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遠洋
摘要:探究與探尋生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方向,對于我們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為明確問題與方向,就能夠讓生態畜牧業的發展質量更加高、更加好,也是保障它健康發展的前提之一。因此,本文將大致羅列生態畜牧業的發展特點及其現狀,在此基礎上對我國的生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方向做一粗略探討與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畜牧業;發展方向;可持續發展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提高,畜牧業生產也得到了持續穩定的發展,生態畜牧業現儼然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型產業,它既促進了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同時也使農民的經濟收入有了較大的提高。但就現階段的發展情況來看,目前我國的生態畜牧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因此,應在有限資源條件下最大程度的提高生態畜牧業的生產質量的基礎上,同時保證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這是改善我國生態畜牧業最直接有效也是現今最主要的方式。
一、 生態畜牧業的發展特點及其現狀
生態畜牧業是指模擬草原生態系統的物種共生循環再生原理,運用系統工程方法,把食物鏈加環、生物共生"邊緣效應"混牧利用等生態技術組合對接,充分發掘生產潛力,進行無廢物無污染生產,以獲得長期穩定的生態經濟效益,它是生態工程在畜牧業生產中的具體應用。在生態畜牧業的發展過程當中,主要呈現以下三個特點:
1、在著重養殖畜禽的過程當中根據當下的實際情況來制定一些有關的產業發展計劃,包括但不限于林業、種植等等產業,與此同時還積極結合生態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發展,最終建立一個具有高效率的、且無環境污染、環保的工程體系。
2、在生態畜牧業中,相結合的每一個系統之間都是相結合的,它們是緊密聯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它們發揮著彼此促進也彼此制約的作用。如若在發展的過程當中,破壞了任何一個流程的平衡,那么必將觸及整個生態畜牧業的平衡。
二、我國生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探析
現階段我國的生態畜牧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若想要改變目前生態畜牧業“小”、“散”、“亂”的不健康的狀態,走上生態健康養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那么生態畜牧業必然要持續的在農村經濟中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與此同時還要定制自身發展的長遠目標,爭取早日走向國際市場。以下幾個方面,或許能夠給我們一點參 考:
(一)完善農牧業生長模式
要想建立完善的、系統的農牧業生長模式,可從以下幾方面參考著手:
1、為了讓草原的生產力得到一個較為高效的提升,應將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大力發展牧草業上面。因為牧草不僅僅是草原生態發展過程當中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牲畜生存的必備物質,因此發展牧草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在牧草業的發展過程當中,首要的發展目標便是提高草原的生產力,為了有效的提升牧草業的生產力,這就需要將合理、科學的管理現有的天然草場與大力建設人工草場同時進行。
2、為了有效改善現階段的種植結構,并將食物-經濟-飼料為一體的種植結構完善建立起來,就需要在打造節糧型畜牧業的過程當中充分且深入地挖掘農區生產力,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探尋、拓展飼料的來源。
3、為了最大化的發揮優勢,增加肉禽的生長速度、提高肉禽的生產質量,可在畜牧業發展中加入季節性生產計劃,并在此過程當中充分利用肉畜異地育肥技術。
(二)將物質與能量的利用效率提升
充分利用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關系,能夠讓物質能量的利用效率有一個較大的提升。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用飼料喂養畜禽,然后畜禽排泄的糞便經過有效處理之后便能夠喂養池塘中的魚類,而后魚類排泄的糞便或者是魚類死亡后的尸體便會融入到池塘底部,如此便能提高生產總值,也能讓物質能量的利用效率有一個較大的提升。
在我們生活中,主要的生態系統中任一生物所產生的的排泄物,都有可能是另一個生物所依賴的生存必備物質,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對這些所有的物質進行觀察分析然后加以利用,如此便能大大提升農牧業的生產總值,與此同時還能讓受損的土壤得到良好的修復,也促進了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充分展示了食物鏈的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類與畜禽競爭糧食的情況。
(三)建立立體的養殖模式
現階段我國的鄉村還存在著諸多生態環境問題與社會性問題,然而在建立立體養殖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將鄉村中的閑散勞動力充分利用起來,這樣就能很好的解決農村的這些問題,因此,發展庭院經濟有著重要的意義。再來舉個簡單的例子,要想充分利用物質資源,并且保證種植養殖的過程中較為干凈、衛生,并且高效、無污染,還能夠保障生態的平衡,那么我們可以在利用庭院經濟養豬的時候,建立一個具有良性循環特點的食物鏈,將飼料分給雞來喂養它們,雞所排泄產生的排泄物中可以加入精飼料,再將其分配給豬去食用,而豬排泄所產生的的排泄物則投入到地下的沼氣池中去,然后添加秸稈便能生產出高質量的沼氣;而這些高質量的沼氣又是生活能源,能為人們的生活帶去諸多便利,沼氣還能飼養其他生物,也能作為肥料給農作物提供營養。
(四)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
現階段我國的社會服務體系中還是存在著包括但不限于經濟問題、畜牧業問題在內的諸多問題,因此為了完善我國的社會服務體系,就需要在完善畜牧業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包括但不限于經濟部門、科學技術等相關部門在內的關系,為了保障生態畜牧業的發展質量,必須要積極且正確的處理這些部門與生態發展的關系。與此同時,要盡可能多的利用多種方式、渠道,把市場中最新的有用信息傳播到養殖戶中去,從而使傳輸渠道能夠更加多元化且方便快捷。從另一方面來看,還可以考慮為其建立一個相關的、配套的服務網絡,這樣就能讓畜牧業的發展過程中擁有更完善的一個服務體系,我們可以在該網絡中將草種供應服務、畜種改良服務、衛生防疫服務以及畜牧供應服務等等各服務都加入進去,這樣服務網絡就相對而言涵蓋的范圍就比較廣闊比較全面了。
因此,我們在考慮、探尋生態畜牧行業可持續發展反向并制定策略的時候,不能僅僅從某一個方面單獨考慮,這樣會過于單一,單一、缺乏科學性的策略對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無用的,需要綜合考慮資源利用、服務體系建設、養殖模式改良等等各方各面,并加以深入研究,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生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質量,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并且較好的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維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提升與時代的發展,社會群眾對于生態畜牧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度與重視度都越來越高。生態畜牧業要如何更好的進行可持續發展,生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質量又要如何提高,這都是所有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持續關注并且共同努力探尋的重要內容。本文通過簡要闡述生態畜牧業的發展特點以及發展現狀,探析了我國生態畜牧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方向及其方法,希望能給到大家一些思考與幫助。生態畜牧業今后的可持續發展、健康蓬勃的發展,需要我們大家每個人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參考文獻:
[1]李漫暉. 基層生態畜牧業發展方向探討[J]. 甘肅畜牧獸醫, 2016, 46(02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