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人們在享受計算機網絡帶來的便捷時,網絡問題越來越嚴重,且越來越大眾化。這除了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造成了不小的安全隱患,高職院校更是作為人才培養的關鍵地,面對這一現象,高職院校需要對自身的網絡安全進行優化,計算機網絡中存在了較多危險因素,這對高職院校網絡信息安全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本文就對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進行了研究與分析,并提出了安全應對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
信息化技術在高職院校發展過程中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信息化在高職院校日常夠工作中,主要呈現在院校資源共享,并且通過信息化技術實現了無紙辦公文件,同時還利用計算機技術為學校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創建了更多平臺。信息化技術為高職院校的師生帶來工作與學習上的便利時,也為其生活埋下了安全隱患,學校師生的信息非常容易因為安全因素造成泄漏,嚴重者甚至會為自身財產利益帶來損失,對此完成好高職院校的網絡安全工作是一項非常有必要的內容。
一、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概述
計算機網絡安全主要指的是使用網絡管理控制以及技術措施,保證數據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以在網絡環境使用中得到有效保護。計算機網絡安全主要涵蓋了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物力安全;其二,邏輯安全。前者主要意味著系統設備以及一系列設施得到保護,避免出現丟失或者是遭到破壞等現象。而后者則包含了相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度以及實用性[1]。
二、造成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因素
(一)軟硬件設備的投入不夠
結合當前高職學校的實況而言,多數高職院校并沒有在計算機網絡的軟硬件設施中投入大量的精力或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更傾向于信息技術的創新,從而對管理以及安全等一些問題造成了忽視。而網絡病毒和黑客卻在無時無刻不對計算機網絡安全造成威脅,若高職院校沒有及時對計算機設備進行更新,那么在抵御外來威脅的能力上,就會有所減弱[2]。另外,還有些高職院校為了能夠對減少辦學經費的支出,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計算機軟硬件設備的資金投入,這為黑客入侵提供了機會,進而對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造成了影響。
(二)內部攻擊
高職院校網絡內部攻擊主要是病毒攻擊,以及黑客攻擊的關鍵部分。主要原因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幾乎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并且每臺電腦都與互聯網相連接,再加上并不是每個高職院校的學生都有著網絡安全防范意識,所以就容易造成黑客攻擊。其二,高職院校的學生都處于青年狀態,此時的他們對虛擬的網絡事物有著非常強大的好奇心,對于新鮮事物總有著探尋欲望,但是在分析新鮮事物的好壞時,整體能力又不足,另外學校缺少相關措施來約束學生的網上言行。
(三)人員素質的隱患
很多高職院校的管理人員和學生的網絡使用素質相對較低,在整個使用過程中不能按照相關規定進行,這也為計算機網絡帶來了安全隱患。所以學生在運用計算機時,有時候會處于好奇心理,做出了一些不利于網絡安全的行為。比如,熊貓燒香病毒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一病毒的創建者是一名學生。另外,部分管理人員缺少對計算機網絡管理知識的了解,甚至還有一些管理人員并不了解網絡安全知識,說是計算機網絡管理人員,但實際上充其量是設備守護人員。一旦發現計算機網絡出現了安全問題,這些根本無法在第一時間做出有效處理[3]。
三、優化高職院校網絡安全的有效思路
(一)樹立網絡安全意識
為了能進一步加大網絡安全,就要從思想上對網絡安全的建設進行重視,并意識到維護好網絡安全的重要性。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與所有師生的學習與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是全校師生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不能只建立在自己的角度上,認為沒有必要參與校園網絡安全管理之中,應該積極且主動的承擔相關責任和任務[4]。高職院校也要主動邀請相關師生加入到網絡安全的管理之中,以此加強師生網絡安全意識的樹立。
另外,在網絡安全教育方面,學校還要加大對其的宣傳力度,并為網絡安全管理創造出相關的條件,積極鼓勵學生與教師加入到網絡安全管理工作中,并學習相關管理制度。積極引導師生對一系列網絡安全技術進行掌握,并創設與網絡安全問題相關的活動,積極邀請全校師生加入其中,以此強化全體師生對網絡安全的維護意識和能力。
(二)落實用戶實名制
為了保護計算機網絡安全,可以要求全校師生在使用校園網時實施實名制,每個教師和學生都有獨立的用戶賬號和密碼,這一行為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方便之后的網絡系統監管和運行,同時還可以在網絡系統中創設密碼設置提醒的功能,或者是針對高職院校的師生創建共享的數據庫,對其身份進行統一認證,只有通過實名制驗證的人員才能使用校園網上網。這樣就可以減少外來人員入侵校園網的現象,且也緩解了網絡安全問題的出現頻率[5]。另外,實名制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當發現出現網絡安全現象時,可以第一時間使用實名制的方式查詢網絡破壞的來源,并了解到人員破壞網絡的主要原因,以此實現及時對網絡進行修復,且對相關責任進行追查,這在一定程度上會給網絡破壞者帶來震懾。
若出現外網,則要求其使用電腦綁定交換機端口、IP、MAC地址,用戶在使用用戶名和密碼登陸后,并對其實施網絡監控,并在后臺生成相關的用戶使用記錄,且將其列入日志文件之中,若在外網使用過程中出現了完全同等問題,那么就可以精準的監控且強行使其下線。
(三)技術層面的管理
首先,廣泛使用防火墻技術。當高職院校在保護計算機網絡安全時,必須要加強使用防火墻技術。防火墻實質上本就是外部網絡和被保護網絡之間創設的一個安全網關,其主要有隔離作用,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對病毒的破壞有著保護作用。站在客觀角度上分析,防火墻是學校校園網用戶之間交流和通信的橋梁。
其次,應用入侵檢測系統。入侵檢測系統本質上與防火墻技術有一定區別,其在抵抗病毒和黑客上有著較強的能力[6]。當入侵檢測系統發現了一些異常的信息或者是非常規數據時的一些入侵行為,就會在短時間內做出精準預判,并對使用計算機的人員恰當提醒。因此,高職院校可以將防火墻技術以及入侵檢測系統進行結合,以此加強對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管理,讓每個用戶都有一個健康的安全網絡使用氛圍。
最后,高效運用網絡病毒防治技術。眾所周知,計算機病毒是為計算機網絡安全帶來最大威脅的主要因素。一般來說,計算機病毒本身就具備較高的復雜性、多變性,并且其整體攻擊力較強等一些特征。可見,對于計算機網絡安全而言,做好病毒防范工作十分必要。校園內的各種計算機都應該針對性的安插殺毒軟件,并及時進行更新且安裝相關補丁,對計算機實時定期且安全性掃描,以此消除眾多網絡安全隱患。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十分重要,這需要引起高職院校管理人員的重視,并結合自身實際發展問題進行分析,從而采取高效的管理措施和防范模式,以便為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提供一個健康且安全的環境,讓全校師生都能正確用網且放心用網。
參考文獻
[1]張靜嫻.高職院校網絡信息安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數碼世界,2021(4):262-263.
[2]胡國祥.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實踐教學設計[J].中外交流,2020,27 (15):33.
[3]王霽陽.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防御研究[J].知識經濟,2020(13):124, 126.
[4]雷學智.高職院校網絡安全卓越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J].遼寧高職學報,2019,21(7):23-26.
[5]周瑾.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分析[J].科技風,2018(29):71.
[6]王茂臣.高職院校網絡安全變化趨勢與對策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9(2):52-53.
作者簡介
沈曉娟,1977.12女,河北滄州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網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