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威 國藥控股沈陽有限公司
物流配送是醫藥流通企業的根本屬性基本活動,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醫藥流通企業就只能降低物流成本,才能提高經營利潤。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布的《藥品經營管理規范》最新頒布的GSP標準于2016年6月實行,其中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第28號令規定了藥品經營企業的藥品采購,存儲、銷售、運輸等流通環節的標準。監管的主要點涉及到藥品物流管理相關指標的硬性要求和倉儲冷鏈系統,這對醫藥流通企業的物流管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醫藥流通企業的主要支出項目中物流成本大大增加,加大了企業的財務風險。隨著新的信息技術的出現,醫藥流通企業可以利用新的信息技術進行物流成本控制。
醫藥流通企業物流成本是指醫藥流通企業獲得物質資料和物質資料在生產與流通區域流動環節下所形成的采購、儲存、裝卸搬運、包裝、配送、流通加工以及信息處理等各種各樣的費用。一般企業物流成本是指某一產品的空間運送或者是所用時間中耗費的不同活勞動與物化勞動的貨幣體現,也就是產品在實際運動進行過程中各種活動所支出的人力、物力與財力的總和,如包裝、搬運裝卸、運輸、儲存和流通加工等方面的支出總和。可見一般的物流企業和醫藥流通企業相比,區別在于一般企業缺少采購環節,醫藥流通企業物流成本控制也有所區別。
醫藥流通企業物流成本構成主要包括采購、儲存、裝卸搬運、包裝、配送、流通加工以及信息處理等各種各樣的費用,具體分析如下:
采購環節的成本除了所購產品所占資金費用外,還包括倉儲保管費用、驗收拌勻費用、工資與缺貨成本,以及采購管理不當導致增加的物流成本。其中訂貨成本是采購人員在采購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全部費用;缺貨成本存貨供應消失所導致的損失;維持成本包括存貨資金成本、倉儲保管費用、折舊等費用;采購管理的成本包括訂貨成本、倉儲保管和驗收拌勻費用、工資以及缺貨成本。缺貨成本是企業容易忽視的成本,如果基數大就會極大影響醫藥物流企業的經營績效。
倉儲管理是藥品在管理過程中所產生的一切費用,包括人工成本、藥品損耗成本、包裝成本、倉儲活動成本和別的隱形存儲成本,其成本開支最大的集中在倉儲環節人工成本、倉儲活動成本和藥品損耗成本方面。人工成本的投入大小又受到倉儲管理人員的多少、整體素養和工作年限等影響;藥品損耗成本主要是藥品的損壞,通常不一定發生,如果投入管理人員多,也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倉儲活動成本主要集中庫房的租賃成本、水電使用成本、裝卸貨物的搬運成本等方面。
配送環節的成本是配送員在配送貨物時裝卸的工資、車輛的維修保養和燃油費等方面產生的所有費用。在配送運輸環節中裝卸的工資往往是固定的,通常是按照計件或者計重算費用的。但是燃油費、路橋費和日常維護保養費等會因路線的選擇,車輛的維護等方面造成費用的增加,而且運輸過程中這類費用比重最高,所以對于醫藥流通企業在管理過程中要選擇最優路線來降低費用。
由于藥品的特殊性,醫藥流通企業的訂單較為零散性,醫藥流通企業物流管理的程序更加復雜,包括:必須符合 GSP 規范、藥品按批號、批次和有效期方面的管理;還有處方藥、非處方藥進行分開管理;以及毒麻藥品和貴重藥品的單獨管理等措施。因此對于醫藥流通企業倉儲管理要求必須精細化,可以選擇先進的倉儲管理系統(WMS),倉儲管理系統(WMS)是一種能夠實時快速的系統軟件,并且根據運作的業務規則和運算法則對信息、資源、行為、存貨和分銷運作采取有效管理,能夠迅速提高物流系統的技術性與先進性。又如導入子自動訂貨系統 (EOS)、條碼自動識別(BAR CODE)、射頻識別技術(RFID)和電子數據交換(EDI)等高新物流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可以達到降低物流人員勞動強度。
藥品庫存對企業經營而言是一種隱性成本,只有對倉庫整個訂單信息與備貨采購時間了如指掌,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縮短企業的備貨時間,降低庫存量,同時也可以確定最佳訂購點。不但確保了藥品質量,同時能極大的減小了企業庫存積壓,使得資金被占用的情況大大減小。所以醫藥流通企業要強化倉儲管理系統的應用,利用里面嵌人自動訂貨系統,能夠增強企業的訂單管理和分配效率,降低投入成本。另一方面我們還需要做好硬件設施的配套。因此醫藥流通企業對于倉儲環節的管理還有注重庫房建設和訂單庫存管理工作。從最新頒布的GSP標準規定了藥品經營企業的藥品采購,存儲、銷售、運輸等流通環節的標準來看,涉及的檢查項目變得更多,檢查的標準更高,同時檢查的頻率增多。在應對這些檢查時醫藥流通企業必須做好倉儲庫房的建設,根據自己所購藥品建立相應符合規范的倉儲庫房,并配備一定資質的管理人員,確保庫存藥品的質量安全,避免因為人為原因造成存儲不當,而造成藥品質量不過關,從而引發企業的損失。
對于一家醫藥物流企業不但要擁有比較完備的基礎設施設備,還要有一個整體物流成本控制意識,使得物流總成本最小化。因為一家醫藥物流企業各物流活動間有著“效益背反”,管理員需要做的就是研究整體效益,根據整體成本最低要求的標準,改變每個分系統間的矛盾,將他們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實現物流整體成本最小化,讓企業的效益最佳化。因此企業在追求企業物流成本時要考慮藥品的物流成本的效率化,那么醫藥物流企業更需要構建現代化信息系統,將物流系統里面不同功能因素和物流系統外部的戰略伙伴有機聯合在一起,建立起物流快速反應體系。詳細的過程就是醫藥物流企業把要定購的意向、 數量和價格等數據資料傳輸到系統里面,以此讓生產流通整個過程的部門或者單位共享所帶來的價值效益,快速應對產生的不同需求,以此改變企業間或者部門間的經營計劃,從整體上達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醫藥物流企業在采購,存儲、銷售、運輸等流通環節都是由人來完成的,這是一個團隊的工作,需要相互配合和協作,假設存在差池,必定會給企業造成不利影響。一是定期對一線員工專業培訓,讓他們熟悉物流的整個流程,同時培養他們具有使用新的信息技術的能力,并做好不定期的考核,成績優異的給予獎勵,成績不合格的需要培訓合格才能繼續上崗。二是管理人員的培訓,讓他們形成現代化物流管理理念,形成新的物流管理意識,對于一線員工成績的不合格,要追究上面領導相應的責任,從上下級的關系來督促大家共同進步。三是提高財務人員素質。財務人員作為企業的一個重要分支,對企業的成本核算,預算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強化專業知識的學習,提升現代化財會軟件的應用,另一方面醫藥物流特征構建科學核心的物流成本核算體系,例如設定有關會計明細科目對產生的費用采取的歸集核算;以及嚴格區分物流成本費用的內容及范圍情況。
醫藥流通企業在我國出現的時間并不長,但是發展速度非常快,當前已經有幾十萬家這樣的企業,在物流成本控制中依然還有很多的問題,只有加強不斷的克服,才能使得企業保持持續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