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世芳
摘要:課外作業設計是小學英語教師主要的工作內容之一,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作業設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英語作業設計必須要富有特色,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對英語作業的參與度,激發他們的潛力,最終實現知識點的鞏固。基于繪本的英語作業設計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年齡以及心理特點,在此基礎上,本文分析了傳統小學英語作業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弊端,指出基于繪本閱讀的課外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關鍵詞:繪本閱讀;小學英語;課外作業;設計
引言:
當前,在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過程中,很多教師依然沿襲傳統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外完成一些抄寫的任務。這種作業布置的方式往往重視英語的基礎知識,而忽視了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這種作業布置的方式不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因此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傳統的作業設計往往給學生布置很多的任務,對學生的英語學習也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對于教師來說,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須要調整作業設計的方式,以英語繪本為基礎對學生進行作業設計,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潛力和積極性。
一、傳統英語作業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作業形式單一,內容固定
在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注重學生掌握英語的基礎知識。教師一般采用知識灌輸式的方式,讓學生牢記一些英語單詞、詞組或者句子。所以,在進行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教師也以單詞、詞組或者句子為基礎進行設計,具體表現為,教師讓學生重復的抄寫單詞、詞組或者句子,在抄寫的過程中實現了記憶。這種作業設計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作業的形式相對比較單一,學生每天只能通過默寫或者是抄寫的形式實現對英語知識點的鞏固,并沒有其他的作業形式全面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第二,作業的內容相對比較單一,學生每天都在接受單詞、句子或者是詞組。同時,這些內容具有一定的重復性,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導致了很多學生對教師布置的作業敷衍了事,沒有真正的依托課外作業進行知識點的鞏固。
(二)作業設計“一刀切”
所謂“一刀切”是指教師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往往以教師的想法為主體對所有的學生采用統一的作業模式。這種作業的設計方式,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所有學生面對的是同一種類型、同種難度的作業,因此很難滿足不同學生的作業需求。對于教師來說,不僅要認識到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還要認識到整個班級的學生在課英語課堂上的表現,根據他們在課堂上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針對性的設置作業。同時,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權利,采用更加開放式的作業設計模式。
(三)作業評價流于形式
在傳統的英語評價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教師對學生的作業評價方式往往比較敷衍。有很多教師只是簡單地觀察學生書寫是否認真、準確。同時,部分教師也認識到本身作業的設計就不具有太高的價值,因此在作業批改以及評價的過程中也比較敷衍。長此以往,使得很多學生對于英語作業的態度也呈現出了不認真。具體來說,涉及到書面的作業,教師往往用不同的等級去評價學生,或者是直接在作業上寫上一個“閱”字。這種作業的評價方式很難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沒有在批改作業以及評價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問題和困難,因此難以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四)教師作業的設計忽略了家長的參與
對于教師來說,在傳統英語作業設計的過程中,往往強調學生對于作業的完成度,而忽視了學生家長對于學生作業的幫助。家長不僅能規范學生的行為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能夠按時完成作業。同時,家長參與到學生的作業完成過程中,有利于學生高效地完成作業,提升了學生對于作業完成過程的興趣。但是,在傳統的作業布置過程中,教師很難給予家長更多地參與機會,只是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較較多的作業任務。同時,這些作業的任務以抄寫為主,因此最終使得很多學生對于作業產生恐懼。
二、基于繪本閱讀的小學課外作業設計意義
(一)豐富了作業的形式,內容更加的精彩
上文已經提到,在傳統的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網注重學生的書寫能力,而對于學生的聽說讀等其他能力關注度不夠。繪本閱讀的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作業形式單一。同時,英語繪本的內容相對比較豐富多彩能夠吸引學生的關注度,因此提升了學生對于英語課外作業的參與程度和興趣。而學生對英語作業的興趣度以及關注度提高,有利于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和領悟。以繪本閱讀為基礎的作業設計,更加符合學生的年齡段和心理需求,因此是一種高效的作業設計方式,值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推廣。
(二)繪本閱讀為基礎的作業設計擺脫了傳統意義上的“一刀切”
繪本閱讀范圍比較廣,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自主的選擇一些閱讀材料。當然,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的過程中,也可以推薦給學生不同的繪本閱讀素材,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和學習需求,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作業完成。這種作業設計的方式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差異化作業設計,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不同學生的作業和學習。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作業選擇也能了解學生對于英語不同模塊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作業的布置。綜上所述,繪本閱讀為基礎的作業方式給予了學生更多的選擇權利,采用了更加開放式的社作業設計模式,因此提高了學生對于作業的參與程度,滿足了不同學生的作業需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作業參與度,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完成作業任務,最終提出了教師的作業設計水平和英語教學水平。
(三)繪本閱讀為基礎的作業設計實現了家校共育的培養模式
繪本閱讀為基礎的作業設計,主要是指學生在課下或者是課后的過程中,教師布置一些閱讀的任務,而學生需要將閱讀的任務進行熟練地朗讀。而家長可以臨時的充當學生的傾聽者,考察學生對于作業的完成效果和完成程度。這種作業方式有效實現了學校以及家長共同培育的目的,而家長在參與的過程中,能夠實時地掌握學生英語學習的基本情況。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如果學生存在問題,家長也能夠及時地與學生進行面對備案的溝通和交流,幫助學生改正問題,及時以及高效的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作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能夠提高對于英語作業完成的興趣,因此有利于快速的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實踐應用能力。
(四)教師與家長加強溝通,豐富學生的作業評價方式
上文已經提到繪本閱讀為基礎的作業設計實現了家校共育的培養模式。對于家長來說,能夠了解學生課下作業完成效果以及完成的情況。教師應該與學生的家長進行積極的溝通,了解學生在課下完成作業過程中的基本狀況,收集家長對學生作業的評價,在此基礎上綜合學生作業的完成效果進行總體評價。與傳統的評價方式相比,這種評價方式將會更加的客觀全面,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當然,教師和家長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也要充分的考慮到實際的情況,盡可能的以鼓勵為主。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保持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但是,當學生在作業完成的過程中出現較嚴重的問題時,教師和家長應該及時的指出,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在不斷的學習中進行改進和完善。
三、基于繪本閱讀的小學課外作業設計策略
(一)結合教材內容設計課外作業
對于英語教師而言,在設計課外作業的過程中應該有效地結合教材內容給學生推薦相關的繪本,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材內容與閱讀繪本的有效結合。以魯科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在三年級英語上冊第六單元主要學習了不同的顏色。而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英語繪本,富含一些顏色的識別。這些英語繪本著富含豐富的顏色,能夠提高學生對于顏色的英語單詞的識別和認知水平。比如說天空是藍色的(blue),五星紅旗是紅色的(red),汽車是白色(white)和黑色的(black)。這種作業設計的模式有效地與教材的內容進行結合,有利于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促進學生對于教材的把握。同時,教材的內容往往符合學生的年齡以及心理的需求,將繪本閱讀與教材內容相結合,使得課外作業的設計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而在這種模式下,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于課外繪本閱讀的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識實現,對學生的英語成績提升來說至關重要。
(二)師生線上交流,鼓勵學生大聲朗讀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朗讀是一種重要的方式,可以提全面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朗讀的過程能夠加強學生對于重點單詞、詞組以及句型的認識,從而提升英語的語感和口語表達能力。所以在課下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師提供的英語繪本進行朗讀,但是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要注重朗讀的技巧。教師可以在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首先進行通讀,初步了解英文繪本主要內容。其次,學生根據朗讀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挖掘繪本所傳達的更深層次的含義。比如教師選擇《我的父親》這個英文繪本時,該繪本主要刻畫了一個偉大而善良的父親。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應該站在作者的角度,加強對父親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認識到父親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偉大和善良,最終激發學生內心的熱愛和崇拜之情。而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也要盡可能的聲情并茂,這種方式不僅能夠保證學生高效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同時,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讓學生學會了如何用心用情去學習英語。對于教師來說,要充分的認識到繪本閱讀為基礎的課外作業設計,必須要讓學生真正的把握繪本的精髓,并通過大聲的朗讀,將繪本所表達的中心思想表現出來。當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時,教師可以及時地與學生進行線上溝通和交流,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作業。
(三)家長踴躍參與,提升學生課外作業完成水平
對于家長來說,應該踴躍的參與到學生的課外作業完成過程,幫助學生提高作業完成的效率和水平。一般來說,家長參與到學生的作業過程主要分為如下幾種:第一,家長輔助學生完成繪本表演,學生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除了朗讀之外,表演也是一種有效的方式。而在對繪本內容進行表演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有效地釋放自己的內心。對于教師來說,可以針對繪本的內容,為學生選擇一些相關的片段,讓學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表演。當然,在表演的過程中,往往涉及某個故事情節以及不同的人物,學生和家長可以分別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通過二者之間的相互配合,最終實現整個故事情節的展現。一般來說,很多小學生對于表演過程比較感興趣,為了能夠取得良好的表演效果,他們會更加認真地去閱讀教師所推薦的英語繪本,不僅能夠把握繪本的細節,還能夠對繪本更深層次的內涵進行掌握,在此基礎上將作者所傳達的思想和感情表現出來。而家長在參與的過程中,盡可能地給予學生更多思考、發揮和創造的空間,在此基礎上主動配合學生完成繪本的表演。當然,家長除了參與表演的過程,也可以利用一些技術設備,將學生的表演過程有效地錄制下來,傳送到班級的微信群,讓班級的同學和教師一起欣賞。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站在教師的角度,分析了繪本閱讀為基礎的小學英語課外作業設計的模式。在此基礎上,本文首先分析了傳統英語作業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指出基于繪本閱讀在小學課外作業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意義,最后針對上述所存在的作業設計問題,提出了幾點有效的解決策略,主要包括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進行課外作業的設計;師生線上交流,鼓勵學生大聲的朗讀繪本內容;家長踴躍參與,提升學生課外作業完成水平;最后,教師鼓勵學生將繪本內容進行課堂再現,豐富評價方式。希望這幾點措施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師利用繪本閱讀進行小學英語課外作業的設計。
參考文獻
[1]李欣.基于繪本閱讀的小學英語課外作業的設計[J].英語畫刊:高級,2020.
[2]李蓓蓓.小學英語繪本閱讀優化教學對策[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000(012):31.
[3]黃超.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課的"五讀"攻略[J].教學與管理,2020(11):59-61.
[4]毛華美.英語繪本閱讀對小學生創造力培養現狀及策略研究[C]// 教育理論研究(第二輯).2018.
[5]陳菊芳.小學語文實踐性作業的方法探究[J].讀天下(綜合),2019,000(001):0026-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