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元梅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這意味著教學公開課具有很大的優勢。但是,農村小學語文教研還存在學生基礎薄弱、漢語水平不高等問題。本文深入探討了農村小學語文教研問題和解決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問題;措施
引言:配合新課程改革,會發現農村小學教育在長期發展中逐漸轉變教研觀念,積極尋求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教與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應該圍繞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行培養,雖然大部分教師都在貫徹新的教研理念和方法,但仍有一些問題,我們要理性應對,振興農村小學語文教育。
一、我國農村小學語文教研存在的問題
1師資素質低
目前,我國農村小學教師素質普遍偏低,語文教師素質正在受到影響。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因為生活條件差、工資低,沒有下鄉的打算。現階段,農村小學教師的年齡都偏大,專業知識和思想觀念難以跟上時代的發展腳步,同時很多的青年教師難以達不到教師的要求,有的地區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還是使用方言,在長遠的角度看,這也會對其他地區的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2落后教學理念
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影響了師生家長的現實期望,導致教師教研觀念普遍落后于"新課程標準"的新要求。尤其是偏遠山區的語文教師接受新信息和教研理念較慢。此外,教學方法陳舊、教條化,很難調動學生對語文進行學習的積極性,很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對新課改中要求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過程和方法"重視不夠,阻礙了學生綜合語文能力的發展。許多農村小學現有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仍然強調知識傳授,把技能培訓看成是死板的,甚至是"死記硬背",導致"以內容為中心"和"以教師為中心"。
二、提升農村小學語文教研水平的有效措施
1重視師資隊伍的構成
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教師在進行知識的傳授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對教師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斷的增加。現階段農村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綜合語言素養已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要。教師要有堅定的教研信念,青年教師要多走出去向老教師學習,向專家學者學習,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利用網絡媒體和遠程教育在業余時間積極研究教學方法,要找到正確的方式。需要了解當前小學語文教材的課程設置,掌握最新的教學技巧,并利用現代教學資源來提高教學水平。
2創新教學理念,開展教學創新
農村小學教學中,存在學習動力不足、視野狹窄、知識有限。但隨著新課程改革日新月異的發展,語文教師也需要及時的轉變教學觀念,進行教學創新,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農村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深入的研究語文課程標準,掌握教材的內容,將新課改精神和要求與課堂教育有效結合。因此,農村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及時的轉變教研觀念,進行創新教研。同時,要創新教學方式,營造自由民主的教育氛圍,為學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間和時間,語言能力的長遠發展。因此,農村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對教學理念進行不斷的改變,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
3擴大農村教研投入
為保障小學教育,各級政府要加大對農村小學教育的投入。在改善學校師資和辦學環境的同時,在國家具體指標允許的情況下,為學校采購教育資源和設備。學校每年都要對教師進行多媒體培訓,如微課等。在保障生活和工作條件的同時,出臺特殊政策,鼓勵城市教師下鄉指導信息化教研和新型教研設備的使用。在學校與城鄉教師交流的過程中,農村教師可以聆聽更高層次的講座,學習教學經驗和技能,從而不斷縮小教學資源與教師資源的差距。
4改革現行評價制度
逐步構建學生語文學科"聽、說、讀、寫"能力的測試和考試體系,實施多種教師和學生評價體系。這是我們實施教研改革的關鍵。課堂評價課程能夠很好的體現出教師的語言藝術、教學藝術的學科藝術,是教師教學藝術和智慧的重要體現方式。一個好的評價語言可以打開學生主動的學習心態,調整學生的學習情緒,誘發積極的學習動機,建立學生足夠的學習信心,甚至對學生的行為產生深遠的影響,適當地使用課堂評估,課堂將充滿活力。學生的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應該充分利用語文課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技能。
結語:農村小學語文教研還存在一些問題,我們需要從實際出發,找出問題的根源,結合師生教師的實際情況開展實際工作,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研的辦學效果。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有必要在農村小學實施更多的語文教研,逐步發現和解決問題,促進農村小學教研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困惑及解決措施[J].盧貴璧.中國農村教育.2020(06)
[2]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陳立芬.甘肅教育.2019(16)
[3]淺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困惑[J].王宏.學周刊.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