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宗
摘要:對以往比較注重歷史知識傳遞的教學方式進行一番改革和創新,對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可以讓學生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德才兼備的人,從而能夠將初中歷史教學的功能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取得極大的初中歷史教學效能。為此,廣大初中歷史教育實踐者要對培養初中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有一個高度的關注,讓學生得到綜合性發展,從而十分有利于學生在今后的歷史學習中取得極大的進步。本文將對培養初中生歷史核心素養的策略進行一番闡述和說明。
關鍵詞:初中歷史;核心素養;歷史史料;理性分析;立德樹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各行各業對人才要求的越來越高,各個學科教學中的熱門話題成為了核心素養,它可以轉變以往各個學科的教學培養了一批高分低能的人的現象,從而能夠助力各個學科教育教學新局面的開創,初中歷史教學也不例外。為此,身為一名初中歷史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根據初中歷史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對課程內容進行細化,有效地培養初中生的核心素養,從而能夠取得無可估量的初中歷史教學奇效。
一、引入歷史史料,增強學生史料實證素養
初中歷史教師轉變總是將歷史教材當成唯一的傳遞歷史知識的資源的現狀,并根據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合理地為學生引入圖像史料、實物史料、文獻史料等等,讓學生結合這些可信的歷史史料,重現當時的歷史場景,可以促進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增強。為此,廣大初中歷史教育實踐者要積極引入適宜的歷史史料,讓學生學會對歷史史料進行辨析,真正獲取對自己有用的歷史學習資源,不斷加深學生的歷史學習感悟。
例如,以《百家爭鳴局面》為例,首先,我為學生引入了《論語》、《孔子問禮于老子》圖等歷史史料,幫助學生初步認識了當時社會的大變革。然后,我讓學生思考了以下問題:百家爭鳴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并為學生出示了相關的圖片以及文獻等資料,讓學生從中獲取了對自己回答上述問題有價值的信息,使學生對本節課知識有了一個更為深入的認知。總之,引入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歷史史料,幫助學生化解了對他們來說難度較大的歷史知識點,促進了學生歷史學習自信心的建立與提升。
二、注重理性分析,增強學生歷史解釋素養
初中歷史教師引導學生對相關的歷史史料進行理性的分析,可以助力學生歷史解釋素養的良好增強,更好地解決制約學生歷史能力有效發展的瓶頸。為此,廣大初中歷史教育實踐者要積極引導學生理性分析課堂中引入的歷史史料,助力學生獲取良好的歷史知識和本領,不斷促進學生強烈歷史學習成就感的取得。
例如,以《羅斯福新政》為例,首先,我為學生出示了與羅斯福新政有關的歷史資料,并讓學生結合這些資料以及教材中的內容,探究了以下問題:羅斯福新政的直接目的是什么呢?有什么影響呢?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了教材中的重要歷史知識點。然后,我讓學生對羅斯福新政進行了評價,說了說應該怎樣正確認識羅斯福新政。在評價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多角度、多立場看待了問題,使學生獲得了正確認識歷史事件的方法和標準。總之,教給學生分析歷史事件的本領,使學生做到了全面看待問題,轉變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識比較片面,獲取歷史知識成效不佳的現象,助力了學生歷史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做到立德樹人,增強學生家國情懷素養
初中歷史教師在立德樹人教育原則的指導下,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教導,讓學生在探究歷史時具有一定的人文追求,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素養,可以提升學生的歷史責任感,讓學生產生為國家建設做貢獻的決心,從而不斷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大幅度提升。為此,廣大初中歷史教育實踐者要積極落實立德樹人理念,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懷,助力學生今后得到健康成長與發展。
例如,以《科學技術成就》為例,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先為學生布置了以下課前任務:搜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科技上取得的偉大成就。學生在課下進行了合理的分工,有人負責進行了資料的搜集,有人負責進行了資料的整理等等,快速完成了課前任務。然后,各個小組的學生都主動分享了本組搜集到的科技成就資料,并根據其他小組的分享,補充了本組沒有搜集到的資源,更為完整地獲取了歷史知識。之后,我綜合了學生整理的資料以及教材中的資源,向學生進行了關鍵知識點的傳遞,并運用震撼人心的視頻,如《鋼鐵長城》、“東方紅一號”發射視頻等,讓學生說了說自己的深刻感受,學生紛紛表示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為祖國取得的偉大成績感到自豪,有了強烈的上進心,很好地提升了學生的思想品質。總之,滲透立德樹人的理念,助力了學生歷史使命感的形成和提高,促進了初中歷史德育教學最大效益的取得。
總而言之,廣大初中歷史教育實踐者要積極探索讓核心素養落地的措施,并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從不同的層面對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進行培養,讓學生更好地成長為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人才,從而能夠為學生在未來盡快適應社會發展提供極大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張言. 關于培養初中生歷史核心素養的思考[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004(024):P.70-71.
[2]陳美玲. 初中生歷史核心素養培養的實踐探索[J]. 學苑教育,2018,000(017):P.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