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明 姚巧倩 印紫微 郝 宇 吳瑞婧
(中共南京市溧水區委黨校,南京 211200)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的創新,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近年來,N市L區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深化機關黨的建設,推動機關黨組織全面進步方面,做出了切實有效的探索。通過開展機關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有機結合,把黨支部建設成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的堅強戰斗堡壘。然而在實踐過程中,機關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的問題依然存在,重業務輕黨建、重規劃輕落實、重形式輕效果的矛盾依然突出,如何聚焦短板、補齊弱項、落實責任,全面推動機關黨建走在前、做表率,是當前優化和提升機關黨建工作的核心和重點。
本課題立足于N市L區116個機關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情況,總結分析其中的創新經驗與有效成果,找出存在的短板與不足,有針對性地提出完善意見和建議,力求為破解機關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兩張皮”問題提供一定的參考樣本。
N市L區有3家機關黨委、19家黨總支和21家直屬支部,共計116個機關黨支部。黨的十九大以前,各機關黨支部的黨建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存在部分黨支部建設不規范、黨內組織生活不嚴肅認真、黨員教育形式單一、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等問題。2020年5月,L區區級機關工委制定出臺《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通過基本組織、基本制度、基本活動、基本隊伍、基本保障等“五個基本”條目式清單,指導各級機關黨組織開展標準化規范化黨建工作,以落實落細建設標準為抓手,運用標準化體系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融會貫通,提高機關黨組織的組織力,解決機關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等問題。
一是突出黨建引領,打造過硬基層。《方案》要求各級機關黨組織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強化“大黨建”意識,要聚焦主責主業,提升政治功能,堅持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開展機關黨建工作。在這一標準規定下,各級機關黨組織出臺了一系列的制度舉措,抓黨建工作的氛圍越來越濃,黨員干部講政治的意識越來越強。
二是推行制度引領,增強組織活力。《方案》鼓勵各級機關黨組織在遵循基本制度規范的基礎上,注重拓展黨建工作的內涵和外延,不斷豐富黨組織活動,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強政治建設,激發機關黨組織的生機活力。
三是緊抓隊伍建設,夯實戰斗堡壘。《方案》對支部班子建設、支部書記配備、黨務干部培養及黨員隊伍管理分別做了條目式規定,根據不同黨員的需求和特點,細化培訓內容,創新學習方式,加強監督管理。各機關黨支部因地制宜,結合自身中心工作內容,在隊伍建設上實施了靈活的培養方式。
《方案》強調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融合、與服務群眾結合的基本原則,要求各機關黨組織立足本單位、本部門的工作實際,關注社會熱點,特別是民生領域工作,在為群眾服務過程中,樹立和擦亮黨建品牌,增強機關黨建工作的活力和生命力。在實施中,各級機關黨組織主動探索、求實創新,強化問題導向,突破制度障礙,結合各部門的工作特點,創建特色的黨建品牌。
《方案》對黨組織各條塊職責任務進行了分解部署,整合后更便于上級黨組織定期督促檢查。下級黨組織要抓好整改落實,用制度框架筑牢黨建“地基”,推進黨支部建設的全面進步。特別是在臺賬資料管理上,《方案》對各類臺賬資料整理給出指導意見,包括文件資料、黨員管理、組織建設、主題活動、黨內活動等資料的規范說明,各級黨組織可以“按圖索驥”地完成資料收集工作,一方面保證了黨建工作責任落實到位,另一方面便于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自我審查。
總的來說,L區在加強機關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破解“兩張皮”問題方面實現了有效探索,構建了以黨建工作為引領、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的新機制,能夠促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相融合,提升機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推動和保障各級機關目標任務的完成。
盡管L區通過開展機關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在統籌協調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融合,提升機關黨建工作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從調研結果來看,仍有部分單位黨建工作存在短板,與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水平存在差距,“兩張皮”問題未能得到根本解決,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有的機關黨組織雖然重視黨建工作,但行動遲緩、執行落實不到位,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仍處于規劃階段,未能責任到人、落實到地;有的機關黨組織行為被動,上級不部署就不推進,領導班子過問不多,個別具體負責人“一問三不知”,出臺的方案缺乏可操作性,甚至盲目照搬照抄,不考慮實際情況;有的黨總支未明確支部主體責任,未明確支部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出現總支代替支部做方案、各支部缺乏具體方案的現象,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成了少數人的工作,背離了支部“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的初衷,容易演化為新的“形式主義”。
一些機關黨組織認為業務工作是“硬任務”,黨建工作是“軟指標”,“業務工作好了,一俊遮百丑”,把時間和人力資源統統留給業務工作,導致黨建工作質量效率大大降低;有的機關黨組織雖然開展黨建工作,但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偉大工程講話精神領會不深,沒有將黨建工作置于各項工作的“引領”位置,黨的領導作用、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得不充分;一些機關黨組織認為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相融合就是在從事黨建工作時,把重點放在陣地建設等外在形式上,把黨建工作簡單理解為“黨務工作”,沒有主動對接業務工作的切入點,兩者“各定各的調、各彈各的曲”。
機關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以“五個基本”作為驗收考評的主要內容。按照計劃,區級機關工委要在各支部自評的基礎上,通過實地走訪,檢查臺賬材料,開展訪談、測評等方式,對評審驗收的黨支部及時審定考核。但根據第一批落實情況來看,部分機關黨組織仍存在工作不到位的情況,其具體表現為:在組織建設上,履職盡責不到位;在制度建設上,執行力度不嚴格;在組織活動上,創新精神不夠強;在隊伍建設上,選用培育不嚴謹;在基本保障上,細節處理不完善。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八個方面重點任務。對照這一任務要求,L區推行的機關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要有明確的問題導向,要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以中心業務工作融合為突破口,逐步實現機關黨支部建設從“無形”到“有效”,從數量到質量的升華。
長期以來,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存在一手軟、一手硬的矛盾,根本上就是黨組織領導力弱化,各級黨組織沒有履行好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的問題。區級機關工委可以要求各級機關黨組織書記把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納入黨建述職評議中,并將考核結果報送給組織部門,作為對機關領導班子考核的重要內容,推動各級機關黨組織嚴格落實“第一責任人”職責,形成齊抓共管的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一體格局。
要解決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關鍵是把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起來,讓全體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強化為民服務的宗旨,能夠聽黨話、跟黨走,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區級機關工委在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中,需要分門別類地開展黨支部書記、黨務干部、黨員骨干等培訓,特別是加強理想信念的教育,從理論體系、精神感召、實踐成效等多維度考量教育效果,引導全體黨員干部在工作中形成敢于擔當、善作善成、在基層一線拼搏奮斗的良好氛圍。
先進黨組織之所以先進,就在于其能夠充分發揮黨組織優勢,在履職盡責中把組織活力轉化為發展活力。具體到區級層面,就是要從一批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驗收合格的黨支部中,挑選出幾個先進典型,尤其是發展成熟、創出黨建品牌的機關黨支部,結對幫扶帶動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通過明確聯系點負責人,制訂幫扶計劃,倒排時間節點,在全區樹立“比爭趕超”的競爭意識,以先進帶后進變“后勁”。區級機關工委可以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資源保障和獎勵激勵。
針對部分機關黨組織存在的黨員發展不規范、黨務干部不用心、黨員隊伍凝聚力差等問題,區級機關工委要在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考評中,強調干部的教育培訓和監督檢查,尤其是對黨組織委員及黨務干部的檢查,對于不能保質保量完成黨建工作任務,不能做到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兩手抓、兩手硬”的干部,要嚴格落實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管理制度,對于工作成績顯著的干部要給予肯定和激勵措施,通過獎罰分明制度激勵黨員干部隊伍的沖勁和韌性。
機關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工作,意在“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的良性循環,提高機關黨組織建設成效。在結果運用中,健全考評體系,以科學合理的考評內容促成初定目標的實現是關鍵。建議除了“五個基本”的考核標準外,再適當增加“與服務黨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有效融合”的指標,以及黨外群眾的評價指標,以此鼓勵各級機關黨組織勇于改革創新,做好黨建與業務融合工作,同時充分發揮黨組織服務群眾的功能作用,在與群眾互動交流中提高黨建的社會影響力,創建出符合地方實際的黨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