這樣有效地促進國家的經濟建設,保證國家經濟飛速發展。
1、城鄉規劃建設與土地管理的重要性
我國人口密度越來越大,對土地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最近幾年,土地資源的利用已經逐漸成為了影響城市發展的重點。城市的不斷發展需要城鄉規劃對土地管理做出科學合理的引導配置。從城鄉規劃和土地管理的關系來講,城鄉規劃建設不僅和群眾的個人利益相關,更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關。另一方面,土地管理能幫助城鄉規劃的發展提供更豐富合理的資源和空間配置,完善的城鄉規劃建設與土地管理有助于人們日常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所以在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之初,應結合城鄉規劃和土地管理,科學合理配置功能區,高效利用土地資源,避免城市發展過程中盲目擴張、無序建設,堅決走好可持續發展道路[1]。
2、城市規劃建設與土地管理的問題分析
2.1城市規劃建設與土地管理的搭配不到位
城市規劃建設的進行是科學的,復雜的,它涉及的內容繁多,在規劃過程中難免會對環境產生連鎖反應的危害,技術人員該做到提前做好預知和對策,把這種危害程度降到最低。但當前的很多企業在開發過程中為了個人利益而忽視了對土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而造成在建設過程中土地資源的浪費和破壞。
而另一方面,有些城市的規劃布局上未結合當地資源特色及實際情況,尤其對一些城市的功能區及公共服務設施沒有進行合理的格局分布。對于整個城鄉規劃建設和土地管理水平產生了負面效果,對城市發展產生不利。
2.2管理能力水平的欠缺
如今的城鄉規劃建設過程中,環境資源的保護及配置尤為重要,而要保證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就需要進行科學的土地管理,但從當前的狀況看,現階段的城鄉規劃建設與土地管理在技術層面還略顯不足。一方面很多企業為了節省資金與資源,材料和技術工藝方面沒有達到生態環境的標準要求,在政府監管方面缺乏檢測標準和技術手段。另一方面,城鄉規劃與土地管理在人才儲備這部分也有欠缺,大量相關專業的高校生畢業后有的轉投其他行業,有的直接進入一線崗位但經驗不足,更有地方的非相關專業人員直接從事一線崗位,部分鄉鎮政府和機關單位對從事城鄉規劃建設和土地管理崗位的人員沒有貼合專業的考核標準及后續技能培訓。即使從事此行業,大部分人才也處于既需要又不重要的尷尬位置,長此以往就會導致本應專業的技術性人才的能力下降,從而導致監管能力和方面存在缺漏。
2.3城市設計簡單化,政府投資力度不夠
我國城鄉規劃建設過程與土地管理工作上存在不少漏洞,在工作上缺乏科學的管理及有效的方案,在城鄉規劃建設的過程中,大部分城鎮還未形成城市獨有的建設特色,這不僅對提高我國城鄉規劃建設水平起到負面作用,還會阻礙城鎮發展道路。
土地作一個國有資源,其總管理者是政府部門,對土地資源的每一項管理和利用方案都必須經過政府批準后才可以落實,而對于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方案,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梳理土地資源,科學合理規劃配置,加強管理力度,加大投資資本,確保規劃方案的有效施行。但是現階段我國各地政府由于處于社會經濟轉型發展的階段,對城鄉規劃的資金方面顯得有些差強人意,也就是說即使政府有投資力度加大的態度,但實際投入的資金與資源并不多,從而導致一些項目因資金短缺而放棄能凸顯城市特點的規劃[2]。
2.4城市規劃與土地管理的建設用地擴張
經濟的增長與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城市建設用地資源,從我國發展來看,擴張建設用地也是城市規劃的一種常見的方式。我國雖然國土廣闊,足夠各個城市的發展和擴張,但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擴張速度明顯加快,導致在擴張過程中土地資源逐漸失衡,土地資源不合理利用導致公共空間變小,從而加速擴張,這種惡性循環會隨著時間影響城市的發展,因此生態保護、耕地保護刻不容緩。
3、對城鄉規劃建設與土地管理的對策
3.1加強建設規劃,明確土地使用標準
鄉鎮方面:規劃、國土部門完善信息采集系統,使農田與鄉鎮信息及時上報、處理、反饋。快速準確地反映農業用地與鄉鎮用地的基本狀況和變化,做好和各個區位的監督設計,控制在基礎范圍內,再加以分析、規劃、組織,確保農業用地與鄉鎮用地及環境的制衡相互。
城市方面:利用現代化的土地檔案管理方法,不僅可以用來查閱資料,更可以以科技為手段,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引導大眾對城市規劃方面認同及了解。且利用高科技使城市規劃工作做到科技化、專業化、數字化。在用地方面,可以根據城市的特殊布局,合理分配,科學地協調好居住用地、商業用地、工業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綠地等用地類別的分類調整,科學引導城市加速發展與建設。
3.2加強城鄉規劃建設人員的專業性
城鄉規劃建設是一項復雜且技術性強的工作,如果想提升監督、管理、實施水平,那勢必要求規劃工作團隊的綜合實力過硬,以科學融入工作系統,才能保證城市建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打造具有高水平的城市規劃建設團隊時,一方面注重人才的專業知識培訓,加強個人規劃管理、土地管理知識的學習,了解先進技術標準,掌握必要技能手段,同時另一方面還要注重管理人員的個人素質、綜合實力的培養,有大局觀和前瞻性,堅決貫徹科學發展觀。
3.3開發多種融資渠道,創新多種城市規劃方案
城鄉規劃建設離不開對資金的需求,為了防止開發資金不足,作為相關政府可以進行適當的資金補貼。或者可以尋求當地鄉鎮級企業的援助,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做相應的融資手段,形成“城市建設有促進居民生活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加速企業發展,企業發展好可以繼續投入城市建設”的良性循環。同時可以多采取不同分區內居民的合理需求,與土地管理行業人員探究,在不影響環境的前提下創新城市規劃,合理安排群眾需求,不要閉目塞聽,積極健康的發展城市經濟與文化水平。
3.4做好良性擴張,考量環境承載力,加強生態意識
為了避免盲目開發導致的惡性擴張,土地規劃應當利用好人才資源與科技資源,合理擴張,明確不同土地資源的分工,針對不同地質地形做不同的土地資源擴張,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避免重復開發土地與浪費土地資源的情況。
在城鄉規劃建設與土地管理的工作中,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無疑是重中之重,它既是我國建設的主要方向,也是對大眾生活的重要保障。所以就要求工作單位及人員在工作中提高生態保護意識,考慮城市生態現狀并加以改善,加強生態文明與社會經濟的融合,改善生活環境質量,建設生態文明和諧的城市。
結語:
以上幾點的總結希望可以幫助有需要的城市進行更加合理的規劃,在實際工作當中,可以結合城鄉規劃建設、土地管理、生態文明三點,利用現代科技與信息技術對城市的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對我國城市的發展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樂奇.土地規劃管理與城鄉規劃實施的矛盾及建議分析[J].南方農業,2020, 14(32): 128-129.
[2]張金才.城市規劃和土地規劃對城市建設用地擴張的影響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 2020(03): 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