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越影
【摘要】當前,人民群眾賴以生存的根本在于食物,而食物的質量能夠直接關系到群眾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現如今,由于農產品質量問題而發生的事件層出不窮,其最大的根本原因在于沒有強化對農產品的質量檢驗檢測工作,造成農產品的質量檢驗檢測結果缺乏真實性、準確性,嚴重影響了農產品的食用安全。由此可見,必須要對當前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的現狀做出了解,才能夠提出針對性的優化策略,從而推動農產品的安全、放心食用。
【關鍵詞】農產品 質量 檢驗檢測 現狀 優化策略
一、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的現狀
(一)缺少嚴格的農產品檢測機制
現如今,我國必須要對農產品質量檢測部門的檢驗檢測機制做出完善,目前,在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機制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現存的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方法及標準無法滿足與跟隨農產品更新發展的速度,表現出一定的滯后現象。
第二,我國存在遼闊的地域,農產品不僅分散并且產量巨大,相關部門、機構無法一一落實農產品的質量檢驗,導致檢驗標準缺乏統一性的問題發生。
第三,在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部門中,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別是針對于偏遠地區經濟較為落后的現象,在檢驗檢測農產品方面,無法同市場所規定的標準相符。
第四,我國在檢驗檢測農產品質量的法律法規方面,缺乏一定的重視,并未出臺一些約束、管理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的法律法規,導致部分檢測人員存在“走后門”現象,受到一些生產企業的好處,而造成農產品未經嚴格檢測便流向市場,導致農產品存在一定的質量安全風險。
(二)農產品檢驗檢測內容缺乏合理性
如今所采取的檢驗檢測農產品質量標準已不符合現代化的檢驗需求,部分標準規定已經不適用于農產品的發展中,如此,將會造成實際的檢驗檢測工作無標準可言,無法將農產品的質量做出精確反映。除此以外,我國在檢驗檢測農產品質量問題上,主要集中于進出口或者是城市集中區域,對于市郊、農村集市等區域內的農產品,并沒有嚴格執行檢驗檢測工作。
(三)檢測技術、人員與設備不達標
如果沒有及時引進或者是更新檢驗檢測農產品質量的儀器設施,將會導致無法精確檢測市場中出現的新式農藥殘留情況。在以往檢驗檢測農產品的技術方面,只是采取抽樣的方法展開檢驗,無法全面覆蓋檢驗檢測的結果。除此以外,由于檢驗檢測農產品質量的工作人員自身缺乏一定的專業水平、經驗能力,導致在檢驗檢測期間,無法充分應用自身的學識來發現農產品的質量問題,導致農產品質量收到極大的影響。
二、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的優化策略
(一)完善農產品檢測檢驗制度
想要確保農產品檢驗檢測能夠收獲健康、良好的結果,就必須要對現下的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制度做出進一步完善,促使農產品的質量能夠得到高效率保證。相應的管理部門必須要分解農產品的檢驗程序與檢驗標準,明確檢驗檢測的職責,確保相關的工作人員能夠對自身的責任、職責有所明確,實現檢驗檢測工作的有效進行。除此以外,對檢驗檢測農產品質量的相應內容做出完善,可以全面保證農產品的質量。通過農產品檢驗檢測監管部門的成立,促使監督農產品能夠面向社會,將及時監管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強化,通過監管,從而推動檢驗檢測農產品質量的提高,為檢驗檢測標準的有效實行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加快農產品檢驗機構的覆蓋性
針對于檢驗檢測農產品質量部門與農產品地域特點不對稱的問題而言,相關部門必須要將農產品流通性、質量、數量、地域等大數據分析工作強化,通過分析數據,從而成立想一個的檢驗檢測機構,對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機構的覆蓋性強化。例如:在流通農產品的大城市中確立檢驗檢測機構,從而將此地區發展經濟較為落后的區域進行帶動,促使區域間以及區域內的檢驗檢測機構可以達成平衡性,進而對農產品的或質量做出保證。
(三)及時更新檢測設備
將檢驗檢測農產品質量相關部門、機構的財政投資加大,對先進的技術設施積極引進,從而推動檢驗檢測農產品質量的效果。在實際開展農產品質量的檢驗檢測工作期間,將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職業素養提高,通過招聘與培訓工作人員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在崗工作人員的繼續教育,促使其能夠樹立起終身學習的意識,同時,通過引進新時代的檢驗檢測人才,從而提供檢驗檢測工作的現代化開展。
(四)建立市場準入制度
想要實現我國農產品質量的提升,就必須要將建設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的相關體系力度加大。首先,通過資金的層面,來對檢測站內設施儀器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做出保障。在超市、農貿市場等地,可以配備一定數量的、便于攜帶的、中小型的快速檢測儀器。其次,必須要頒布相應的法律法規,確保檢驗檢測農產品質量工作能夠有法可依,通過法律的層面,從而對農產品質量做出保障。另外,必須要不斷推動農業的標準化生產,盡最大的程度來通過源頭保證農產品的質量。最后,必須要對農產品嚴格實行市場準入制度,只有保障農產品經過檢驗檢測部門的檢驗,并且獲得相應的合格證以后,才能夠將農產品放入市場中進行銷售,如果農產品不具備相應的合格證,則嚴厲禁止其流入至市場當中。針對于市場上的農產品銷售而言,必須要建立一個可追溯的制度,在農產品的包裝上,必須要詳細標明生產日期、產地等信息,并且建立相應的檔案進行管理。
結束語:
綜上所述,做好我國農產品的質量檢驗檢測工作,可以有效保證人民群眾的食用安全與身體健康。因此,相關從業人員必須要對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有充分的了解,通過不斷強化檢驗檢測工作,從而提高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推動我國農業的長遠、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通過“雙認證”的高效做法[J].楊蘭,楊莉,羅蓉.現代農業科技.2021(13)
[2]宜春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通過“雙認證”[J].吳瓊,盧堅雯,潘靈,陳呂明. 江西農業.2019(17)
[3]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設備管理[J].劉敏,薛麗,張宏雨,王福樂,孫茜,郝羽.農業機械.2021(03)
[4]國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及對中國的啟示[J].王芳,王敏.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8(05)
[5]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存在的問題與處理對策探索[J].唐杰.湖南農機.2014(07)
[6]淺析平羅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雙認證”工作[J].陳潔,王青鳳,余曉云,楊兆榮.寧夏農林科技. 2019(05)
[7]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工作流程中的輸入與輸出風險點探析[J].鄧強,敬媛,蔡彥虹,朱玉龍,王艷.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