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陽 中國人民大學
金融領域深度應用了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數字技術,該技術的應用,很好的推動了商業銀行的升級和變革。在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傳統銀行業面臨著大大小小的沖擊的同時,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基于。為了更好的順應技術的發展趨勢,更好的滿足用戶多樣化的深度需求,銀行業正在逐漸突破傳統的以存貸利差為基礎的商業模式,正在積極的應用數字技術,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在服務渠道、資源配置、風險控制等方面的優勢作用,有效的創新商業銀行模式。
20世紀70年代以前,銀行工作人員在處理業務時離不開紙幣、算盤、打印機,整個業務處理的過程都是純手工的。1974年,中國銀行業開始探索自動化技術設備的應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的純手工操作的業務模式,不用再重復辦理繁瑣業務,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力資源的消耗。最先引進的自動化設備是電磁式計算機,這一設備唯一的功用就是用于手工業務自動化,功能較為單一,運行成本較高,工作效率較低。當時我國的部分城市自發的開始了電子化嘗試,到1975年,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原第四機械部設計推出了“三點兩線”的方案,這一方案的實施標志著我國中國銀行業步入電子化發展階段。
在這一階段,我國銀行業實現了從手工到電子、從單機到聯機的轉變。這一時期,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設備和計算機系統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引進和應用,直到1979年,我國銀行業的第一臺計算機誕生并在香港地區得到了應用。這一計算機作為我國金融史上第一個具備后臺系統功能的服務器設備,很好的融合了國外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推動了我國銀行業電子化進程的邁進。到1980年,YBS項目上線,香港地區廣泛引進和使用IBM360系統,北京、上海等城市加大力度開發了聯行對賬等相關系統,為我國銀行業的電子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85年,銀行電子化成為我國重點的發展項目,這一時期,以中國人民銀行為引領的金融系統電子化領導小組成功建立起來,并基本確定了中國銀行電子化發展的基本路線方案。1993年,國務院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金融電子化戰略任務的實施落實。同年,我國銀行業賬務處理工作中開始使用386型計算機。許多銀行打造出了以賬務為核心的操作系統,在會計記賬、資金清算等相關工作中應用了計算機軟件,顯著提升了銀行業務的操作效率。但是這一階段銀行業務模式基本是手工作業和計算機相結合的模式,計算機處于輔助地位,計算機技術只扮演著輔助業務手段的角色。次年,中國人民銀行在科技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借助計算機技術等現代化先進技術,突破金融機構傳統、落后的發展模式,推動金融業務處理的自動化、電子化高效發展。我國銀行電子化初期階段致力于推動各個銀行之間進行系統聯網。在80年代,各家銀行在系統方面處于孤立地位,各自為戰,各家銀行系統都是一個龐大的垂直管理的系統。到1989年,中國人民銀行帶頭實施全國電子聯行項目,致力于突破紙質票據的局限,減少紙質票據傳遞的延遲而產生大量資金的情況,致力于打造現代化的支付系統。全國電子聯行項目以VSAT技術為基礎,讓清算主站能夠和各個分支副站傳達明確的支付指令,各個銀行能夠在每天的業務結束時借助網絡系統完成抵賬,以日為單位完成清算工作。1993年,人民銀行研發的現代支付系統很好的突破了全國電子聯行在地域方面的局限,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有效的推廣和使用。人民銀行帶領相關的商業銀行推動了金融地面骨干網的建設,各銀行在這一系統的支持下,廣泛的使用了Internet技術,紛紛構建了自身的局域網。
商業銀行信息化發展階段,在全國范圍內商業銀行辦公實現了計算機處理,能夠在計算機的支持下開展業務管理和支付清算等相關工作。商業銀行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互聯網技術,在互聯網環境下研發和創新金融產品,逐步開拓和發展了網上銀行業務。根據我國2002年金融工作會議的指示,商業銀行加快速度推進信息化建設戰略任務的有效落實。中國工商銀行在同年順利的完成了“9991”工程,之后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一起其他城市、農村的商業銀行紛紛投入到數據大集中工程之中。這一時期,金融業務以數據大集中為代表,不斷的更新各種系統應用軟件,很好的打破了傳統的靜態會計系統格局,突破了商業銀行傳統的經營模式,商業銀行的管理也在這一時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銀行加大力度開拓渠道,并實施線上渠道建設,轉賬、基金、外匯等各項業務紛紛應用互聯網。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商業銀行傳統的以高凈值客戶為目標的這一經營策略越來越不適應商業銀行發展的現實需要。線上渠道的開拓,使得商業銀行越來越把海量長尾客戶作為戰略競爭的重點和關鍵。伴隨著商業銀行網絡信息化安全防控力度的加大,安全防控范圍進一步擴展,在數據的保存、傳遞等方面均能落實好安全防控。與此同時,業內對于打造與商業銀行信息化發展相配套的安全防控和保障體系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重視銀行業金融機構業務發展的安全保障的設置。
在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商業銀行在金融科技市場中表現十分活躍,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領域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等金融機構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了清算、貨幣、跨境支付等相關的業務之中。金融行業深入應用新一代先進信息技術,很好的推動了傳統銀行業務和各個行業的深度、有機融合,有效的構建起跨界互聯的發展模式,重新塑造了金融服務生態圈。超高寬帶、5G技術等新一代技術的進一步創新發展,帶動了銀行智慧網點的優化建設。
商業銀行運用管理的重點和關鍵在于風險防控管理,風險防控管理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伴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商業銀行的外部生態環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在這一背景下,通過網絡渠道所傳遞的數據信息成為了當前數字經濟時代十分重要和寶貴的資產。商業銀行和外部環境的聯系和互動更加頻繁,傳統的風險防控手段越來越不適應當前商業銀行經營發展的現實要求,傳統的基于數據信息對客戶進行風險評價的模式在識別風險信息和建設風控模型等方面存在非常突出的局限。近些年風險事件問題頻繁發生,風險疊加的態勢非常明顯,這也給商業銀行防控化解風險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只有盡快的提升風控的效率,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和防范能力、化解能力,才能夠為商業銀行在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做出可靠保障。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商業銀行能夠更加高效、迅速的整合客戶信息,收集征信、產品交易、三方平臺等各種領域的分線數據信息,并建設合理的風控模型進行風險評價。商業銀行能夠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科學分析和總結客戶之間信息的共性,提升商業銀行客戶識別風險的能力,有效的提升客戶風險度量的效率和精確度,從而打造智能化、動態化的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模式。
數字經濟時代環境背景下,商業銀行要提高對渠道建設工作的重視,要提升渠道組合的豐富性。可以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渠道組合模式,也可以打造網點內外聯動一體的數字化方陣。當前商業銀行渠道建設工涉及到建設智能化網點和促進網點人員轉型等相關內容,這也是商業銀行在進行渠道建設時不能回避的問題。為了更好的應對以財付通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所帶來的影響,商業銀行需要加強對人工智能、新型IT基礎設施等相關技術的應用,要革新理念,將創新理念、科技產品等投入到智能化網點建設工作之中。與此同時,還要加大力度進行產品、服務創新,革新管理流程,切實促進智能化網點渠道的發展整體水平的有效提升。商業銀行要盡可能的發揮數字技術的優勢作用,從多個渠道、多個來源整合客戶的信息、客戶的資金狀況和客戶的產品偏好。在數字技術的支持下,有效整合客戶信息,結合數字技術構建全新的交易場景,在智能自主設備的支持下確保渠道服務能夠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現階段銀行業所使用的智能化設備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智能化設備的功能越來也全面,在多項業務工作中實現了智能自動管理,替代了傳統柜面辦理,大大提升了客戶辦理業務的效率和便捷性。客戶能夠運用智能自主設備辦理存款、取款、購買理財、開卡等一系列相關的業務內容。
商業銀行在日常的運作和管理工作中深入的應用了人工智能技術、ML技術等相關的信息技術,這些技術也越來越成為商業銀行突破和創新發展模式的重要力量。隨著銀行渠道的線上化發展,商業銀行運營將全面的應用數字技術,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銀行的業務流程,為用戶提供質量和水平更高的體驗。通過發揮數字技術的優勢作用,商業銀行能夠通過平臺更高效、快速的收集客戶的信息和數據,再通過甄別客戶喜好,為客戶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匹配度更高的產品內容。這樣一來,原本用于中介、交易的成本大大縮減。
商業銀行的數字化發展對其內部的人才隊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商業銀行人才隊伍只有盡快的轉型、升級,才能夠適應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進程。商業銀行的管理層應當首先深入學習數字化運營管理的理念,要扮演好自身作為商業銀行轉型的總設計師的角色。加大力度開展數字化人才的建設和培訓,還要做好數字化系統的建設,從自然人員工和數字員工兩個方面進行培訓。自然人員工要加強學習力度,積極學習和應用數字技術。商業銀行要積極一斤數據科學家、數據標注員等數字化人才。這樣才能夠使人力資源更好的適應當前客戶跨時空、跨渠道的服務需求。還要積極引進數字化員工,要將智能數字化員工很好的安排到生產運營流程之中,讓數字化員工能夠固定處理相關的業務內容。對于數字化員工的成果,應當合理的迭代積累,實現由點到面的擴展,讓數字化員工釋放的人力資源能夠投入應用到更高付價值的工作內容中。
商業銀行應當合理的把握當前用戶消費習慣的變化,適應用戶消費線上化的趨勢,可以在微信小程序、聚合支付等渠道中,積極主動的導入客戶的各種生態場景,與上述的相關渠道結合,共同構建內生態圈。這樣能夠很好的促進客戶黏性的提升,也能夠進一步拓展金融服務鏈。商業銀行還要以企業用戶為導向,針對企業用戶科學的整合內部資源,采取并購、投資等相關手段,有效的突破關鍵的節點,和其他的企業合作伙伴進行高度的數據共享和算法、交易等其他業務的共享、互通。這樣商業銀行就能夠為企業用戶提供無邊界的產品和服務,商業銀行在向合作的企業伙伴輸出產品的同時,還能夠把自身的產品、流程等融入企業伙伴的場景之中。
商業銀行在進行數字化轉型期間,要對自身進行科學的定位,把自身看作是一個開放性更強的平臺,能夠更加高效地和眾多的互聯網企業進行交流和合作。要打造扁平化組織架構,簡化冗余的決策流程。各個部門要更加靈活、高效的處理項目管理,要在分布式網狀組織的環境支持之下,加強商業銀行與其他互聯網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各個部門在合作項目落地實施時,能夠快速的建立起臨時的工作小組,更加靈活的確定參與項目實施的人次。在項目實施完成之后,參與人員能夠快速地回到原部門或者直接對接下一個項目。商業銀行要打造相配套的激勵機制和考核機制,要激發員工自下而上的創新的積極性,要推動產品高效、高質量的升級換代。
本文結合當前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實際情況,探討了基于金融科技驅動角度下商業銀行變革的基本特征,又從數字化專業隊伍、場景分布、扁平式組織架構三個角度討論了推動商業銀行進一步轉型升級的可行性路徑,希望能夠為商業銀行未來的轉型升級和健康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