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蠡 卞婧 徐彥貴 王卓 趙慶春 黃欣 劉靜 陸進 甄健存

中圖分類號 R95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1-0408(2021)21-2561-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21.01
摘 要 目的:解讀中國醫院協會2021年9月正式公布的新版《中國醫院協會臨床藥師師資培訓項目招生與考核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新方案”),為順利推動新方案的落地與執行、實現改革初衷提供指導與參考。 方法:從新方案制定的背景、呈現的主要特征、創新之處與下一步執行中需注意的問題共4個方面對新方案進行解讀。 結果與結論:新方案制定與發布標志著中國醫院協會臨床藥師師資培訓項目新一輪改革拉開序幕。其主要以現行臨床藥師師資培訓體系在運行中遇到的現實問題、臨床藥師師資培養本身的重要性以及時代發展給我國臨床藥學事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為背景,在研究立基、問題導向、專業論證方面呈現了重要特征。與原方案相比,新方案增設了針對專業的實質性選拔機制,意在實現招生環節必要的“嚴”;重構了對標項目整體培養目標、三位一體的考核體系,意在實現考核環節合理的“寬”;取消了異地培訓的限制、提倡專業寬口徑對接,提升了培養制度及過程管理的彈性。新方案的執行與落地是涉及多方的復雜工作,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需要多個團隊各司其職、協同推進——師資培訓基地與專家團隊要領會改革精神,實現新方案的平穩落地;同時,項目工作組與師資基地和專家的溝通要加強,最終實現培養更多高素質臨床藥學帶教師資的改革初衷和目標。
關鍵詞 臨床藥師;師資培訓;招生;考核;實施方案;解讀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terpret the new vers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Enrollment and Assessment of Clinical Pharmacist Teacher Training Project of Chinese Hospital Association (Trial)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New Plan”) officially announced by the Chinese Hospital Association in Sept. 2021, in order to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smoothly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lan and realizing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reform. METHODS: The New Plan was interpreted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formulation of the New Plan, the main features presented, the innovations and the issues that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next implementation. RESULTS & CONCLUSIONS: The formulation and release of the New Plan marks the beginning of a new round of reform of the clinical pharmacist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 of the Chinese Hospital Association. It is mainly based on the actual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current clinical pharmacist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the importance of clinical pharmacist teacher training itself, an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has brought to our countrys clinical pharmacy business. Research foundation, problem orient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monstration presen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the old plan, the New Plan adds a substantive selection mechanism for majors, which intends to achieve the necessary “strictness” in the enrollment process; it reconstructs the overall training goal of the benchmarking project and the three-in-one assessment system, which intends to? ?achieve a reasonable “lax” of assessment link; it removes restrictions on off-site training, advocates wide-ranging professional docking, and improves the flexibility of the training system and process manage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lan is a complex work involving multiple parties and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It requires multiple teams to perform their duties and promote together. The teacher training base and expert team must understand the spirit of reform and achieve the stabl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lan;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roject working group and the teaching base and exper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reform of cultivating more high-quality clinical pharmacy teachers.
KEYWORDS? ?Clinical pharmacist; Teacher training; Enrollment; Assessment; Implementation plan; Interpretation
2021年9月,中國醫院協會正式公布《中國醫院協會臨床藥師師資培訓項目招生與考核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新方案”)[1]。此次新方案的制定工作是中國醫院協會現行臨床藥師師資培訓體系第一階段改革任務的重要內容之一。此輪體系改革由中國醫院協會藥事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組織來自藥學、醫學及教育學等方面的專業力量,以設立項目工作組(以下簡稱“項目組”)和課題委托立項等形式推進相關工作,計劃3年完成。其中,第一階段改革聚焦于體系中招生與考核兩個環節。
新方案的整個制定工作從改革動議到審批發布歷時一年半,通過調研、分析、論證、總結,形成相應的改革措施和建議。在調研階段,項目組先后發放兩輪次針對師資帶教、師資學員的調查問卷,組織了3場覆蓋全國17家師資基地、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調研座談會。在此基礎上,項目組進一步組織核心專家團隊編訂新版方案,經反復論證后報送專設審議小組和專委會常委會審議,通過后經協會審批備案,最終形成目前的新方案。
新方案的制定、發布只是第一階段招生與考核環節改革的前奏,也是整個3年期師資培訓項目改革“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新方案的實施與監測,工作的主力則轉為協會下轄各臨床藥師師資培訓基地和業內專家。按計劃,專委會將于2021年12月正式啟動2022年師資項目招生的報名篩選工作,即從2022年春季師資培訓起全面施行新的招生與考核方案。從順利推動新方案落地進而實現改革初衷的角度看,項目組認為有必要從政策制定者的立場和視角為新方案提供一些必要的解讀,供各師資培訓基地及專家參考和指正。
1 新方案制定的背景
2005年,專委會受原衛生部委托,開展了臨床藥師培訓試點工作。16年來,全國范圍內已構建起完整的臨床藥師培訓體系:建立了275家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和17家師資培訓基地,共培養了17 089名臨床藥師與2 256名臨床藥師帶教師資,極大地滿足了“新醫改”對醫院藥學人才轉型發展的現實需求,為中國臨床藥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作為整個培訓體系的“母機”,中國醫院協會臨床藥師師資培訓項目(以下簡稱“項目”)于2010年啟動了首批試點工作,初衷就是為了解決當時臨床藥師基地培訓所面臨的師資匱乏問題。在培訓模式方面,項目采取為期2個月的脫產學習方式,要求師資學員在完成8周的集中培訓后,應具備帶教參加臨床藥師培訓學員的相應能力,能夠獨立開展臨床帶教工作。培訓不分專業,內容主要涉及“教學查房”“病例討論教學”“文獻閱讀報告指導”“培訓作業批改與指導”“考試考核設計”等核心帶教項目。出口考核則以“病例分析寫作”“案例考核設計”“理論考核試題設計”共3項師資作業為主,3項作業均合格方視為培訓合格。合格者受頒“臨床藥師帶教師資崗位培訓證書”,獲得臨床藥學帶教資格。
經過十余年運行,上述培訓體系與制度安排較好地支撐了“為培訓基地輸送合格帶教師資”的培訓目標,其中的某些理念、措施在當時來看是非常先進甚至超前的,但在運行過程中,舊有體系的一些問題與不足也逐漸暴露出來。為持續提升臨床藥師師資培訓工作質量,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帶教師資,針對這些問題與不足,結合對新時期中國醫院藥學高質量發展形勢的判斷,2020年初,專委會正式提出進一步改進、完善中國醫院協會現行臨床藥師師資培訓體系的動議??傮w來說,整個師資培訓體系的改革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背景的考慮。
1.1 現行臨床藥師師資培訓體系在運行中遇到的現實問題
如前文所述,現行臨床藥師師資培訓體系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在運行過程中遭遇了一系列現實問題,包括師資作業通過率低、入口招生環節缺乏必要的實質性篩選、培養過程中師資學員與師資帶教專業無法完全匹配給臨床帶教及作業指導帶來一定困難等。具體到招生與考核這一頭一尾兩大環節上來,經調研發現,目前最關鍵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入口招生缺乏實質性篩選,導致招錄進來的部分師資學員由于專業基礎薄弱、自身臨床藥學實踐能力尚不扎實,還需進行專業部分的“補習”。短短2個月的培訓時間里,師資學員既要學習臨床帶教,又要補習臨床基礎,時間顯然非常緊張,精力常常難以集中,最終往往導致師生皆憊,而原本最為核心的帶教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也影響了師資作業的完成與通過。二是目前的出口考核項目設置無法完全支撐培養合格帶教師資這一項目核心培訓目標的實現,考查的只是師資學員考核設計這部分的能力,而在以三項師資作業完成情況考查其考核設計的能力方面,近年來由于種種原因,師資作業通過率不斷下降,最終導致整個帶教學習過程有異化為“學員寫作業、帶教改作業”的不良趨勢。
1.2 臨床藥師師資培養本身的重要性
在普通教育領域,有句話叫“師范教育是教育中的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母機”,要培養一流的學生,就要有一流的師資[2]。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行業教育領域。作為臨床藥學畢業后教育的“母機”,合格的臨床帶教師資的培養就是臨床藥學行業教育中的教育,是新時期提升臨床藥學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抓手之一。而對于培養合格的臨床帶教師資,項目招生與考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育才的成功與否端賴選才,考核標準如何設定則直接決定其是否是成功的育才。
1.3 時代發展給我國臨床藥學事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自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以來,我國醫院藥學也邁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臨床藥學蓬勃發展,藥學門診、藥物重整、精準藥學、居家藥學服務等新興藥學服務項目的出現給我國的臨床藥學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3]。在臨床藥學畢業后教育這方面,整個培訓體系本身也正經歷著一個“版本升級”的過程,尤其是“國家衛生健康緊缺人才(臨床藥師)培訓項目”的實施,為未來臨床藥學畢業后教育向臨床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形式的逐步靠攏奠定了基礎[4]。臨床藥學教育的這些新動態,連同整個中國臨床藥學事業的新發展,對于臨床藥學帶教師資的培養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此次改革正是對這些新命題、新形勢的探索與回應,現階段師資培訓體系招生與考核環節的改革也不能脫離這一大的背景。
2 新方案的重要特征
從新方案制定的整個過程及最終形成的政策文本來看,此次師資培訓招生與考核改革新方案呈現出如下三方面重要特征。
2.1 研究立基
如上文所述,整個師資培訓體系改革從一開始就力圖建立在扎實、牢靠的科學調研基礎之上。從決定對現行師資培訓體系進行新一輪改革時起,項目組就著手于調研的規劃、準備工作。2020年初,項目組面向全國現有的17家師資培訓基地先后發放兩輪次針對師資帶教、師資學員的調查問卷,共回收52份師資帶教問卷、223份師資學員問卷,基本實現了調查時當輪次師資培訓帶教、學員的全員普查;之后,項目組運用統計工具從數據分布、變量間相關性等不同角度對問卷收集上來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并對分析結果予以可視化的表達、呈現,最終形成相應的調研報告。
2021年4-5月,項目組又組織了3場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基地調研座談會,覆蓋17家師資培訓基地,并通過運用質性資料主題分析技術與方法,形成基地調研座談會部分的調研報告。不論是問卷調查還是座談調研,目的皆非常明確,即通過科學的調查研究,找準目前臨床藥師師資培訓招生與考核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找到問題之后,再借助專家咨詢、德爾菲法等技術手段,尋求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與方法,并結合改革的理想目標形成最終的政策方案。
2.2 問題導向
新方案的另一項重要特征就是引入鮮明的“問題導向”思維。如上所述,將方案制定、項目改革建立在科學調研基礎之上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找準現行方案在執行過程中的問題與不足。只有找準問題,改革方能有的放矢。正是借助具有鮮明的探究、診斷色彩的調研活動,項目組發現對于整體培養目標實現和培養機制運作而言,目前招生與考核制度存在兩大關鍵問題:入口招生環節缺乏專業方面的必要的實質性篩選;在出口考核環節,現有考核項目的設置無法完全支撐培養合格帶教師資這一項目核心培訓目標的實現。招生與考核環節中的問題找準了,接下來的改革對策、方案也就水到渠成,缺少的只是專業論證這一步驟。
2.3 專業論證
此次新方案制定過程中,專業論證主要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在調研中借助專家咨詢法,邀請調研對象針對其所提到的招生與考核環節的問題,提出有建議性的解決方案與措施;另一方面則是針對這些經由專家咨詢所收獲的建議性方案、措施再進行德爾菲法處理,并結合對不同方案與措施在回應性、可行性、經濟性等政策評估指標方面的表現進行比較所得的結果[5](如針對 “招收進來的師資學員由于專業基礎不理想而影響師資作業合格率及培訓最終成效”這一問題,可能的對策一是加強實質性篩選,二是提供必要的補習。通過比較、權衡這兩條對策在回應性、可行性及經濟性等評估指標方面的表現,項目組認為加強篩選的對策思路在可行性,尤其是經濟性上,更勝后者一籌,更值得采用),最終形成新方案的措施建議,以指導新一輪項目招生與考核工作的開展。
3 新方案的創新之處
一項新的政策方案的出臺,相關人員最關心的往往就是與原方案相比,新方案究竟“新”在何處。中國醫院協會臨床藥師師資培訓體系招生與考核新方案與原方案的對比見表1??v觀新方案,其內容上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3.1 增設針對專業的實質性選拔機制,意在實現招生環節必要的“嚴”
新方案招生環節對師資學員專業基礎方面的要求有所提升,并增設了明確針對專業的考核性選拔機制,希望實現招生環節必要的“嚴”。原方案在招生環節未設計明確的考核性選拔機制,僅對參加師資培訓學員的條件進行了基本規定;而新方案首先適當提高了師資學員專業方面參培條件的門檻,除繼續要求基本的高教學歷、對口專業的學位及持有“兩證”(“臨床藥師崗位培訓證書”和“西藥主管藥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證書”)外,還將原先取得崗位培訓證后“須從事臨床實踐工作半年以上”的要求調整為“從事臨床實踐工作一年(含)以上”,目的即是確保參培師資學員有必要的一線臨床藥學專業實踐經歷。
除對參培師資學員的資格要求有所提升外,新方案還在原方案規定較為模糊的“臨床藥師師資培訓基地實踐能力考核”基礎上,明確設計了分段選拔考核的錄取遴選機制。首先,新方案對標一年期臨床藥師培訓專業考核要求,設置了分專業全國統一理論筆試考核環節,考試由專委會統籌、組織,成績以60分為及格、 2年內有效,以確保參培師資學員具備相對扎實的臨床藥學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其次,在全國分專業統考基礎上,將原先由師資基地組織的實踐能力考核調整為基地面試綜合考核,不僅考查報考師資學員的專業實踐能力,還希望更為全面地了解該學員個體的綜合素質,尤其是溝通交流的能力以及個人帶教學習動機、學習條件等。這樣規定的原因為前期調研發現,影響師資學員對項目培訓效果的滿意度及其個體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其溝通交流能力及是否具備內在的學習動機。
當然,除上述以必要的以“嚴”為導向的招生政策舉措調整外,項目組及方案編寫專家團隊也努力滿足招生環節合理的彈性要求,如認定分專業全國統考成績2年內有效、取消了強制異地培訓政策的規定、進一步完善了基地綜合面試報名備選志愿政策及錄取環節雙向補錄政策等,相關要求可詳見新方案。
3.2 重構對標項目整體培養目標、三位一體的考核體系,意在實現考核環節合理的“寬”
新方案的考核環節重新對標項目整體培養目標,圍繞培養“臨床帶教能力、指導臨床藥師培訓學員能力”這一核心,在原有三項師資作業考核項目基礎上重新構建了“過程考核、帶教模擬考核、考核設計”三位一體的考核體系,合理分配分數占比,突出考核的對標性、多元性、過程性三大原則,希望實現考核部分合理的“寬”。首先,原方案的三項師資作業僅考查了師資學員考核設計的能力,而考核設計能力只是帶教能力的一部分,故原考核體系存在目標偏差;其次,作為一項合格性考試,近年來由于各種原因不斷降低的通過率本身也違背了合格性考試的制度設計初衷。這些問題均亟待解決。新方案也正是希望在繼承、發揚過往師資考核經驗、優勢的基礎上,在這些問題上下功夫,做到“對癥下藥”,最終實現“固本培元”。
具體來說,對比原方案,新的考核方案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調整:一是將原先的師資作業整合為“考核設計”,保留1份理論考核題、1份案例考核題的出題要求,但理論考核題的命題數量減少到50道,并新增命題在知識覆蓋面及難易配比方面的考核要求;二是在原先病例分析寫作的基礎上,新設以病例討論教學為項目載體的“帶教模擬考核”,要求學員在先前所要求寫作病例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病例討論教學設計,并在所在師資培訓基地開展試講及教后反思,最后在培訓的第8周參加由專委會分專業組織的面試考核,就病例中的專業問題及病例討論的教學組織與實施等問題進行面試答辯(帶教模擬考核的項目載體不限于病例討論教學組織與實施,后期項目組還會設計、開發更多具備同等重要性的帶教模擬考核備選項目);三是新增“過程考核”項目,由師資帶教教師根據統一的過程考核評分表對師資學員在8周培訓中的日常出勤及各項目的學習表現進行統一打分,并實行一票否決,即學員過程考核不合格視為未完成師資培訓,不得參加“帶教模擬考核”與“考核設計考核”。
同樣,在實現合理的“寬”之外,考核的嚴肅性、嚴格性應始終予以堅持。對此,除設置過程考核環節一票否決機制外,新方案還相應地提高了考核分數要求,將合格分數由原先的60分提高到80分,并實行單科補考制:“過程評估達到80分者,若總分低于80分,可參加補考;單項成績低于80分者需參加補考,高于80分的項目保留原成績;補考后,單項成績與已通過成績再次合并計算總成績,總分不低于80分則視為補考通過”。具體要求同樣詳見新方案。
3.3 取消異地培訓限制、提倡專業寬口徑對接,提升培養制度及過程管理的彈性
在培養制度及過程管理方面,新方案取消了“一刀切”的強制異地培訓規定要求,人性化地提倡培養過程師資帶教與師資學員專業的寬口徑對接。原方案為確保8周集中培訓的質量、避免不必要的干擾,以及出于促進不同地區間學員交流的考慮,規定“臨床藥師師資培訓實行異地培訓的原則,培訓基地不招收本地區學員”。應該說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在運行中也帶來一系列現實問題,如忽略了那些來自原先基礎就較好的地區的師資學員的現實需求,以及異地培訓給師資學員生活安排、單位管理帶來的實際困難。事實上,自2020年起,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當年的師資培訓已打破強制異地培訓的政策規定。新一輪改革中,項目組認為不合理的方式僅是本單位培訓,故取消了強制異地培訓的政策規定,允許師資學員可以參加本地培訓,對異地培訓不作限制。
師資帶教、師資學員專業是否要求對口這一問題也是一直以來師資培訓中存在爭議的問題。原方案的設計理念認為臨床帶教學習可以超越專業的限制,故未專門去處理這方面的問題。而調研發現,雖然帶教學習的任務模塊可以抽離專業的背景,聚焦于臨床實踐的項目領域或過程環節(如教學查房、藥學門診、文獻閱讀等),但真正進入臨床情境去學習臨床帶教時,專業的影響始終不可忽視,專業跨度過大可能會給臨床學習帶來不可逾越的障礙;而且,據教師和學員反映,之前的師資培訓中,跨專業培訓也給師資作業的指導帶來不少現實問題。
新方案編訂過程中,項目組認識到臨床帶教能力的提升一定是基于專業的帶教能力的提升,專業背景須被重視。當然,囿于目前全國17家師資培訓基地帶教專業設置極度不均的現狀,從供需角度要完全實現師生專業對口恐怕是不現實的。新方案希望在這方面起到兩個引導作用:一是引導師資學員選擇帶教專業時,綜合考慮自身專業學習背景、目前工作專業背景和未來計劃帶教專業三個專業變量,并優先考慮前兩者來設定自己的帶教學習專業意愿;二是通過設置專業大組的辦法,引導培養過程盡量實現師資帶教、師資學員專業的寬口徑對接。其中專業大組的設置辦法及結果目前尚在進一步論證中,有望后期公布。
4 新方案執行中需注意的問題及下一階段培訓過程改革的一些初步設想
新方案正式公布后,下一步就是方案的執行與落地,方案的主要參與者也轉變為師資培訓基地和專家團隊。師資培訓基地和專家團隊在逐步熟悉方案背景、方案特征及方案內容的基礎上,后續的方案執行還需注意以下問題。
新方案的執行與落地是涉及多方的復雜工作,也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專委會、項目組、師資培訓基地、專家團隊應各司其職,協同推進新一輪師資培訓項目改革工作。首先,專委會實施統籌管理,在招生環節側重做好招生信息審核、全國統考組織、基地面試與錄取工作監督等工作,在考核環節主要負責方案解釋、基地和專家考核工作指導及成績公示、組織補考、證書發放等工作;項目組在逐步推進項目落實、定期總結項目進展的基礎上,繼續以研究支撐改革,通過預測、監測等研究手段,不斷提升項目改革的科學化水平。
其次,作為項目下一步改革的主力軍,各師資培訓基地與專家團隊要將領會改革精神、參照政策執行與結合工作實際、創新運作機制兩方面結合起來,從而實現新方案的平穩落地與有效執行。事實上,新方案在制定過程中,有意為師資基地與專家的執行留出了必要的政策空間,如招生環節中師資基地面試方案的報備制度、考核部分帶教模擬考核項目載體的開放設置等。項目組認為,實現改革初衷和目標的關鍵不在于具體操作形式是否符合方案規定和政策要求,而在于能否在真正領會政策所試圖傳達的改革意圖基礎上,結合基地和學員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實現政策的落地與執行。在項目組看來,招生環節最核心的改革意圖就是在師資學員專業基礎方面設置必要的參訓門檻,以使2個月(8周)的培訓能夠聚焦到提升基于專業的臨床帶教能力上來;至于考核環節,改革最核心的意圖就是實現考核目標與項目目標的一致對接,簡單來說,就是“需要什么、培養什么,培養什么、考核什么”,最終實現考核之于培訓科學、合理的“指揮棒”效應。
最后,關于下一階段培訓過程的改革,項目組也有一些初步的設想,期望與師資基地成員和專家溝通、商榷。經前期調研,項目組建議可考慮在制度層面適當延長培訓周期,以更好地對接目前廣大醫院系統的進修管理規定,也確保有更充足的時間用于提升師資學員基于專業的臨床藥學帶教能力。同時,項目組擬結合臨床藥學專業發展的新趨勢、新動向,增設如“處方點評(審核)”“藥學門診”這樣一些基于專業服務新項目的帶教培訓項目,并探索如何通過體制、機制的設計,進一步引導師資學員在基地培訓過程中真正參與到真實帶教情境中去,讓師資學員在真實帶教過程中不斷提升個人臨床專業能力與臨床帶教能力[6]。此外,項目組擬結合教育學在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等領域的最新理論成果,將教育學相關資源引入目前的師資培訓中,通過專題學習、教研小論文寫作等形式,漸次更新師資學員的帶教理念與教育教學專業知識。
參考文獻
[ 1 ] 中國醫院協會.中國醫院協會臨床藥師師資培訓項目招生與考核實施方案:試行[EB/OL]. [2021-09-05]. https://www.cha.org.cn/plus/view20210830001.html.
[ 2 ] 教育部.如何養好師范教育這臺“母機”:人大代表為新時代教師教育發展建言[EB/OL]. [2021-09-05].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9n/2019_ zt2/zt1902_mtbd/201903/t20190318_373845.html.
[ 3 ] 甄健存,王育琴,孫路路,等.關于加速構建臨床藥學服務體系的思考[J].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3,29(11):849- 852.
[ 4 ] 甄健存,吳永佩,顏青,等.加強醫院藥學人才建設,建設適應醫改需求的臨床藥師培訓體系[J].中國醫院,2020,24(5):65-67.
[ 5 ] 威廉·鄧恩.公共政策分析導論[M].謝明,伏燕,朱雪寧,譯. 4版.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25.
[ 6 ] 簡·萊夫,艾蒂安·溫格.情境學習:合法的邊緣性參與[M]. 王文靜,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60-85.
(收稿日期:2021-09-10 修回日期:2021-09-16)
(編輯:劉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