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玉華 永安市物資中心
人力資源管理中以人為本,用好激勵因素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關鍵。薪酬管理、榜樣作用、培訓、溝通等方法都可以起到激勵作用。物質是精神的基礎。首先做好薪酬管理,人要先吃飽肚子,滿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這些都要通過工作得到的薪酬來保障。要做好多勞多得,就要有好的績效管理方法。樹立榜樣可以發揮正向激勵作用,提供正確的模板,以強帶弱激發潛能。培訓時要注意定向培訓,以保證好鋼用在刀刃上,培訓要有的放矢,哪里不會補哪里,就重要的補,就需要的補,就主要的補,不瞎補一氣。溝通中不是僅僅做好上通下達,還要注意溝通是否有效,無用的溝通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可能小到一個消息的銜接,大到一個工作的布置安排,一定要有反饋,避免出現想當然的情況,也就是出現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現象。工作環境是做好工作的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一個臟亂差的環境,大家躲都來不及,是沒辦法做好工作的。那么,在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如何有效地在人力資源管理中運用激勵因素呢?下面談談筆者幾點粗淺看法。
薪酬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是激勵的具象化,從小的我們的獎狀上往往寫上一句話“獲得……榮譽,以資鼓勵”,相反如果認真工作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報酬,會讓人產生不滿意感,沒有物質基礎,激勵有時會成為空談,有了物質基礎才讓人生活有所保障,產生安全感。所以我們要重視薪酬的保障。薪酬包括基本工資、績效、五險一金等要素。薪酬要注意及時無誤,按標準發放。
在保障薪酬的基礎上,為了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我們又進一步樹立“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的工作導向,在單位內部推行績效考評。堅持平時考評與組織評價相結合的原則,重視平時跟蹤管理,使用自上而下的評價機制。主要考評人員的“德、能、勤、績、廉”,重點考評思想政治素質、政策理論和業務能力水平、出勤、履行崗位職責、遵紀守法等的情況。采取平時考評和年終考評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年終依據自評分、領導評價分、民主測評分、正向激勵和逆向約束得分,按照規定的權重計算綜合評價總分。激勵性績效上堅持“總額控制、激勵干事”的原則,根據工作實績發放激勵性績效獎金。明確清晰地界定正向激勵和逆向約束清單,從源頭減少了區份優劣的爭議性,合理的評價方式,不至于評價間隔時間過長又不至于過于頻繁,全面多層次的評價可以規避評價的片面性。
我們身邊不缺乏榜樣,而是缺乏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工作中往往有些能力強責任心強,對于工作主動熱情,有較強的協調能力的,工作經驗豐富,處事熟練穩重,個性樂觀,積極向上,與同事關系相處融洽的人員,都極具正能量,富有影響力。如筆者單位一名同志為人親和力強,工作認真負責,責任心較強。為做好迎檢工作中,利用晚上和周末休息時間,連續加班一個多月。平時由于辦公室人員少,除了日常的接待、會務安排、車輛調度、督辦件反饋、材料報送、文件審批、檔案整理等工作,還完成干部統計、證件年審、工資變動及發放、退休干部服務等工作。在高強度的工作量下,還樂于幫助身邊的人,大家樂意和他打交道,平時他參與的團隊工作效率也高。
榜樣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言傳身教比起教條式的說話更具有說服力,要發揮榜樣的示范和導向作用,榜樣不需要面面俱到,術業有專功,可以結合個體的特長,樹立榜樣。示范和導向有典型性,有學習的價值,同時榜樣還要有親和力。如同我們身邊的好人好事一樣,我們發現人身上好的一面,給予肯定,并引導大家學習。
培訓既是個體需求也是整個工作環境的需要,一個單位人事變動會帶來新老更迭,一個新平臺的運用會帶來新知識技能的更新,時代變化會帶來原有知識的老化。培訓是個體尋求自我發展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集體儲備所需人才必不可少的途徑。個體需要通過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做好知識技能儲備,不被社會淘汰。在培訓中,我們使用引進來,走出去,一年中我們進行了5次技術培訓,6次業務培訓。我們的培訓既有邀請專家,遠程培訓,視頻會議的方式,同時也有讓本單位技術過硬,專業能力強的同行同事用一幫一帶的形式。除了集中學習培訓,我們還有高校學習進修深造、技能資格等級考試、異地學習等培訓方式。通過培訓為個人的職業生涯注入新鮮的活力,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
良好的溝通是激勵因素之一,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言半句六月寒,人們往往喜歡一個能夠博采眾議的領導,不喜歡一個聽不進別人的意見的十分剛愎自用的領導,而同一單位特別是同一科室,相處時間每天八小時,如果氛圍緊張壓抑,長期相處是多么難受。良好的溝通往往能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有利于開發和引導創新思維。在和諧的環境人們更加有安全感和歸宿感,更愿意付出努力。
溝通要避免個格改造的誤區。摩擦可能來源于意見不統一,但矛盾的產生和解決方式有關。如果一個組合中唐僧要求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都必須和他一個模子的個性,一個團隊五個唐僧,能不能打妖怪不知道,但西經是肯定取不了的。不是原則的問題上,要求大同存小異。
人與人相處會出現不同意見,重要的不是出現問題,而是處理問題態度與方式,好的解決方式也可以成為亮點,如經常工作中有遇到不同任務中有相互交叉的內容,往往這部分任務是最容易踢皮球的,協作時筆者重點針對協作中各自要完成的部分進行講解,先明確分工內容與協作內容,合理分配,對給予承擔更多責任的一方肯定。雖然有一方因為工作的需要多承擔了一些工作,但也及時得到更多的肯定。
溝通如何做好,需要因人而異,即對于不同的人要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面對不同的人,同樣一句話,有人覺得是調侃,有的人覺得是嘲笑,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每個人對一個問題的關注點也可能不同,所以溝通要減少歧義,盡量抓好問題關鍵點,有條理并準確的傳達,減少爭議,讓溝通更順暢。
溝通渠道的多樣性,溝通應因地制宜,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的傳輸方式越來越多樣,有電話、問卷、郵件、微信、視頻、面談等等,電話、微信適合需要隨時聯系的情況、郵件適合含需要遞交文字材料的情況,視頻的溝通比語音通話更加具體形象、而面談常運用于重要場合。遠程虛擬時,電話視頻或郵件十分便捷,但也存在一定的干擾因素影響,如不一定能實時得到相應的反饋,面談雖更為具象,但極受時間和距離的影響,多人面談時,可能不一定能抽出統一的時間,而可能會受來回路程并不方便的影響,所以溝通時要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溝通渠道,讓溝通更便捷。
溝通要及時反饋,并做好銜接。溝通是否有效,要看收到的信息反饋,說了不一定聽到,聽到不一定理解到,理解到不一定做到。消息的跟蹤可以了解溝通是否有效,了解不足并及時給予糾偏。好的溝通往往是溝通-反饋-糾偏-再溝通-再反饋-再糾偏的。
溝通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有特點地點要求正式溝通的,要先做好后勤工作,備好茶水、桌椅、相關文件材料,要求視頻,準備好電子設備,非正式場合的,營造輕松舒適的談話氛圍。
良好的溝通有利于想法的交流,工作流程的銜接與開展。工作中多給予身邊人鼓勵,可以緩解緊張,營造積極的氛圍。
改善工作環境往往受直接領導氣質、成員個性、工作壓力強度、協調方式,規章制度等各因素影響,一個好的工作環境往往有利于工作的開展,一個惡劣的工作環境可能帶來成員之間更多的摩擦。工作環境有不可控的部分,如領導氣質、成員個性、工作壓力強度、規章制度部分,或是客觀存在,或是與生俱來長期養成,其中有可改善部分,如配套設施等。我們重視工作環境的改善,如我們的辦公室西曬嚴重,因為空間的限制,有時日照直接照射在電腦顯示屏上,窗簾老舊破損,老空調已使用了多年,除了沒有制熱功能,制冷效果也很差,加上空間大,空調功率不足,到了夏季,辦公室里電風扇吹出的是熱浪,人極易中暑,幾臺電腦已使用了好多年,響應十分慢,經常一個指令等半天,頻繁出現藍屏,直接影響平時正常的工作。為了提供更好的環境,我們更換了窗簾,加裝了一臺掛式空調,更換了有故障的電腦,讓大家能安心工作。
不管是軟環境還是配套設施,我們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科學發展的態度,平時多幫助工作人員,以解決具體困難為工作為落腳點,注意關心工作人員的思想和身體健康。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管理里中的我們要做好激勵要素的具體化。用好薪酬,評價要公平公正公開,避免評價主觀化,評價要量化數據,激勵用好榜樣,好的榜樣既促進人才自身的發展,獲得成就感,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帶來良性影響。培訓可以促進人員素質的提高,獲得新知識獲技能,以便更加適應新要求新環境。同時急大家所急,關心大家的身心健康,為大家改善工作環境。這些激勵因素的運用,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