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蓉 青島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高速公路膠州灣管理處
為促進高速公路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加大了燃油稅費改革力度,高速公路管理事業單位改革不斷深入,給相關單位帶來了更多財務問題,各單位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財務管理能力,正確處理財務問題,規避財務風險。而精細化預算管理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可提升高速公路管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質量,強化財務風險抵御和駕馭能力,提高各項財產的使用效率,有益于高速公路事業發展。
預算管理影響資金的利用,關乎到單位的正常運轉。若單位預算管理存在問題,將對單位的資產管理、采購管理、成本管理造成負面影響[1]。進行精細化預算管理,對各項預算資金的來源與使用進行全面的控制,便可有效的提高高速公路管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使其保持良好的財務狀態,減少財務管理漏洞。
近些年,高速公路運維管理難度提升,要想保障高速公路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就要提高相關資源的使用效率。而實施精細化預算,夯實財務管理基礎,監督預算流轉過程,杜絕違規預算支出,便可提高各項財產的使用效率,使資源合理配置,強化高速公路管理事業單位財務保障能力,加速高速公路事業的發展。
隨著事業單位改革工作的持續推進,社會對“三公”經費的安排問題越來越關注,部門預算對預算信息公開力度隨之增大[2]。為落實事業單位“過緊日子”的要求,杜絕奢靡浪費,高速公路管理事業單位有必要加強預算管控,防止資產的流失與浪費。采取精細化預算,大力削減或取消無效支出和低效支出,壓減一般性支出,深入挖掘節支潛力,便可防止國有資產的浪費,避免預算超定額。
由于受到傳統管理理念與模式的限制,高速公路管理事業單位普遍對于精細化管理認知度不高,對其優勢缺乏正確認識,精細化管理與預算管理結合程度不高,諸多工作任務無法順利落實。因此,目前高速公路管理事業單位精細化預算管理仍停留在喊口號階段,不僅管理效果不明顯,且浪費了單位內部管理資源。
預算編制是預算執行的依據,只有預算編制做到精細化,才能實現精細化預算管理[3]。然而,高速公路管理事業單位預算編制精細化程度普遍不高,預算編制存在數據不準確、不細化現象,很難真正做到“以收定支”,更沒有認真落實“零基預算”,大多采用“上年基數+本年增長”的編制方法,編制質量過于粗糙。且編制嚴謹性不足,部分應納入預算編制的收入,并未按規定納入編制范圍。
精細化管理注重管控工作鏈上的每個細節,對預算執行進行全過程管控,保障預算編制與執行的一致性,才能真正發揮出精細化預算管理的優勢。但高速公路管理事業單位普遍對預算執行監督缺乏重視,做不到監督精細化,導致預算執行率低,存在不走預算、經費混用、亂支亂用等情況。例如,在招待費用與公共費用支出方面,經常發生超標準現象,預算執行隨意,嚴重影響了資金使用效益。
精細化預算管理不再局限于基礎的會計核算,而是要把工作的每項細節做好、做精、做細,準確判斷財務數據來源,結合歷史預算數據信息,主動挖掘預算方案與財務數據的深層價值,保障預算資金價值的最大化發揮。因此,精細化管理對各單位的信息獲取、分析、處理能力有更高要求,需進行電算化管理。但目前各單位普遍缺少相關技術支持,管理系統建設滯后,更缺少定期維護,系統穩定性差,存在信息數據丟失問題。顯然,各單位信息化程度不足以支撐精細化管理。
為正確認識精細化管理的內涵,高速公路管理事業單位應提高對精細化管理的重視,加強對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討論,真正了解精細化管理的優勢與特征。
首先,應轉變預算管理職能,拓寬預算管理范圍,針對單位的預算管理流程,對各項工作進行分解、細化、說明,找準精細化管理的關鍵點。例如,對預算目標、預算編制方法、預算編制原則、預算編制依據的相關細節進行說明書,通過制定說明書的方式,提高預算人員對精細化管理的認知。
其次,管理人員與領導隊伍應發揮帶頭作用,組織會議,對精細化管理理念進行宣導,提高單位內部對精細化管理的重視,營造精細化管理推行的基礎環境。
最后,要盡可能的減少工作死角,強化工作細節控制水平,為后續預算執行控制奠定基礎[4]。例如,采購預算管理過程中不僅要控制預算資金,關注現金流,還要進一步對采購計劃、采購詢價、供應商管理等相關工作進行相應的管控,充分考慮采購成本、采購效益的影響因素,實行“管采分離”管理機制,避免采購環節中出現暗箱操作行為,發生變相指定品牌或成交商的情況。
首先,高速公路管理事業單位應根據《會計法》,組建以法人代表為主、財務部門參與的預算編審班子。預算編審班子綜合預算編制與執行的影響因素,根據上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和本年度經濟發展情況,確定預算目標,制定編制計劃,進行定額估算,測算“預算定額標準值”,以及預算收支規模和增長速度。
其次,做好預算編制前的準備工作。第一步,全面摸清“家底”,對單位各項財產物資進行全面盤點、登記,核實相關資產的歸屬權,以及單位的債權情況,理清資金來源與支出結構。第二步,摸清經費結構,及預算編制人員數量,對人員情況進行登記造冊,合理確定預算編制周期。第三步,根據資產報告核實真實數據,核實總臺賬、明細賬、資產目錄,確認資產盤盈盤虧、資產損失的原因,對相關賬務問題進行核實和處理,確保賬實相符,為預算編制奠定數據基礎。
再次,編制收入預算。收入預算編制時要明確收入項目、標準,對收入預算進行審核、匯總,分析占有資產和與來往款,盡可能將所有收入都編入預算。
最后,編制支出預算。支出預算編制要嚴格落實“收支兩條線”的管理要求,將其分為“基本運行支出預算”和“專項支出預算”兩個方面來針對性編制,并積極落實“零基預算”,充分考慮現有資源的利用,合理確定開支標準。編制支出預算的關鍵點是:人員經費、公共經費、專項工作任務經費、專項項目經費。
為確保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目標的保持一致性,遏制超預算現象,實現精細化預算目標,高速公路管理事業單位要加強預算執行控制,做到監督精細化。具體來講,一,要加強對預算執行申請的審核。所申請的預算必須要在預算指標范圍內,若預算申請執行額度超出預算指標,應按照相關規定,辦理預算追加手續,再提出預算執行申請,交由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進行審核。二,要根據預算類型、性質、金額,設置預算執行審批權限,對預算執行審批進行控制,從而提高預算執行審批的嚴謹性,對每一項經費都進行細化管理,避免審批過程受到利益相關方影響。三,強化資金收入業務控制,對于付款業務,必須要理清付款方式、付款原因、資金流向,對不符合規定的款項支出要求,要嚴格禁止,把好支出關口。四,規范預算調整行為。若受到不可抗力影響,發生預算調整情況,必須要核實預算調整的合理性,理由不充分、方案不合理不得調整,避免失去預算的權威性和約束力。五,進行預算執行評價,對預算執行結果進行“問效”,并根據問效結果,調整對預算資金的安排。如,預算編制過程中,對于預算評價較高的項目,可優先安排資金,而對評價較差的項目,則要適當降低資金投入量。
高速公路管理事業單位應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強對精細化管理技術的運用,構建配套電算化管理系統。具體來講,高速公路管理事業單位要將預算編制、執行、調整、考核等工作環節都納入信息系統管理范圍,構建信息化的工作體系,利用預算系統將復雜且數量龐大的工作數據進行高效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例如,加強對SAP系統的應用,基于SAP系統的PS模塊進行信息化的預算管理。SAP是ERP解決方案的先驅,該系統包括了:Application 應用產品線、DB&T 產品線、Analytic 產品線、Mobility 產品線,可滿足差異化、精細化的管理需求。而且SAP Business Objects Information Management提供全面的信息管理功能,有助于及時、準確的提供整合的財務數據,可為精細化預算管理奠定數據基礎,提供可靠依據。同時,高速公路管理事業單位要組建專業的信息技術部門,專門負責定期對預算管理工作系統進行維護、更新,確保信息系統穩定性、可靠性。而且要定期對相關數據進行備份,避免數據損壞與丟失,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此外,要對預算管理人員進行信息化培訓,使其熟練掌握預算系統的運作原理,以及操作流程,適應信息化的預算管理模式。在培訓時,可運用“微課視頻”展示信息化的預算管理工作技巧與心得,讓工作經驗轉化成共享成果。
精細化管理可助推事業單位改革,符合當前高速公路管理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與財務管理需要。因此,高速公路管理事業單位應基于精細化管理要求,構建配套管理制度,建設信息化管理系統,將精細化預算管理全面融入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