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金融創新備受關注,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和金融機構存在密切的聯系,兩者結合宏觀效益和微觀利益來進行分析以及研究。其中機構設置最為關鍵,在此前提上還需要關注對金融工具、業務品種以及市場結構的分析及研究,積極促進各類開發活動以及創造性變革活動的有效落實。學者在對金融創新經驗分析時明確提出,這一行為有助于活躍市場,逐步提升金融效率,但是由此所帶來的各種金融風險也難以規避。
關鍵詞:新時代;金融創新;宏觀金融;風險防范
引言
作為市場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顯而易見,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金融創新備受矚目并且發展非常迅速。但是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存在一定的聯系,在積極創新金融發展模式的過程中難以避免會出現更多的金融風險,因此只有實現兩者的完美統一,在促進金融創新的同時靈活規避各種風險并做好前期的防范措施,才能夠實現對癥下藥,有效應對時代發展的挑戰和壓力。
一、新時代金融創新
在對新時代背景下的金融創新進行分析和研究時,學者提出的意見有所區別。首先,有的學者認為金融創新與經濟制度存在一定的聯系,是經濟制度快速發展的重要產物,其中制度變革最為關鍵。還有一部分學者則認為金融創新能夠有效避免傳統經營運作模式的束縛及障礙,金融技術、金融方式、金融工具、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改革創新是重點。其次,大部分的學者著眼于金融實務的更新以及金融市場的發展現狀,了解金融創新與金融制度、金融法則之間的關系,金融創新能夠規避傳統運作模式的束縛,著眼于金融領域的運作要求構建全新的發展模式,通過對不同金融要素的有效重組來抓住發展忌諱,獲得更多的利潤空間,實現全面變革以及調整。最后金融創新中所包含的內容及形式比較復雜,金融市場創新、金融業務創新的落實最為關鍵,政府也會站在不同的角度積極實現金融業監管方式的有效創新以及改革。本文則著眼于金融創新的具體內涵,了解金融領域之中不同要素的組合要求。其中金融管理當局以及金融機構為了實現自身的宏觀利益,在綜合分析以及統籌兼顧的過程之中進一步加強對機構的合理設置,推進不同業務品種的有效創新,靈活利用各種金融工具實現制度的有效調整,構建科學完善的市場結構,由此所帶來的各種開發活動以及創造性變革活動則被稱作為金融創新。從微觀的角度上來看,金融創新主要包含金融產品、金融業務、金融制度、金融技術以及金融管理上的創新,因此實踐性和邏輯性比較明顯,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與市場發展以及人類文明進程存在密切的聯系。
二、新時代金融創新中的宏觀金融風險
金融創新能夠加強對金融風險的有效分散以及合理轉移,對經濟的穩步建設有重要的影響,但是金融創新的過程比較漫長,難以避免會存在風險。其中整體風險無法完全消除,大部分只能夠站在微觀的角度加強對風險的有效降低及控制。從宏觀的角度上來看,金融創新離不開金融風險的重新組合,因此實質的風險類別更加的復雜及多元,在全面發展金融創新的過程中風險越來越復雜。金融創新風險體系最為關鍵,這一點與風險交織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構建了比較復雜的利益鏈條,不同金融創新風險互相促進、共同影響,在對金融創新風險進行分析時,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一)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無法規避同時實質的影響最為直接,有的人也將系統風險稱作為市場風險。作為一種不可分散的風險,市場風險的影響不容忽略,在推進金融市場創新的過程中市場價格會產生一定的變動,出現了許多不同的金融衍生體,價格變動比較明顯。因此市場風險難以規避,同時會直接影響整個市場的穩步運作。
(二)監管主要
監管風險與市場運行機制存在一定的聯系,對于我國來說在推進市場經濟改革的過程之中還未構建科學完善的市場運行機制,無法實現高效管理。金融創新管理業務監督工作不夠理想,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及矛盾,難以充分凸顯業務監督的重要作用及價值,面臨著許多的挑戰和矛盾。
(三)信用風險
在參與市場競爭的過程中衍生品交易比較復雜,如果參與者沒有嚴格按照合同條款中的相關要求履行自身的責任以及義務,就會出現了很多的風險,這一點被稱作為信用風險。信用風險也是客觀存在的,與金融創新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在推進金融創新的過程中參與者必須要意識到自身的責任并積極履行,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規避各種信用風險,將信用風險所帶來的各種危害控制在有效的范圍之內。
(四)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與內部控制系統存在相關性,如果內部控制系統的運作模式比較復雜,同時不夠成熟,那么在運作時就會出現失靈的問題,最終導致各種風險及壓力。這一點會直接阻礙金融的有效創新,同時與宏觀金融風險防范存在密切聯系。
(五)法律風險
在人類文明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許多國家不斷促進法律法規的有效建設以及成熟發展其中法律風險的分析以及研究不容忽略。有的國家沒有結合金融市場的運作要求加強對金融運作模式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交易行為不符合一定的法律規范,不具備法律效應。沒有站在不同的角度對法律原因進行分析及研究,最終導致交易主體面臨著許多的風險及壓力。
(六)制度風險
學者在對制度風險進行分析和研究時以金融創新理論為基礎,了解金融創新體系的核心地位以及重要基礎。對于我國來說金融業的發展速度較快,但是還沒有構建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和體系,出現了許多的偏差行為以及矛盾,難以充分凸顯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管理的重要作用及價值,仍面臨著許多的挑戰和威脅。
三、新時代金融創新與宏觀金融風險防范建議
(一)加強政府部門的金融監管
金融監管工作的系統性比較明顯,對信用維護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維護有重要影響。為了穩定整個支付體系,加強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實現金融機構的公平競爭,政府必須要意識到自身的責任,充分發揮外部監督的重要作用,確保金融監管能夠實現穩步運作,積極構建科學完善的金融法律體系。其中法律體系的主體運作最為關鍵,金融機構以及監管機構還需要明確自身的實施細則,在良好的法治環境下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我國需要主動借鑒發達國家的優秀做法及經驗,構建科學完善的監管框架。在政府部門的金融監管下促進整個市場的穩步運作,真正的現功能型監管模式的有效落實,確保信息的及時共享。
(二)落實金融創新主體創新風險防范
首先,我國需要著眼于金融工具的交易要求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關注對金融工具創新參與者的責任分析以及權力劃分,明確相應的懲處方法。以交易風險管理以及監控為基礎,構建完善的信息系統,真正實現全方位的內部管理,凸顯內部監管的職能以及重要作用。金融創新主體需要注重對自身綜合能力、資金實力以及規模的分析及研究,了解不同業務的開展現狀以及所占有的具體比重,積極發現各種問題并實現有效的調整。其中海外分支機構的管理也不容忽略,管理工作人員需要明確具體的審批權限以及業務范圍,確保對癥下藥。
(三)加強國際合作
在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快的今天,金融創新所面臨的外部環境越來越復雜,金融創新與國際金融之間的聯系和合作不容忽略。對此,我國必須要促進國際合作,關注對金融創新工作的重難點分析以及研究,充分凸顯金融創新的現實意義和價值。各個國家的金融監管機構會主動的參與國際性的金融組織工作,在全面協調以及合作的過程中實現共贏,加強對金融創新風險的有效控制以及規避。
(四)促進信息技術風險管理
金融業務發展速度相對比較快并且呈現著集約化和數據化的發展態勢,業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同時難以規避。業務比較分散,信息安全風險更加集中,由此所帶來的各種金融信息安全問題不容忽略。這一工作需要以技術創新和管理改革為基礎,根據當前的金融創新現狀,堅持信息技術風險管理工作的主陣地。了解不同業務系統的生命周期以及重要的風險管理思想,確保全面貫穿以及有效落實,以此來更好地凸顯金融創新的重要作用及優勢。另外行業也需要注重自律,充分凸顯行業自律組織的重要指導作用和價值,確保金融創新,積極應對時代發展的挑戰及壓力。
結語
在金融創新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宏觀金融風險防范工作被反復提起,管理工作人員需要注重宏觀統籌,關注對不同管理環節的深入分析及研究,了解金融創新的具體內涵、優勢以及所帶來的各種影響。抓住宏觀金融風險防范工作的核心及要點,進而實現有效改進以及全面突破。
參考文獻
[1]胡珀,孫建華.試論金融創新與金融創新風險防范[J].金融與經濟,2008(04):70-71.
[2]馬理,何云.金融業開放,金融創新與宏觀金融風險防范——基于銀行,證券和保險業發展的視角[J].武漢金融,2020,No.251(11):30-35.
[3]孔蕊.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金融創新與風險防控淺析[J].天津經濟,2016,000(009):40-42.
作者簡介:宋祖祥、1965.10、湖北仙桃、武漢城市職業學院 430064、證券投資、本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