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防控的需求是開展線上課堂的催化劑,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教育信息化的物質保障,在開展網上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學好新型教學方式,管好網上學習的學生,教好每一堂課,在師生的共同探索下,將教育信息化建設不斷推向前進。
關鍵詞:線上教學;教育;信息化建設
開展線上教學是加強疫情防控的需要,是推進學校教育信息化的需要,也是改革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需要,同時,這也是我們教師的時代責任。在學校的教務處和相關職能部門支持下,為教師的線上授課提供了相關保障,機電學院的領導鼓勵老師們開線上教學課程,“提高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效果,加強對在線教學研究”[1]。這次的線上教學實際上是一次試水,也是一個預演,我們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努力做到“學好”、“管好”、“教好”,借以機會,將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教學改革努力向前推進。
一、與時俱進,學好線上授課
疫情防控促進了學校在線教學的全面鋪開,新的平臺、新的模式要求我們的教學方法不斷改進,也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克服畏難情緒,即使遇到困難,也要保持上好網課的積極性,充分把握網上教學的方法,認真學習網上的教學平臺,熟練掌握各個平臺的教學工具,為線上教學做好充分準備。本次在學習通上進行課程建設,在熟悉完平臺功能后,希望能夠借助平臺的管理功能與互動功能,在實現對課堂的精準的管控的同時,也能真正的吸引學生到網絡課堂中來。在師生交互方面,努力嘗試新辦法,希望能夠盡量發揮新的平臺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怎樣上好網課,怎樣提高網課的教學效果,需要我們認真學習,掌握新的方法,適應新的要求。學生面對新的平臺與教學方式也是陌生的,會通過一些互動讓同學們熟悉平臺。通過釘釘屏幕分享功能,帶著班級同學從教師端的界面進入系統,帶同學們進行了一次實時的參觀,從搶答,回答問題,討論,完成調查問題和小測驗等活動的統計頁面,同學們看到了自己所有的軌跡,也從統計分數頁面看到了自己以及身邊的同學的每一項行動軌跡帶來的分數的增長,平臺將精確的記錄與統計同學們的努力,借此強化同學們的學習動機,保障教學順利進行。
二、齊抓共管,營造良好課堂
遠程教學的開展,師生不再面對面,怎樣管理好網課,怎樣把學生都組織起來,要動員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要加強這些問題的研究,要發揮教務處、各學院、輔導員的作用,統一協調,各負其責。作為教師,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將學生吸引到課堂,積極參與線上課堂教學,利用網絡平臺的巨大功能,“通過師生的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線上教學質量的目的”[2]。
網絡授課無疑給學生管控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無法通過課堂上同學們的狀態確認教學的效果,但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教學改變的僅僅是形式和實施的方式,始終沒有改變的仍然是對教學的設計和吸引學生的那份初心。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多的是對知識的體系的講解,線上的互動與線下的監督可能還額外需要更多的對知識點的提煉與升華,而這些提煉,最后可能都體現在布置給同學們的任務中,同學們通過回答問題,完成作業,進行搶答,完成小測驗,抑或是進行翻轉講解等等手段來掌握知識的要點。在教學過程中,因時制宜,創新教學方法,旨在營造良好課堂秩序與氛圍,為網課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三、切磋琢磨,教好每一堂課
網上教學雖有其特殊性,但與課堂教學的規律還是有共性的,需要老師們耐心切磋琢磨,努力提高線上教學水平,把每一個學生教好。面對線上授課,首先要保障網上課堂順利運行,解決難以全面掌控課堂狀況,了解學生學習狀態難的問題;其次,要進一步改進教學效果,要解決當前最重要的問題即“怎么教”“教什么”的問題。“怎么教”是一個教學觀念與教學能力的問題,應提倡混合式教學;“教什么”則不要有傳統的教材觀念,要融入課程思政,特別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在搞好專業教育的同時,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一把疫情和課程教學結合起來,包括與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結合起來。疫情也為教學方式的轉變提供了契機,下面介紹在教學過程中的四個方面,如何運用“學習積分”,提升網上教學的質量。
從意識引導層面,讓同學們對積分有更直接的了解。課程的評分方式非常的重要,它引導著同學們如何努力來獲得自己的學分。強調了課程的新的評分方式,并告知每一條評分的原則,讓同學們熟悉獲取分數的途徑以及每項分值的比例。
從預習引導出發,讓學生能進得來,夠得著這些積分。課前,提前布置預習作業對于同學們來說非常的重要,提前的引導,給予足夠的時間來提前吸收和消化一部分內容,才能讓同學們對接下來的互動環節更有信心和把握,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同學們真正進入到課堂中來的難度,提高他們進入課堂的積極性。
在課程進行中,用各種方法增加互動,引導學生獲取積分,如:運用好平臺選人的功能,適時地對視頻或者課程中的知識點進行提問,監控好學生的在線情況的同時,也能公平的將積分更多的分配出去;進行一個簡單的視頻創意講解比賽,對某一個章節的幾個疑難問題,分組讓同學們盡情的發揮幽默的天分,簡潔、清楚、明了地把問題講解清楚。讓同學們上傳小組視頻,并請同學們評分;
重視課后的作業與總結,嘗試讓同學們自己制作總結視頻或者總結語音,發布到平臺上,新的作業形式也可以帶來一種新鮮感,增加同學們的參與度。
無論教學方式如何改變,教書育人的那份初心不會改變。學生的成長與成才,才是評判的根本,身為教師應盡最大的努力來改進我們的教學,這也正是當下所有老師正在做的事情,邊教邊學,邊教邊改進。網課運行中,老師們應努力做到“學好”、“管好”、“教好”,傾聽學生的改善建議,達到有了解才有反思,有反思才有改進,有改進才有完善,為保障在線教學正常運行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李颯.關于完善高校在線教學的思考[J].山西青年,2020(16):14-15.
[2]夏瑞慶.課程與教學論[M].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153.
[3]李天景.淺談對高校學生工作的認識[J].河北農機,2015(8):61-62.
作者簡介
黃嘉星,1995.10,女,漢族,河北邢臺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政,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