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強
(蘇州高新區文昌實驗小學校 江蘇蘇州 215000)
羽毛球教學是體育課程教學中的一個分支,是體育運動中的一類,實施羽毛球教學利于鍛煉小學生身體素質,對于小學生的心智、心理等多個方面發展也發揮著積極影響與作用。鑒于羽毛球教學對小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需要采用更有效的辦法提升羽毛球教學質量,游戲教學法便應運而生,而羽毛球教學與游戲教學法的結合,可謂相得益彰、相輔相成,起到了較好的育人、教學效果。但這并不意味著,游戲教學法就一定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起到應用的功效,教師有策略地實施教學也是至關重要的。
顧名思義,游戲教學法是以游戲為載體的教學辦法,即“游戲”和“教學法”的結合體。游戲本身不帶有任何目的,而游戲教學,顯然是將目的明確為教學,實現了游戲為教學服務,旨在借助游戲的娛樂性、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參與、學習興趣,從而調動教學氛圍、學生參與主動性,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過程、提升過程無疑是愉悅的,可以較大程度實現“寓教于樂”教學目標。實踐表明,游戲教學法的應用,可較大程度輔助教師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水平。
當下,游戲教學法與羽毛球教學的結合,可謂順應社會發展趨勢、滿足教學要求的必然舉措,只要應用合宜,則可加快教育目標、育人目標的達成速度,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當然,游戲教學法在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也需拿捏好尺度,切勿過于娛樂化、教學化,更需符合學生需求、教學目標,值得體育教師細細推敲。
游戲教學法作為一種創新教學手段,其自身有別于傳統教學手段,自帶獨特的教學特點,歸納總結來看,為游戲性特點和教學性特點。
1.2.1 游戲性特點
游戲教學法是在游戲基礎上生成的教學手段,其自身首先是具備游戲性的,游戲即為其核心、支點,有自愿性、娛樂性、規則性等細節特點。自愿性,即沒有強迫、沒有要挾,是由內而外的積極主動;娛樂性,即可在輕松與無拘無束下,全身心投入并獲得快樂;規則性,指游戲的參與和玩耍框架,沒有規則,則不可順利實現順利玩耍、快樂玩耍、有序玩耍,給予了學生一定權利基礎上,也限制了學生的一些行動。
1.2.2 教學性特點
游戲是實施路徑,教學是最終目的,教學性特點是確保游戲教學法在體育課程中應用的重要指標,雖然這種教學法的娛樂效果很顯著,但是它的教學價值與教學意義同樣不容忽視,應當在游戲前提下突顯其教學性。也就是說,教學使用者應當將游戲教學法充當教學道具和工具,而不是僅讓學生沉浸在快樂氛圍中而忽略教學含義,那么,游戲教學法則很容易淪為教學擺設,其應用價值和應用意義也將大大降低。所以,應當讓游戲為教學服務,當游戲與教學相沖突時,教師要以教學為主,適當犧牲游戲,這才是游戲教學法在教學中應用的真正內涵。
了解了游戲教學法的含義,接下來就需要體育教師結合教學實情,制訂游戲教學法在小學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嚴格考究應用計劃與應用策略的合理性、科學性,以防教學路線、育人路線跑偏。該文將游戲教學法在小學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分3個環節分別進行闡述,具體如下。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羽毛球教學準備環節中的應用,要有策略、要確保合理,切不可急躁而盲目采用和實施。眾所周知,在運動前進行熱身是必要的,可有效降低運動過程中出現損傷的概率,這是羽毛球運動前的必要準備工作,可將這一環節統稱為教學準備環節。以往小學生的熱身活動,往往枯燥與乏味,不過是在教師的口號下踢踢腿、伸伸胳膊等,雖然身體上的動作看似起到了熱身效果,但是熱身效果不佳也是大多時候的現狀,不利于小學生真正把握好熱身環節,不利于小學生調動自身潛能、展現身體機能最佳狀態。鑒于此,體育教師可事先做好游戲實施各項準備,并結合教學內容篩選游戲種類,制定游戲規則、游戲展開步驟,為游戲發揮熱身作用奠定基礎。首先,要清空場地,將體育教學場地的一切雜物進行整理和清理,確保小學生在游戲環節的安全;其次,要發揮引導作用,指導小學生積極地投身于熱身游戲中,并在游戲過程中,不斷鼓勵與激勵小學生,讓小學生在玩耍過程中悄然實現熱身,從而將游戲的熱身作用發揮最大化;最后,要確保小學生玩得盡興、熱身得徹底,把握好熱身停止時間,進行下一項教學。
例如,展開接力游戲,將學生劃分為4個小組,兩組為一大組,兩組學生對立而站,且保持一定距離,獲得教師指令后,一對一的進行托球,使得羽毛球以穩定的狀態進行傳遞,以丟球最少的隊伍為獲勝隊伍。借助托球接力游戲,可起到不錯的熱身作用,學生不容易感受到累,且借助這個環節,學生收獲了快樂,不再抵觸和抗拒羽毛球學習前的熱身活動,他們的羽毛球控制能力也可得到鍛煉與提升,可謂好處較多。
教學環節是羽毛球教學的中心環節,也是核心環節,是處于熱身環節后的下一個環節,這是教師直奔教學主題的開始,正式教學內容會逐一進行講解與呈現,而游戲教學法主要應用于教學內容后的練習環節。在以往羽毛球練習過程中,學生反復、多次的對同一個動作進行練習,很容易消磨激情與興趣,練習抵觸感很容易滋生與發展,不利于小學生真正領悟羽毛球技能并掌握它,練習效率不高也在情理之中,這也是游戲教學法在練習環節中應用的注意事項。為了避免羽毛球練習環節落于俗套,體育教師要積極挖掘練習新手段,并采用游戲教學法這種新形式呈現與放大游戲中的趣味性,讓小學生在積極參與游戲過程中完成高效率練習。
羽毛球課堂教學中,小學生在教學準備環節與練習環節會損失較多體能,因此,到了羽毛球教學結束環節,應當準備一些更輕松、緩解疲勞的游戲,讓小學生的身體得以放松、緩解疲憊,利于小學生心理緊張感得到有效緩解,對于接下來的學習會有不錯的情緒與心理上的緩沖。游戲從設計開始,就需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時間可設置為3~8min,以靈巧、輕便、簡單的游戲為主。
例如,將學生劃分多個小組,規則是利用羽毛球拍打組合成員丟擲的羽毛球,看誰投得遠,以羽毛球超過特定范圍較多方為獲勝方。這個游戲很容易操作,規則也很簡單,可以較大程度讓學生進行放松,具體規則和細節內容都可變動,需要教師結合現狀進行具體設計和調整。為了讓學生獲得更有效的放松,可在這一環節結束后,根據比賽結果進行娛樂性質的懲罰,也可在大合唱中結束此節課堂,利于學生帶著滿足與喜悅結束學習,且會對下一節體育課堂的羽毛球教學充滿期待,這對于不斷提高羽毛球教學質量有著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備受重視的今天,體育教師應當投入更多精力與時間在體育教學策略與計劃上。針對于羽毛球教學,體育教師要多用、善用游戲教學法,從而調動小學生練習、學習興趣,并且依托游戲教學法的娛樂性特質加強小學生的參與體驗感,使得小學生掌握羽毛球技巧的同時收獲更多快樂,這是至關重要的。與此同時,在游戲教學法應用過程中,體育教師要確保環境、場地的安全,從而加強小學生防護,防止小學生在參與游戲過程中受傷,從而為發揮游戲教學法最好的教學功效提供保障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