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寒雯
摘要:我國幅員遼闊,存在許多跨境河流,為了保證跨境河流水質達標,避免出現環境污染現象,需要加強相關防范設施的建設,應急攔污壩及配套的納污濕地是很好的選擇。本文對應急攔污壩及配套納污濕地的建設進行了探討,詳細說明了設計原則和設計要點。
關鍵詞:跨境河流;應急攔污壩;納污濕地;生態環境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活、生產領域隨之擴大,水污染現象頻發。跨境河流的水環境直接影響下游國家人民的生產和生活,一旦發生水環境污染會對兩國關系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引發國際糾紛。因此,需要提高對水環境污染的防護能力,避免發生污染事故,維護我國與鄰國之間穩定友好的關系。
一、應急攔污壩及配套納污濕地設計原則
應急攔污壩和配套納污濕地最主要的作用即為防范水污染事件的發生,攔截已經受到污染的水流,治理跨境河流污染,并保護周圍生態環境[1]。因此在進行環境應急攔污設施設計時需要滿足以下原則:1)確定水污染風險較高的流域以及敏感污染物,進行針對性的防范,從源頭處降低跨境河流發生污染事件的可能性,并提高應急搶險能力。2)修建攔污壩及配套的納污濕地,提高對水環境污染事件的解決能力,確保污染物在國內被清除,避免其影響下游其他國家。3)充分利用應急攔污設施爭取的時間,清除跨界河流中的污染物,避免污染物進入鄰國。
二、應急攔污壩及配套納污濕地設計要點
(一)攔污壩設計
1. 地址選擇
攔污壩地址的選擇應考慮以下幾點:1)該流域可能引發水環境污染的因素,對風險污染源進行充分調查并控制源頭后,才能夠將該流域作為攔污壩壩址的備選。2)如果一旦發生水環境污染,該流域附近是否有場地建設配套的納污濕地。3)充分考慮該流域的河道形態、地形等環境因素[2]。4)攔污壩不應與風險污染源距離過遠,且應盡量建立在環境安全防護措施較薄弱的位置,以便能夠在水環境無污染突發時迅速做出反應,將污染團或污染帶攔截并進行導流,最大限度的降低最下流國家產生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應盡量節省投資。
2. 壩型選擇
相關人員需要對攔污壩的建設地址進行實地考察,充分了解該流域的自然環境以及對攔污壩的功能需求,從而選出最適合的壩型。使其能夠在水污染事件發生時迅速作出反應,及時攔截并處理污染物,避免造成不可逆轉的后果[3]。
攔污壩壩型的選擇需要注意以下要點:1)盡量降低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投資。2)結構堅固,能夠長期使用。3)避免對河流泄洪造成影響。4)在緊急狀態下能夠對河水進行凈化。除以上幾點外,作為應急設施,需要考慮攔污壩本身的靈活性,如是否能迅速開啟和停止相關功能,能否適應流域附近的自然環境等。
3. 壩高確定
攔污壩的高度會直接影響其使用功效,只有當其高度適宜,提供足夠的水頭時,才能確保受污染的河水可以通過重力流排進入納污濕地,因此攔污壩與納污濕地的高度差非常重要。攔污壩的高度主要受到跨境河流水量的影響,高度過低會導致無法攔截河水,發生水環境污染事件時,受到污染的水流會直接溢過攔污壩進入下游:通常情況下,出境河流的水流量較大,如果攔污壩的高度過高會導致攔截的河水量逐漸增多,降低攔污效果。因此在設計攔污壩的高度時,應該將最低高度作為標準。使其在攔截受污染水流時雍水水面降至最低。
(二)配套納污濕地設計
在設計納污濕地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盡量降低納污濕地建設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二是盡可能發揮納污濕地的生態效應。納污濕地的設計主要包括濕地應急處理系統和濕地生態補水工程兩部分[4]。在設計應急處理系統時,需要對建設區域附近的環境有所了解,明確應急處理系統應為獨立的進化單元,然后在土地本身的基礎上,進行細微調整,如地形的微改造、植物的種植等等,通過這種方式提高納污濕地的凈化能力。在設計濕地生態補水工程時,需要掌握整個環境安全防護系統的實際情況,適時開啟攔污壩,為納污濕地補充水資源,從而確保濕地內的植物能夠健康生長,使納污濕地在提供污染凈化能力的同時,發揮其生態效應。
結束語:
在出境河流高風險區域建立應急攔污壩及配套納污濕地,能夠有效控制該范圍內的風險污染源,并及時處理突發水污染事件,提高跨境河流水環境安全系數和下游出境斷面水質的穩定性,促進跨境河流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避免因此而造成的國際糾紛。
參考文獻:
[1]高生旺,李萌,郝愛民,朱建超,劉曉宇,夏訓峰,雒新萍.跨境河流環境應急攔污壩及配套納污濕地建設探討[J].環境工程技術學報,2020,10(02):235-241.
[2]曾雪梅, 李力群, 方晨雨,等. 用于控制微流域及農村面源水污染的生態攔污壩技術研究[J]. 云南化工, 2019(5):52-53.
[3]林海斌, 張海光. 多孔攔河閘壩上游沖淤導污模型試驗研究[J]. 陜西水利, 2019, No.226(11):30-32+36.
[4]王富雨, 呂桂華. 一種用于水利的河道攔污裝置:, CN211080174U[P].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