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強 米晶
摘要:隨著特種設備的普遍化應用,其安全管理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就特種設備的應用及其安全管理意義進行闡述,同時針對現有的安全管理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給出相應的處理策略,以促進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創新。
關鍵詞:特種設備;應用;安全管理創新
一、特種設備的應用及其管理意義
特種設備主要指的是危害系數較大、關乎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危的設備,電梯、起重機械、大型游樂場都屬于特種設備。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企業的重要生產設備就屬于特種設備,它決定著企業的生產效率。企業生產的安全性、高效性直接取決于特種設備的技術狀態,只有保障特種設備的安全正常運行,才能及時完成企業的生產目標;同時特種設備的定期維修費用對企業來講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特種設備的實際應用越來越廣泛,每年的增長速率相當快。因此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措施被越來越多的相關人員所重視,其設備管理意義主要體現在:特種設備是企業生產的主要推動力,是勞動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特種設備的正常有效運行保證了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現今企業的一大發展策略就是大力投資特種設備。特種設備的前期管理以及后期管理都是相當重要的,對特種設備的采購、規劃、安裝試用以及企業驗收與使用屬于特種設備的前期化管理,而后期管理指的就是企業投入生產后的后續管理過程。后期管理是在前期管理的基礎上進行的。
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責權不清、行政許可項目偏多
在尚不完善的政治經濟體制下,政府很難實現對新問題、新情況的及時有效的干預。在特種設備管理方面,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并沒能達到理想的干預效果。一方面,政府對實際問題的針對性不強,同時還存在過度干預的情況,導致相應的預期目標被大大削弱。另一方面,過于細化的限制性條例以及過多的行政許可項目都導致政府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不到位。例如,對于八大類特種設備管理,政府的管理規章制度就不夠詳細,統一的管理方法使得安全管理中存在諸多紕漏。
(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效率低下
有關的統計數據顯示,因為國內特種設施每年都以倍數在遞增,行政管理事務的工作量也增加很多,因此相對應的特種設備的監管機構和監管工作者數量都在連年上漲。不過,單單依靠機構和從業人員來全權負責管理和監督特種設備的安全是遠遠不夠的,這無法從基礎上來解決所有問題,而且還會使得行政部門的工作效率降低,不利于特種設備在國內的發展壯大。
(三)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存在著短期治理的行為
我國在特種設備的監管方面,還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并未能真正改變其根本問題。因為特種設備的生產情況相對正常,所以工作人員難免思想懈怠,對于安全規程的監管往往不能真正落實下去。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安全形勢不佳,一旦出現安全事故,企業的相關部門就會進行一系列的整治措施。所以在一些經常可能會發生安全事故的行業,企業反而對于安全管理問題格外地重視,所以也會進行更多的安全投入。而那些安全事故發生的很少的行業,企業和政府對于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就會相對較弱,安全投入也自然少很多。鑒于上述情況,進行安全監管的政府部門應該注意不要出現“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治標不治本的行為,而應該重視對安全監管工作的長效管理。
三、新形勢下實現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創新對策
(一)強化特種設備管理意識
相關使用單位,需要依照法律對設備進行管理,并且承擔與之對應的法律責任。尤其是特種設備,更需要各級領導人員的重視,加強對其的管理并且在全企業普及設備管理的重要性,以保證能夠安全地使用特種設備。
(二)認真完善管理工作
《特種設備安全法》的一些相關規定要嚴格地去執行,驗收之后并且在正式被應用之前,一定要先向有關部門報告,獲得相對應的證書;特種設備安檢還未滿有效期的時候,應該留出三十天的時間向安檢機構申請檢測,要保證可以做到對設備的安全檢查具有及時性,還要在設備的突出部位放置檢驗合格的標志。
(三)加強建設管理團隊
不管是種類上還是數量上,特種設備都需要不斷地更新替換,而對于該團隊的成員要求,是其專業技能必須是在高水平的位置上,不管是什么設備都必須做到了如指掌,且還須兼備管理的能力。對于人員培訓,企業還應加強力度,為有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學習機會以及鍛煉的平臺,定期對操作人員實施考核制,以確保其資質是沒問題的。
(四)健全對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的管理
使用特種設備的相關單位應該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對相關設備進行管理。首先要為每臺特種設備分別建立整潔齊全的具有規范性的安全技術檔案,并且能夠對設備的情況及時整理,包括轉移或報廢等都應及時記錄在案。如果特種設備已經報廢,那么還需要工作人員向相關質檢部門提交申請,辦理注銷,方便之后進行核查。
(五)切實做好定期檢測及檢驗工作
在申請定期檢查特種設備之前,生產經營單位應該先自行檢驗,并且其結果要合格。若生產經營單位沒有自行檢驗的能力,在做有關的檢測時,可以選擇有條件的專業技術服務中介機構。特種設備安全性能一定不能違反國家相關安全技術規范的條件,且禁止使用沒有定期檢驗或者檢驗結果為不合格的特種設備。
結語
國內經濟社會地發展日新月異,對特種設備的需求量也大大地增加,如此一來,安全問題也成了亟待解決的一大重要隱患。因此,為了保證安全,減少事故的發生,我們必須成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以保證特種設備在使用中不會出現重大安全隱患,從而提高設備使用效率,以確保人民大眾的生命安全,使財產穩定增值。
參考文獻
[1]李付平.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電力安全技術,2014(10).
[2]藍麟,王輝,劉三江.承壓設備基于大數據的宏觀安全風險防控和應急技術研究概述[J].2017(5).
[3]童鑫虎.大數據在特種設備檢驗中的運用[J].工程技術研究,2017(11).
作者簡介
賈強(1988.03——)男,漢,籍貫:陜西榆林,職稱:助理工程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特種設備檢驗。
米晶(1988.05——)男,漢,籍貫:陜西榆林,職稱:助理工程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特種設備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