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林
(天津商業大學,天津 300134)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希望!”大學生黨員是廣大青年中的積極優秀分子,他們政治立場堅定,有良好的政治素養,在許多方面表現突出。加強對大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才能錘煉他們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讓黨的肌體擁有更多“活力細胞”。
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性工作,不斷提高大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加強對大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對于加強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持續加強黨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想要樹木長得高大,必須鞏固它的根基。加強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意義更在于此,要提升大學生黨員質量,把這項任務當作基礎性、根本性、經常性工程來做,這將更加鞏固黨的建設,直接關系到黨的建設的成效,因此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也是高校黨建的重中之重。根據中國共產黨黨內統計公報,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514.8萬名,其中學生黨員共有306.7萬名。在新形勢下,必須激發學生黨組織的青春能量,建設一支有責任、有擔當的大學生黨員隊伍,使大學生黨員在各方面保持先進性,同時不斷提高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黨性修養。所以,加強大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舉措。
大學生黨員是高校黨員的主體,加強對大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是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成效最終要體現在大學生黨員的思想上和行動上,他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受黨組織的培養、教育管理,在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爭當時代先鋒。增強大學生黨員的黨員意識,通過加強理論學習,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通過開展警示教育活動,警示他們要守住底線,遵守政治規矩和紀律,引導他們做合格黨員。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質量。加強大學生黨員教育,有利黨團一體化建設,在開展黨性教育的同時融入校園安全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社會風尚,從而促進校園和諧穩定,構建安全和諧的校園。
大學生黨員畢業后步入社會,將在各行各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承擔社會責任。做好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也是為向各行各業輸送優秀人才把好了“入口關”,關系到國家未來中堅力量的儲備。大學生黨員具備扎實的政治素養和專業本領,他們必將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堅實力量。同時,更要把大學生黨員培養成為信念堅定、政治可靠、素質優良、紀律嚴明、作用突出的有政治高度和戰略高度的人才,以此來認識加強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黨支部是黨的基礎組織,擔負直接教育、管理、監督黨員的職責,擔負組織、宣傳、凝聚和服務群眾的職責。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要求,按照有利于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有利于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有利于開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活動的原則,黨組織應充分發揮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支部作用發揮得不明顯:有的支部工作流于形式,按照工作要求看似都完成了,但方法簡單、形式單一,從教育管理黨員的效果上看不理想;有的支部組織生活缺乏規范,沒有按照標準開展組織生活;有的支部缺乏工作模式創新,形式缺乏有效載體;有的支部缺乏規矩紀律意識,不能較好地發揮黨員作用,出現無法履行黨員義務等情況。
在一部分大學生黨員中,普遍存在下列問題。
有的黨員身份意識淡薄,只關心個人成長,對集體和他人的事務漠不關心,缺乏密切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意識;有的黨員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方面沒有起到榜樣示范作用,有些學校積極倡導的事項不能主動積極地完成,不能主動發揮凝聚群眾的作用;有的黨員入黨前表現積極,能夠積極主動地服務群眾,但入黨后工作態度松懈,存在畏難情緒。分析以上問題的原因:一是對大學生黨員開展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單一,缺乏創新性;二是缺乏可量化的監督黨員履行義務的工作機制;三是對黨員入黨后的繼續教育的深度不夠;四是理論學習不深入,缺乏理論聯系實際,沒有將理論運用于實際工作中,也沒有做到理論入腦入心。
以上問題及其根源,都可以通過加強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力度不斷改善和解決。
在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中,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是相互補充的兩種重要教育形式。顯性教育的直接性和公開性,直接起到教育人的作用;隱性教育的滲透性,有著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在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實際工作中,二者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形成合力,可以發揮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良好作用。
(1)在大學生黨員的日常教育管理中,顯性教育主要包括黨校課培訓、專題教育學習、集中學習、陣地教育、警示教育等,大學生黨員通過顯性教育方式,學習基本的政治理論知識,提高政治素養,按照學習要求完成學習內容,通過定量的方式,定期對學習內容進行檢查,實行學習積分排行榜制度,營造積極熱情的良好學習氛圍。同時,還可以以考促學,定期進行理論知識小測試,形成黨員日常表現考核記錄。
(2)隱性教育引導大學生黨員在學校教育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感受有益于提高政治素養的教育過程。這種教育方式相對顯性教育而言目標隱蔽,比較復雜,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達到教育的目的。隱性教育可以通過情感影響、認同觀念、間接滲透等措施,使大學生黨員的思想等在自然而然中受到影響。還要實施“一支部一特色”計劃,支部要創建自己的特色品牌,進行特色主題黨日活動評選,通過宣傳成效突出的支部對后進支部形成壓力,促使支部積極建設。將優秀黨員的事跡制作成展板、海報、宣傳片和微信推送文章進行宣傳,通過日常非說教的方式激發大學生黨員潛意識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和榮譽感,從而對其日常言行產生正向引導。
理論修養是黨員綜合素質的核心,大學生黨員在校期間能夠掌握多少理論知識,在某種程度上將決定他們在政治上的敏感度、認識社會思維視野的廣度、個人思想境界的高度。同時,體現學習的最終效果在于運用,加強大學生黨員學習理論知識的根本目的是增強他們今后工作的本領,增強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為建設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例如,組織大學生黨員服務志愿隊伍服務學生、服務社區,使他們在基層中得到鍛煉。正如“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要不斷在干中學、學中干。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猶如車之雙輪、鳥之雙翼,要多在艱苦困難條件下磨煉、鍛煉本領。
在新時代,“00后”大學生黨員越來越多,他們思維活躍,富于想象力,善于自我表達,喜愛活躍在多種社交媒體平臺上。通過利用新媒體,打造短視頻教育方式,不僅可以實現“線下面對面”,更能實現“線上鍵對鍵”,隨時隨地地開展黨員教育管理,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同時增強教育的輻射作用,影響更多的青年。通過新媒體,講好紅色故事,學習英雄人物事跡,通過打造教師、學生黨員“微黨課”,生動活潑地傳承紅色基因。
隨著“00后”大學生黨員的發展和成長,優秀大學生發展成為黨員的數量也將會越來越多,高校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將面臨新的任務和新的挑戰。俗話說,“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高校應該從加強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視角,不斷增強大學生黨員的各項本領,營造積極學習、努力實踐的氛圍,使他們在校時扎實學好政治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以“釘釘子”的精神完成好各項任務。在開展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上,要做到與時俱進,切實提升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