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是公民政治參與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序政治參與有利于實現其自然人格向政治社會人格的有效過渡、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在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有序政治參與;意義
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是現代民主政治發展的重要標志和內在要求。“作為普通公民的大學生在基本認知國家政治社會的基礎上,通過各種合法、規范、適當的方式或渠道,理性地參加政治生活,影響政府決策或政治體系運行”①,這是憲法賦予大學生當家作主的基本權利,是其認知和擔負社會責任、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民主化進程的必然要求。
一、個體層面:實現大學生自然人格向政治社會人格的有效過渡
馬克思認為,人具有自然與社會的雙重屬性。“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②,決定人的本質的是其社會性。“人是最名副其實的政治動物,不僅是一種合群的動物,而且是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③人的自然人格與政治社會人格是其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在人格方面的具體體現,而政治社會人格是人的人格發展的高級形態。
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與定型的關鍵時期,也是其自然人格向政治社會人格發展的重要階段,有序政治參與為大學生人格的政治社會化提供基本實現途徑。“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④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新的歷史方位下,習近平在多個場合提到“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要任務。大學生在有序政治參與中形成的政治認同、政治態度與政治行為傾向,能夠有效推動其自然人格向政治社會人格過渡,將“四個服務”意識(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和“四個正確認識”(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內化為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與行為習慣,并以此為指導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和參與能力,最終成長為具有成熟的政治觀念和參與能力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與接班人。
二、高校層面: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
大學生有序政治參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環節,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參與觀,有序順暢參與政治生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同時,大學生有序政治參與也反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其改革創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教育,是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等。大學生有序政治參與要求將政治參與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中,在新時代歷史條件下從文化素質培養、“三觀”教育、政治水平提高、政治情感認同和政治意志品質鍛煉等方面提升大學生的政治素質。高校也要貫徹擴大大學生有序政治參與的要求,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
一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將其貫徹于教學與教育工作中及其全過程,強化理想信念教育,激起學生的使命感,自覺參與政治活動。二是強化大學生的政治認知,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側重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的宣傳教育,重點對大學生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理論、政策的普及,使學生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強化大學生的核心價值意識、公民意識、法律意識、民主意識、權利意識。三是培養大學生的政治情感認同,在黨團活動中培養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對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認同感,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四是鍛煉大學生政治意志品質,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鼓勵、組織學生從小事做起,從參與時事評論、討論開始,進而關心學校發展、關注學生權益維護,鼓勵學生持之以恒參與到政治活動中。
三、國家層面:在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
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⑤“要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⑥,已經成為當前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重要任務,成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引擎。
大學生是社會各層次各領域人才的重要補充與后備力量,其有序政治參與是在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一種不可或缺的廣度拓展與縱深挖掘。大學生以較強的政治文化素質、前瞻性的政治文化思想及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判斷力在公民政治參與群體中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導向作用,激發家庭成員、同輩群體等的政治參與興趣和熱情,增強其政治效能感和政治信任感,引導其廣泛而普遍地投身社會政治生活,從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民主化進程。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社會主義政治民主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現為政治活力,就是要增進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領域范圍與創新活力,大學生有序政治參與是政治充滿活力的集中體現,隨著政治制度的完善與參與渠道的拓展,大學生有序政治參與在數量、范圍、方式、效果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升,使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領域范圍更加擴大深化,使氛圍環境更加自由活潑。
作者簡介
劉亞旎(1997-),女,漢族,山東省濰坊市,青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注釋
①卞靖懿.大學生有序政治參與的戰略目標、現實基礎與約束條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9(3):3.
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
④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1).
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4.
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