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對拉丁舞青少年女子六人組的編排經驗進行總結,深入研究該組別比賽時的隊形及其動作編排“千篇一律”的產生原因,并提出隊形變化及其動作編排的構想和實踐,為拉丁舞女子六人組的編排愛好者提供實踐參考。
關鍵詞:拉丁舞;女子六人組;隊形變化;動作編排
中圖分類號:G808.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1.05.015
收稿日期:2021-09-05
作者簡介:孫倩倩(1990-),女,河南人,碩士研究生,講師
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2020年8月31日,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教育部發布的文件《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訓練、競賽活動,擴大校內、校際體育比賽覆蓋面和參與度。拉丁舞青少年女子六人組正是擴大體育舞蹈比賽覆蓋面和提高青少年參與度的競賽項目組別。拉丁舞女子六人組屬于集體比賽項目,以六名相近年齡的女選手在規定組合動作中完成各種隊形變化為一種競技形式,其對舞蹈隊形變化以及動作的編排要求十分嚴格。
在青少年體育舞蹈比賽中,常分為8歲以下銅牌組、10歲以下銀牌組和12歲以下金牌組三個組別。對于欣賞者、參賽者和編排者而言,動作和隊形的變化成為喚醒其藝術嗅覺的關鍵點[1]。然而,女子六人組在隊形的變化上相對單一,基本上以橫排和縱隊為主,很少有幾何圖形的變化。作為該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隊形變化與動作編排對展現拉丁舞集體舞特有的競技魅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經深度總結參賽經驗后,歸納整理參賽隊伍所采用的隊形變化及其動作編排,為拉丁舞競技選手們的編排提供一定的參考,為我國舞蹈事業盡綿薄之力。
1 [JP3]青少年女子六人組隊形及其動作編排千篇一律產生的原因
1.1 統一音樂
在拉丁舞的比賽中,六人組的音樂通常是由賽事主辦方統一規定的,分別是兩支舞、三支舞和四支舞的音樂,音樂的節奏點比較清晰,每支舞之間也有明確的轉換,舞蹈的順序一般是恰恰、倫巴;恰恰、倫巴、牛仔;恰恰、倫巴、桑巴、牛仔。由于音樂統一,教師可提前熟悉音樂的變化節點,因而大部分教師在編排時會不約而同地選擇相同的地方進行動作或隊形的變化,導致最后的隊形及動作編排千篇一律。如,根據音樂變化融入一些造型,在動作組合的開頭或結尾處做文章,根據音樂特點增加一些花步或趣味性的動作,以達到組合多樣化的目的。
1.2 規定套路
六人組的比賽組合通常按規定套路進行,這也是致使比賽出現隊形及動作編排千篇一律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師可在規定套路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建議性步伐,如銅牌組合、銀牌組合或金牌組合中的舞步;亦可以調整動作的前后順序、在規定套路的基礎上適當加一些花樣或難度動作,以加強難度動作的學習。在隊形的變化上可以稍微豐富一點,拋開千篇一律的兩橫排,增加一些橫豎變化、或者幾何圖形。同時,還可根據整體的編排情況加入適當的隊形變化,會使整個舞蹈組合看起來更豐富,如,動靜結合、前后移動、方向調整,豐富組合的同時也增加了層次感[2]。
2 隊形及動作編排構想
六人組的編排中,隊形變化流暢有序、創意多變是展現拉丁舞魅力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在編排中了解各隊形的特點、適用的場景和動作類型,分析隊形變化與舞蹈動作之間的關系,探索不同的隊形變化運用不同的動作呈現不同的舞蹈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利用左右移動、前后變化、高低層次等隊形變化,產生良好的空間立體感,可以更好地襯托出舞者的動作和情緒變化。
2.1 借鑒拉丁舞團體舞的隊形編排
團體舞由8對男女生組成,以豐富的隊形變化和一些雙人配合的難度動作為主[3]。其中,隊形變化是團體舞編排重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團體舞的隊形變化主要表現為成對移動、節奏快、變化多,大大加強了拉丁舞比賽的律動感及視覺沖擊。因而,借鑒這種編排模式,有助于提高女子六人組比賽隊形編排的多樣性與創新性。
2.2 借鑒其它類別舞蹈的隊形編排
在集體舞的表演中,舞蹈隊形是變化多樣的,無論是直線、曲線還是集合隊形,每一種類型都呈現出不同的主題和情節。比如民族舞、古典舞等舞蹈,會借助大量隊形變化呈現舞蹈的主題和故事情節,橫排、豎排、圓形、弧線、波浪等隊形被經常運用。還有花球啦啦操,它通常通過改變方向位置和組合形式等方式改變隊伍的形狀。多變的隊形創造出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讓成套動作變化多端,帶來不同的視覺沖擊[4]。
2.3 融入其它舞蹈元素豐富動作編排
舞蹈之間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不同中有相似,相似中有獨立。不同的舞蹈所展現的舞蹈形式和風格是不一樣的。在舞蹈的編排與創作中可融入其它舞蹈元素,使成套舞蹈動作看起來更加豐富有創意,如在倫巴舞里可嘗試融入芭蕾的手位和旋轉等舞蹈元素,在牛仔舞里可嘗試融入街舞動作。
2.4 根據年齡設計隊形
年齡是女子六人組集體項目編排中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動作編排,有創意的隊形變化,兩者的完美融合會迸發更強的藝術效果。隊形變化與動作的關系是相互影響的,編排與年齡段相符的動作能更好地襯托隊形變化,同樣,符合年齡設計的隊形編排也能更好地突出動作。一定程度上,隊形與動作編排是相輔相成的。
3 不同年齡段動作和隊形編排實踐
3.1 8-10歲女子六人組動作及隊形編排
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學舞不久,還處于建立基礎階段。動作應以基本步伐為主,不應太復雜,著重突出動作干凈有力,強調腳下步伐的干凈、身體姿態的垂直、上半身的空間感,整個編排體現出拉丁舞的特色和舞者的氣質。在隊形變化上不用太多、太復雜,可以參考圖1,采用一些簡單的正三角(左)、兩橫排(中)、倒三角(右)的形式來進行調整隊形。服裝方面,以簡單干凈為主,同一色系的規定服裝即可。以節奏感相對較強的音樂為主,調動舞者的狀態和帶動現場氛圍。
3.2 10-12歲女子六兩縱隊人組動作及隊形編排
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舞蹈基礎和舞蹈的表現力。可以適當在基本步伐的基礎上進行創編,如果只是僅僅跳規定的銀套路組合,不斷重復出現幾個規定動作,會呈現一種僵化的狀態。為了使整個編排看上去更加的豐富和優美,可以增加一些花步或表演性比較強的動作。強調動作的力度、幅度和身體感覺。在編排中適當加入較復雜的隊形變化,如圖2,六邊形(左)、八字形(中)、梯形(右)的隊形,可使整個套路錯落有致,邊跳動作邊換隊形。對學生來說,增加了舞蹈的趣味性;對觀眾來說,增加了舞蹈的欣賞性。
3.3 12歲以上女子六人組動作及隊形編排
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大部分學生具備多年的舞蹈學習經驗,有扎實的基本功基礎,也掌握了大量花步動作,不論是基本功,還是表現力,都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所以在套路編排上更多的是強調舞蹈的藝術性。在動作編排上適當選擇一些幅度較大、延伸感較強及造型比較好看的動作,以體現拉丁舞的特色和動作的質感為主。適當情況下,加入音樂的切分或融入其它的舞蹈元素,如,延伸感、速度、力度。隊形變化上,可以更大膽一些,利用層次凸顯變化,圖形變化的選擇上也更多一些,除了基本的橫豎外,可以增加一些幾何圖形,如圖3,T形(左)、倒三角形(中)、倒八字形(右)等。
4 結束語
近年來,拉丁舞青少年女子比賽中呈現出隊形、動作千篇一律情況,不僅影響參賽者對拉丁舞蹈的投入興趣,還對觀眾的視角體驗感受具有一定的沖擊性,不利于拉丁舞作為豐富學生課余訓練項目的選擇,對體育舞蹈的傳播及發展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比賽統一音樂、固定套路都是影響拉丁舞青少年女子比賽隊形、動作單一化的重要原因。根據拉丁舞青少年女子的年齡階段:8-10歲、10-12歲、12歲以上所具有的不同特點,借鑒拉丁舞團體舞、其他類別舞蹈的隊形、動作編排,歸納整理出9種:正三角、兩橫排、倒三角、六邊形、八字形、梯形、T形、倒三角形、倒八字形方式的構想,并予以實踐。以為教師及參賽者提供實踐參考,為青少年體育舞蹈比賽的推廣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 盧悅宜,張潔,張瑞.拉丁團體舞隊形及其動作編排研究——以近五年英國黑池舞蹈節拉丁團體舞為例[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15,35(3):116-120.
[2]陳樹德.體育舞蹈團體舞隊形及其變化的探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0(02):40-43+117.
[3]陳潔.拉丁團體舞構成因素及編排思路的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3,32(10):892-895.
[4]張曉萍,趙姝嶸,閆磊.影響花球舞蹈啦啦操競賽制勝因素的層次模型分析[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8,5(8):60-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