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華 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遼寧分所)
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雖然市場的活力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市場的制約能力也在持續提升,企業在實際運營的過程中也往往面臨著更多的風險,這種風險不僅來自于市場競爭方面的壓力,也來自于企業自身運營的合理性。而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要想實現更好的發展以及生存,充足的資金是前提條件。這就需要企業在運營過程中能夠控制好經營成本以及生產成本,提升自身的運營效率,而要想達成上述目標,做好財稅籌劃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文章就具體探討了企業財稅籌劃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以及通過財稅籌劃工作促進企業經營效益提升的策略。
企業在實際落實財稅籌劃的相關工作時,要嚴格依照國家現有的稅收政策,保證所制定的財稅籌劃方案具有一定的實用性以及合法性,從企業自身的角度來講,財稅籌劃工作是節約運營成本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手段,對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高質量開展來說意義重大。這種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企業通過高質量的落實財稅籌劃的相關工作,能夠使本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1]。在實際開展各項財務活動的過程中,只有在持續不斷地分析以及決策的過程之中,積極收集國家方面出臺的相應的稅收政策,并科學地落實財稅籌劃工作,企業的財務決策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正確,財務制度才能有效推動本企業的發展,使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能夠進入到一個良性循環。其二,企業通過財稅籌劃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效推動本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以及要求的達成,通過高質量的財稅籌劃,能夠使企業自身的稅收負擔得到有效減輕,切實實現經營效益的提升,這也是企業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最基本目標。高質量地開展財稅籌劃工作對提高企業整體的經營效益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價值,對于企業的未來發展來說意義重大。
財稅策劃是促進企業經營效益提升的主要途徑,在現代化經濟社會的發展基礎上,企業的發展與效益的提升一定要根據有效的措施和方案進行規劃,以稅基的角度、計稅依據角度、納稅地域角度、納稅時間角度與稅收政策的角度等方向發落實財稅籌劃,從而達到完善財稅籌劃,促進企業效益提升的目的。
所謂的稅基籌劃,主要指的是在稅法允許的范疇之內,納稅人通過對稅基進行調整,使自身的繳稅負擔能夠得到有效減輕,這是企業財稅籌劃工作開展過程中最常用的一種手段,具體包含以下幾種方法:
首先,財會人員在實際進行費用列支的過程中,要能夠做好籌劃。企業財會人員在實際列支各項費用的過程中,要能夠始終秉持謹慎的態度,以稅法中的相關規定為基礎,通過合理進行配比,當期的費用要能夠切實做到當期列銷,一方面使企業應該繳納的所得稅能夠得到有效減少,另一方面能夠通過合法有效的手段來延后納稅時間,進而實現稅收收益的整體提升[2]。除此之外,也有財會人員會采用合理控制費用攤銷的方式來進行財稅籌劃,通過平均分攤法的使用,能夠使企業的稅收負擔得到有效減輕。實際進行費用列支籌劃的過程中,非特殊情況之下,要盡量避免使用不規則分攤法,防止增加企業稅負的情況出現。
其次,企業在實際運營的過程中要針對相應的計提折舊進行合理有效的籌劃。我國稅法規定,企業的固定資產折舊可以抵稅,而通過合理有效的控制計提折舊,也能達到對成本分攤的過程進行控制的目的。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折舊費的計提方法、計提數量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折舊方法選擇的影響。企業在充分考慮自身利益的前提之下,也應該合理有效的選擇折舊的方法,以此來達到控制稅收負擔的目的。
此外,要能夠做好對于企業實際銷售額的財稅籌劃。伴隨著市場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一些企業在實際運營的過程中要想獲得更多的收益,往往會選擇擴大企業規模,拓寬企業經營范圍的方式,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業業務的復雜度。導致企業出現一部分業務需要進行增值稅的繳納,而另一部分業務則需要進行營業稅繳納的情況。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在實際落實財稅籌劃相關工作的過程中,財會人員就需要能夠對于應稅貨物以及應稅勞務的比例進行有效調控,在選擇稅種的過程中盡量選擇低稅負的稅種,以此來達到降低企業納稅負擔,提高企業經營收益的目的[3]。
企業應繳納的稅額通常情況下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稅率,二是計稅依據,其中,計稅依據所產生的影響要大于稅率。由此可見,企業在實際進行財稅籌劃的過程中,計稅依據的合理選擇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從稅額節稅的角度來講,其主要依據的是國家出臺的相應的全部免征或是減半免征的稅收優惠政策,而在此過程中,企業就需要通過合理應用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對應繳納的稅額進行合理有效的籌劃,從內容以及形式兩個角度出發,使自身的條件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稅收優惠政策的相關規定,如此,達到控制企業稅負的目的。
國家在出臺相應的稅收管理政策的過程中,出于多方面的因素考慮,往往會針對不同的納稅地點出臺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因此,企業在實際進行納稅地點選擇的過程中也需要對這一因素進行充分考量。由于不同地區在稅收政策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為企業進行財稅籌劃工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4]。從我國現階段的情況來看,一些沿海地區開放程度較高的城市、經濟特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為了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國家方面都給予了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政策,而企業通過合理進行財稅籌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減輕自身的所得稅稅負,為自身經營效益的整體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國針對不同的稅種在納稅申報期限方面給出了不同的規定,而納稅人在實際進行財稅籌劃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合理利用不同稅種在納稅申報期限方面存在的差異,在實際經營的過程中就可以在國家規定的納稅期限到達之前,對稅款進行合理有效的利用,使企業經營過程中在貸款利息方面的支出能夠得到有效減少,一方面能夠有效節約企業在運營中的支出,另一方面也能達到增收的目的。
企業在實際進行財稅籌劃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能夠明確國家現行的稅收政策的相關內容,另一方面也需要明確國家出臺相應稅收政策的導向目的。國家方面為了使稅制能夠得到有效完善,使國家經濟能夠維持健康發展,通常情況下會通過免稅以及征稅等方面的手段對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技術結構、產業結構以及企業自身的組織結構進行合理有效的調整以及優化。企業自身要想實現高質量的發展以及生存,就需要能夠對于這些政策進行合理有效的應用,抓住機會,享受政策帶來的利好[5]。由于國家出臺的一些稅收政策很多是根據某一行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的現實需要以及國家特定時期的經濟發展特點而提出的,這就需要企業在實際落實財稅籌劃相關工作的過程中要能夠注意適應國家出臺的相應的財稅政策,使制定的財稅籌劃方案能夠更好地契合國家經濟杠桿調節的方向,使財稅籌劃在提升企業經營效益方面的積極作用能夠切實得到充分發揮。
綜上所述,財稅籌劃無論是對于企業來說還是對于國家來說都是一個具有較高敏感度的話題,企業要想使財稅籌劃在節稅方面的功能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同時又避免觸犯國家法律,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就需要始終秉持謹慎的態度,積極落實財稅籌劃,同時又需要對國家相應的法律政策進行仔細研究,為企業經營效益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