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會敏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陜西 西安 710100)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速度不斷加快,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突飛猛進,新時期背景下對高校拓展雙邊、多邊教育合作的廣度和深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沒有好的溝通就沒有好的國際交流,順利的國際交流活動與高效的外事口譯密不可分。尤其是在高校外事交流活動中,外事口譯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外事活動特殊性要求口譯人員具有極強的應變能力和專業基礎,傳統對等理論下的外事口譯活動頻繁出現失誤。與傳統的翻譯等值理論不同,翻譯目的論將翻譯的標準由等值轉向合適度,更加注重翻譯活動的交際功能,強調譯者的在翻譯活動中的主動性,為提高高校外事口譯效率及目的性提供了充足的理論支撐。
研究從目的論角度出發,詳細分析高校外事口譯的特點,并結合外事口譯中常見問題,進一步探討外事口譯策略的運用技巧。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適合高校外事口譯的實用翻譯策略,以期對高校外事口譯實踐提供借鑒。
口譯是高校外事活動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外教育溝通的重要橋梁。高校外事口譯主要指學術講座、會議、宴會接待、參觀考察等外事活動中涉及的口頭翻譯工作。外事活動形式多樣,內容廣泛,政治性強,因此高校外事口譯具有內容多樣性(徐志凡,2010)、時效性(袁立梅,2005)、靈活性(李郁青,2005)、政治性、互補性(林高潔,2014)等特點。口譯是一種綜合性的語言操作活動,需要語言基礎、廣博學識和一定跨文化交際意識。
外事活動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決定了外事口譯內容的多樣性。高校外事活動主要包括國際會議、會見訪談、參觀考察、宴會接待、學術講座等形式。不同形式的外事活動側重點不同,即使相同形式的外事活動內容也不盡相同。因為高校涵蓋不同的學科門類,針對不同專業的對外交流合作項目涉及的主題自然不同,所以外事口譯的內容呈現多樣性的特點。口譯內容的多樣性要求外事口譯人員既要熟悉學校基本概況、機構設置、專業學科建設方向等常規性內容,又要熟悉不同學科的專業術語,掌握新興詞語的用法,以便更好地為外事活動服務。
口譯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立即收效,外事口譯更是如此。由于時間、場合、與會人員的身份以及外事活動類型的限制,外事活動中口譯人員要在特定的時間內快速地理解雙方所表述的內容,然后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他們沒有時間對措辭進行斟酌。外事口譯人員應該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超強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敏捷的思維,并善于在短時間內轉換兩種語言。
相較于筆譯而言,口譯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在外事活動中,中外雙方之間的洽談都是以口頭方式進行,因此翻譯自然也是以口譯為主。外事口譯的目的是將信息準確地傳遞給對方,確保外事活動順利進行。因此口譯具有口譯速度快、內容簡單易懂、形式靈活等特點。為促使雙方有效溝通,在口譯的過程中,對于具有較強文化背景的內容可以選擇增譯、意譯、省略或者不譯等策略,翻譯策略的選擇也具有較強的靈活性。
“外事無小事,事事須謹慎。”高校外事活動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它反映了高校的政治立場及對外政策。作為對外交流的窗口,無論是國際會議、商務談判,或是任何非正式場合的口譯,都應以國家立場、大政方針為準則,在敏感問題上更要嚴肅認真對待,跟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高校外事活動中經常涉及諸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A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一帶一路(One Belt One Road)”“改革開放(Economic Reform and Open Up)”“三個代表(Three Represents)”等專有名詞和概括性語言。翻譯這些術語時,譯員需要充分查閱資料,以正確表達。
高校外事口譯屬于文化交流活動,故具有較強的文化互補性。隨著中國經濟逐步繁榮,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逐步增強,世界對中國認識的也在加深。高校作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陣地,口譯人員必須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方面的知識有全面的了解。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研究、培養漢語推廣意識、爭當中華傳統文化宣傳員成為對外事譯員的新要求。近年來,世界各地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紛紛建立,國際上出現漢語熱現象。隨著國際文化交流逐步深入,漢語熱現象仍會持續升溫。因此,一名合格的外事口譯人員應該具備扎實的母語語言功底和文化知識儲備,以便在國際交流活動中更好地推廣漢語及中國傳統文化。
翻譯目的論(Skopos Theory)由德國功能主義理論派Katerina Reis在其著作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翻譯批評的限制與可能性》)中首次提出。隨后,她的學生Vermeer在其基礎上發展了該理論,進一步提出了翻譯目的論的基本原則,Vermeer認為翻譯的根本應是源文本的轉變行為,而這些行為一般是有一定目的的,因此翻譯也是有目的的。之后,克里斯蒂安諾德和賈斯塔·赫茲·曼塔里系統地完善了該理論,并總結出目的論三原則,分別是目的性原則(skopos rule)、連貫性原則(coherence rule)及忠實性原則(fidelity rule)。目的原則指翻譯行為要達到的目的決定翻譯過程以及翻譯過程中采取的手段,這是目的論的首要原則;連貫性原則指的是譯文在目的語文化中的可理解性,即譯者需要充分考慮譯入語的情境和文化,按接受者理解的方式翻譯,從而達到預定的交際功能;忠實性原則指的是譯文與原文的一致性,翻譯目的論要求譯文需要與原文盡可能保持一定的聯系。
翻譯目的論認為翻譯的目的是由雙方共同決定的。它擺脫了翻譯等值論的束縛,將翻譯的標準由等值轉向合適度,以目的為導向,以充分性和語內語際一致為評價標準,將翻譯的關注點由原文轉向譯文,注重文本類型,著重培養譯者對交際功能和功能翻譯單位語言標識的敏感度,增加了譯者在翻譯工程中的主動性,有助于達到交際目的、提高翻譯效率。
在高校外事活動中,受時間、地點及活動形式的限制,再加上交際雙方的文化、思維方式、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差異,傳統功能對等理論指導下的外事口譯過度強調對等,致使外事口譯活動頻繁出現失誤,影響了外事活動的質量。翻譯目的論的三大原則與外事口譯的特點與目的恰好吻合,翻譯目的論指導下的外事口譯強調口譯人員從譯文接受者的角度出發,充分發揮譯員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考慮交際雙方語言文化、風俗習慣等差異,靈活運用翻譯策略,從而達到交際目的。此外,翻譯目的論還為高校外事翻譯提供了一些特殊的翻譯方法,如減譯、增譯、釋義(陳穎,2011)等,對高校外事口譯的發展具有實踐意義。
顧名思義,減譯法就是指在準確傳遞原文信息的前提下,譯者將原文中的一些重復內容省略不譯。這樣既可以節約時間,又能保證譯語的流利度。在高校外事活動中,口譯人員的任務是準確傳達源語的關鍵信息,順序完成外事活動,不需要對源語逐字翻譯。使用減譯法的目的是避免出現語言冗余、累贅的現象,使表達更簡潔明了,而非省略原文重要的部分。
實例1:But it’s the way I am,and try as I might,I haven’t been able to change it.
譯文:但我就是這個脾氣,雖然幾經努力,卻未能改變過來。(省略代詞)
實例2:“八榮八恥”
譯文:Socialist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 Eight Honors and Eight Disgraces。
增譯法是指在翻譯的過程中,為了讓對方更好地理解源語,譯者通常會通過增加內容的方式來增大源語的信息量,增添的內容多為必要的背景知識或對原文的解釋說明。高校外事接待活動中,譯員應對學校的發展歷程、機構劃分、院系設置、專業學科設置等基本內容充分了解,必要時要進行相關背景知識的補充。此外,由于英漢兩種語言的表達方式不同,漢語為意合型語言,故無主語句子頻繁出現,而英語為形合型語言,講究結構的完成整,多出現被動語句。因此,在漢譯英翻譯時需要補充句子成分,使譯文在準確傳達原文的基礎上也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
實例3:陜西學前師范學院位于國家中心城市,絲綢之路的起點——古都西安,是習近平主席的故鄉。
譯文: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is located in Xi’an,which is the national central city and the starting palace of the Silk Road.In addition,it is also the hometown of Xi Jinping who is the presid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意譯法是指為了保證譯文的自然流暢,譯者只翻譯出了原文的大致意思,是譯者在口譯過程中遇到政治性文化性詞匯時通常采用的解釋性翻譯策略。在外事口譯過程中,如果不能用直譯法保留源語特殊的表達方式,且在目標語中也找功能對等的習語套用,那就可以結合譯語的文化特點和語言特點把源語的含義準確地表達出來。
實例4: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譯文: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實例5:一箭雙雕。
譯文: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外事口譯是一項屬性特別的專業活動。相較于口譯活動,外事口譯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業界是非常明確的,尤其是高校外事口譯,它具有內容多樣性、時效性、靈活性、政治性和互補性的特點。故高校外事口譯對譯員的語言基礎、知識儲備、跨文化交際意識、記憶力及隨機應變能力都有較高要求。研究以翻譯目的論為指導,結合高校外事口譯特點提出了減譯法、增譯法和釋譯法三種翻譯策略,并詳細分析了其應用環境。通過上述分析,幫助譯者依據不同的外事活動選擇恰當的翻譯策略,準確表達語言含義,減少口譯失誤,提高翻譯效率,促進外事活動順利高效進行,從而為高校國際化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