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兵
摘要:受土壤條件與氣候影響,采用基層農藝技術可以有效提升農業種植效率與農作物品質,減少耕地資源損耗。在推廣基層農藝技術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充分考慮大型種植行業需求,按照基層農藝技術發展步伐,實施高效技術操作,不斷提高農作物產能,進一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強化途徑。
關鍵詞:基層農藝;技術推廣;應用
1 引言
目前我國對于基層農藝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工作也是非常重視的,有效地提高了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降低了農作物種植和管理的費用,提高了農戶收益。除此之外,基層農藝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還可以引導農戶合理地進行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和傷害。因此,探討、分析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強化方法顯得十分必要。
2 基層農藝技術推廣的重要性
2.1 提升生產效率
推廣農藝技術,能夠為農作物正常生長創造良好環境,合理設置播種間距,預留出農作物所需要的生長空間。如果播種間距過大,會造成土地資源浪費,雜草叢生;如果播種間距過小,農作物就無法獲得必需的營養物質,影響產量。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應將光照、溫度、濕度等因素充分考慮在內。
2.2 科學設定種植密度
應為農作物合理預留種植空間。若空間過大會導致土地資源的浪費,其次還會出現雜草叢生與授粉不良的問題,進而影響農作物產量;若空間過小,容易對農作物的光合作用造成不良影響,進而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農戶需根據實際情況,充分考慮采光與空氣因素,采用科學的栽種計劃提高農作物質量及產量。
2.3 控制肥料用量
如果沒有根據農作物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化肥種類,或施肥量沒有滿足需求,就無法保證農作物的健康生長;如果施肥量超過規定的標準,會破壞土壤的營養結構。在農藝技術的應用下,農戶根據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合理選擇肥料,科學控制用量,在保證農作物正常生長的同時,減少了對土壤的破壞。
3 農藝技術推廣現狀
3.1 推廣經費缺乏
農業技術水平相對落后,需要有更高水平的農業技術培訓才能提升農民的農業生產能力。這一培訓活動就需要政府部門投入較多的經費,通過資金上的支持,以保證各項農業技術培訓活動的開展。但是因為經費的匱乏,導致政府無法為農民提供針對性的農業技術培訓,增加了農業技術推廣的難度。
3.2 推廣力度有待提升
部分鄉鎮因為沒有足夠的技術、資金支持,只能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農業技術推廣,這種推廣方式無法滿足農業技術人員職業發展需求,同時不利于其職業技能的提升。此外,有的鄉鎮雖能聘請專業的農業技術人員,但是也無法對農業技術人員進行專業性的培訓,提升農業技術人員的職業能力與素養,造成掌握的技術落后,無法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問題。
4 基層農藝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4.1 提升技術人員工作能力
近些年,我國農業也越發受到各個領域人士所關注和重視,而對于許多高校來說,為了更好的培養此方面的人才,也單獨設置了農學院,以期培養出高能力、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高效性推動基層農藝技術的有效性推廣。所以,針對基層農業推廣效果較差的某些地區來說,則能夠利用于人才引入這一方式,來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參與至基層農藝技術推廣與應用這項事業之中,從而提升相應地區農藝技術人員的整體水平。另外,針對學生來說,也能夠為其提供此方面的實習機會,這樣不但能夠讓學生將自身所學的理論知識傳播給基層群眾,提升基層群眾的知識水平,也能夠促使學生更為充分的了解此領域的發展現狀,從而更好的聯系于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提高學生的學以致用水平。
4.2 構建多元化推廣模式
在多元化推廣模式建立的過程中,需要以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為主,結合農業未來發展趨勢,加大農業技術科研的力度,開發更多的農業技術。根據不同地區農業發展需求,進行針對性的推廣活動,以此滿足農業發展的需求,提升農業生產質量。在農業推廣工作中,需要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加強農業技術企業與農民的合作,利用多途徑的農業技術推廣活動,使農民對農業技術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此外,政府還可以引導農民與銷售企業合作,增強企業與農民之間的聯系,構建現代化農業發展。通過多種不同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解決當前農業推廣技術質量不高的問題,以此提升農業經濟發展水平。
4.3 加強農業技術培訓
受自身思想及傳統觀念局限,以及害怕應用農業新技術后造成損失,不敢輕易嘗試應用農業新技術,寧愿產量低一點,自己累一點,也只敢運用傳統農業技術。針對這一現象,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可以安排專門的技術人員,通過理論講解、示范演示、親身指導等舉措,對農民進行定期培訓,向農民展示農業技術應用成果,以此來消除農民對農業新技術的抵觸心理,切實提高農民綜合農業素質。除此之外,針對文化程度、接受能力不同的農民群體,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要積極轉變推廣方式,采用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推廣方式來推廣農業技術,以此來增強農民群眾對農業新技術的接受能力。例如,在對有機農業技術進行推廣時,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可以開設有機農業示范基地,使農民親身體驗有機農業的生產、銷售過程,以此來加深農民對有機農業種植的了解,自覺投入到種植有機蔬菜的學習、應用當中。
4.4 提升農藝技術應用效果
在選種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當地氣候、環境等方面因素;在施肥時,要以農作物生長的不同階段,針對性地為農作物補充營養物質,在保證農作物質量的同時,減少對土壤營養結構的破壞;在種植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不同作物的特點,設置合適的種植間距;在病蟲害防治方面,要綜合采用物理、化學、機械等方面手段。以上各環節都是保證農產品健康生長的必要手段,也是農藝技術得以推廣和應用的必要途徑。
4.5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農藝技術的推廣應以充足的資金、先進的設備作為重要保障,一旦脫離資金支持,一切工作都只是紙上談兵,難以落到實處。政府要做好本職工作,落實資金投入和審批,確保資金使用到位,避免資金浪費。在促進農藝技術應用時,當地政府可安排專業人員前往現場進行調查,根據農作物生長的階段,制訂資金使用計劃和方案,明確規劃資金使用目的、途徑,對每筆資金支出進行記錄和分析,嚴格規范資金審批流程,為提升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5 結束語
提升農業生產水平,加強技術研發,合理應用農藝技術,讓相關人員充分意識到農藝技術推廣與應用的重要性。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讓龍頭企業參與投資,為農藝技術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除此之外,還需要全面提升農藝技術人員水平,不斷學習和研發新技術,加強先進技術的應用,使農藝技術朝著機械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為提升我國綜合國力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金星,劉靖.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強化方法探究[J].現代農業研究,2020,26(10):116-117.
[2] 孫鵬.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強化方法探究[J].農業災害研究,2020,10(05):188-189.
[3] 姜金鳳.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強化方法探究[J].中外企業家,2020(11):154.
[4] 賴蘇州.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強化方法探究[J].南方農業,2019,13(18):55-56.
[5] 李瑤瑤.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意義及強化途徑[J].現代農業科技,2018(07):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