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卿
摘要: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直接影響著當地農民的生活水平,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科技的發展給農業技術的現代化發展道路提供了很好的保障,現代農業技術可以讓農業生產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農村民生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業技術;推廣策略
引言
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作用應當體現在培育全新農業技術人才,依靠現代化與智能化的農業生產輔助設施手段來節約農業生產資源,提升鄉鎮地區的農業生產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由此可以判斷得出,鄉鎮農技推廣的舉措應當融入到促進鄉鎮農業實現健康發展的全過程,運用農業現代化手段以及自動化生產設施來輔助鄉鎮農業生產過程,優化利用鄉鎮農業生產資源。
1 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意義
農業技術的推廣對于拉動農村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同地區的地質環境以及生態環境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開展農作物種植方面還存在著很多不足,僅僅依靠自身摸索種植經驗需要漫長的過程,而且沒有科學地指導很難提高農作物產品的產量。在推廣農業技術過程當中,需要采取多種手段和方法,突出農作物種植推廣過程中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綠色效益。更加科學的農業技術能夠顯著提升農作物對于不同地質環境和生態環境的適應能力,從而提高相關產品的產量。農業機械化設備的應用能夠將農民從繁重的生產過程當中解放出來,同時對于促進地區農業經濟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農業機械能夠針對特定的耕種任務更加高效地完成相關任務。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發展,為農業機械發展提供了新的模式,農業機械設備逐漸朝著無人化和智能化發展,對于農業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這些年,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不斷深入農村基層,大大縮小了農村和城市之間的差距,對于促進農村地區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農業技術的推廣能夠打破傳統種植模式的短板,更好地提升農作物的適應能力,進而更好地幫助農民提升經濟效益。
2 存在的問題
2.1 基層農業技術工作邊緣化、兼職化、項目化
一是技術人員 80%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完成上級下達的統計報表、各類監督檢查與執法等管理工作,沒有技術人員專職做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二是鄉鎮政府體制改革后將農業技術推廣站改為農業服務中心,與鎮農辦合署辦公,工作職能與職責重點已經不是農民培訓與技術推廣,而是圍繞鄉鎮政府重點或急需的任務而工作,如鄉鎮農業主導與特色產業調整與發展、農業產值與農民收入提高、食品安全監督檢查、維護地區穩定與安全、植樹綠化美化、秸稈禁燒以及上級部署的各項工作等。 用于技術指導與培訓農民的時間和精力僅有 5%~10%,甚至遇到有應急任務,則無人顧及此項工作。
2.2 物質設施設備基礎因素影響
很多鄉鎮地區的農業技術部門目前表現為匱乏基礎設備與物質資源的現象,導致鄉鎮農業部門無法充分確保農技推廣領域中的資金資源充足。鄉鎮農技推廣的各個環節過程在缺少物質資源以及基礎設備時,農業生產人員就無法親身感受農技推廣給自身帶來的潛在經濟效益,拒絕投入更多的物質資源作為支撐。農業技術推廣的成效性在根本上決定于鄉鎮農業技術部門提供的基礎資源與設備支撐力度,因為基礎物質資源構成了支撐農技推廣的重要保障,物質資源與基礎設備匱乏將會明顯影響鄉鎮農技推廣實施成效。
2.3 推廣渠道單一
農業技術推廣,需要在推廣渠道上實現多元化構建,通過不同的渠道,切實有效地將農業技術推廣給農民,讓農民形成掌握。但是從目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來講,在渠道上較為單一,主要是利用宣傳手冊的方式,將農業技術印制成技術手冊,將其發放給農民。這樣的一種形式,比較單一,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為很多農民的文化水平較低,并不能對宣傳手冊中的農業技術形成有效理解。
3 對策
3.1 促進品牌建設,加速經濟發展
近兩年,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部署和實施,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也趨于完善,為了推進農業的全面發展,通過農業技術推廣的力量不斷帶動農產品的品牌建設,并拓寬了農產品上行的銷售渠道,通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深入,每個地區都能夠完全按照當地的地理環境和地域優勢來進行農業生產,生產的相關農產品都是具有地區特色的,這樣的地區特色產品對農產品品牌建設來說是有很大幫助的,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特色產品,再通過互聯網進行對外推廣和銷售,更好地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的飛速發展。
3.2 引進智能化與現代化的鄉鎮農業生產設備設施
智能化技術平臺融入鄉鎮農業生產的重要實踐保障意義就是降低農業生產投入,運用更加快捷的平臺技術手段來促進鄉鎮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利用,避免鄉鎮農業生產過程的盲目性。在目前的現狀下,已經有很多的鄉鎮地區農民正在嘗試運用智能化的農業生產手段來控制農業生產環境因素,旨在維持農作物的生產空間環境適宜,增強農業生產過程對于自然環境的適應性程度。此外,農業技術人員對于農產品的市場價格波動數據與信息能夠進行準確的獲取,增強了鄉鎮農業生產過程的規劃性,改進了鄉鎮農業生產的傳統實施方法。
3.3 注重農業技術理論知識的推廣
傳授農業技術推廣,既要注重技術本身的推廣,還需要注重到技術相關理論知識的推廣,要讓農民知其然,同時知其所以然,理解農業技術背后的科學原理,確保在實踐中能夠靈活變通,有效運用。具體來說,首先,可以組織專門的農業技術學習班,面向農民提供教育培訓的機會。可以引導農村中的中青年,參加學習班,對農業技術的理論知識形成掌握,成為村里的技術帶頭人,再有這些技術帶頭人,在村里進一步展開農業技術理論知識的傳播,從而逐步提高農民整體農業技術理論知識水平。其次,地方農技站可以組織學習下鄉活動,安排技術人員,輪流到各村展開理論培訓。立足村會議室,將村民集中,對其集中展開農業技術理論知識的教育活動,讓村民能夠對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形成掌握。
3.4 政府要扶持農業技術的宣傳推廣
在推廣基層農業技術過程當中,還需要依靠政府的扶持。因為基層農業技術在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投資成本很大。很多基層農業技術需要營造相應的種植環境,而種植環境的營造需要很多資金成本投入,很多農民很難承擔這些費用,這就需要政府給予相應的補貼。另外,還需要建立相應的平臺,通過信息平臺能夠更好地銷售農業產品。針對這些問題,政府部門要制定合理的惠民政策,來更好地扶持綠色種植產業的發展。對于規模較大的種植專業戶,可以采取專項的政府補貼措施,來更好地幫助農民發展。對于資金需求較大的用戶,政府可以提供無息貸款和相應的技術扶持[8]。另外,政府還可以建立完善的信息平臺,通過這個平臺來更好地幫助農民銷售相關的農業產品。
結束語
農業經濟直接決定我國的綜合國力,而農業技術推廣對提高農業經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加快發展互聯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這個時代給予的發展機會,要緊跟時代的腳步,邁向共同致富的社會主義道路。
參考文獻
[1] 邢藝露 ,李松雪.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農業科學,2020,3(3):78-79.
[2] 張國民.影響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因素分析和對策探討[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20,32(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