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偉江
(新疆協鑫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績效管理的實施與企業的穩健發展息息相關。績效評價是績效管理的關鍵部分,績效評價作用的發揮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目標值。通過樹立長期的戰略目標并分解為階段性的目標,這些目標可與企業的預算緊密掛鉤。通過確定績效目標值,與全面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有效銜接,結合企業基礎預算管理工作,將預算績效管理作為先進理念引進管理體系中,實現固有預算與績效管理的有機結合,進而提高預算管理效率,實現效益價值最大化。
預算作為現代企業經濟活動有序運行的集中反映,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全面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將其理念、方法引進預算工作全過程中。各預算部門及現有經營資金均納入績效范圍中,將目標管理及評價成果內容靈活運用于績效管理工作中,真正落實各項制度,進一步完善經營、管理結構,充分實現企業資源結構的整合。
企業在預算績效管理指標體系建立環節,主要從目標及績效兩方面入手,建立相應的目標評價指標體系、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從而保障體系相互提供所需服務。根據我國推行的相關政策,精確把控設計預算績效管理指標體系的依據,結合當前發展腳步,正確了解掌握結構的運行方向,對企業短、中期階段的發展做出明確合理的規劃。秉著以問題為導向,對存在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不斷探索挖掘,進一步優化完善企業結構,細化各項預算績效指標,真正實現預算指標的量化,加強預算指標的可行性,保障指標與項目之間的契合度[1]。
由于部分企業對預算績效管理的認識缺少客觀性、科學性,不能精確把控切入點優化現行工作狀態,還未完全形成全面有效的預算績效管理方法。就組織結構方面缺乏合理性、績效執行監管工作依舊存在缺陷、相應的制度建設工作落實不到位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了企業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效率,不利于預期實施效果的實現。
目前,多數企業在設置預算績效指標環節中,將側重點置于短期既定目標的執行,如短期效益提升、短期成本縮減、市場份額短期提升等內容,進而對財務指標方面的工作投入主要精力,忽視了企業未來長期性戰略規劃的實現。對企業長期戰略目標產生影響的非財務績效指標內容也具有一定的意義,該指標包含的內容主要有客戶滿意程度、售后質量、優質客戶開發率等。但是,當前大多數現代企業設置的指標呈單一化,無疑會使企業各部門及下級公司產生一種只需注重短期目標的想法,對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造成阻礙[2]。
一般而言,企業多以年度、一個會計周期作為期限,集中開展績效考核工作。這種考核方式時間跨度大,無法起到應有的“加壓”效用,從而導致前后階段松緊度不一致的情況出現,甚至影響數據信息的真實度。特別是在企業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后,考核周期出現工作不到位的情況,進而對績效評價工作實施效果造成負面影響。
預算考核制度對現代企業強化預算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就企業預算考核制度的執行現狀來說依舊存在不足,具體成因復雜。一是預算績效考核制度建設中,未考慮到經營現狀是根據政策及市場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導致預算設置的指標與實際情況差異性較大,無法全面、真實地反映企業實際工作狀況。二是考核指標選擇盲目,通常是在對企業實際情況了解不全面的前提下,盲目制定預算考核指標,其靈活性、有效性有所缺乏。
對企業組織框架、日常管理機制建設工作進行適當調整,重新梳理建立明確的工作流程,將新時代的新思想、先進理念及手段充分運用其中,進一步提升整體工作效率。借助信息化預算管理工具及手段不斷創新優化現行模式,促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實施效果達到理想化。在管理過程中需根據項目特征建立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周期的追蹤機制,按照具體類別建立管理及核算方式,以項目具體內容作為基礎開展階段性的評價工作,成立合理周期,這樣的工作模式不僅有助于緩解企業的工作壓力,而且有利于提高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效率[3]。
現代企業在預算績效指標體系的建立中將戰略發展作為驅動力量,利用制定的長、短期戰略目標,對績效考核周期進行階段性的劃分,分別分為年度、季度、月度;同時實行預算考核目標的分解工作,細化至不同階段的預算績效指標,具體可分為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一級指標為企業整體實行的預算績效指標,二級指標則為下級公司的預算績效指標。為了促進下級公司及企業戰略目標的統一,要求各下級公司簽訂預算管理目標責任書,樹立相應強化的責任意識。
企業在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需不斷健全優化科學合理的監督控制體系,確保各項績效目標得到真正的落實,進而增強數據管理的精確性、有效性,識別關鍵業務活動中的預算風險點,并事前做好規避與防范工作。一旦在預算執行環節發現預算執行有偏差、與初始預算目標差異過大等問題,需要預算管理委員會組織預算分析會議,明確預算執行不到位的責任部門與根本原因,指導相應部門開展糾偏工作。同時,企業也需發揮外部監督作用,對預算執行的不同階段進行實時監管。例如,強調預算資金支出審批的嚴格性,尤其要注意對掛賬規模、賬戶余額的重點檢查,將資金和資源落到實處。此外,進一步加大對各部門的自主審核力度,就財務管理狀況進行定期檢驗,根據內控要求積極落實各項財務管理工作,完善財務管理機制及分類管理制度,針對各部門資金、支出的類別構建針對性的管理機制。進一步強化二級財務審核及管理機制,實施統一的財會核算方法,以此保持核算口徑的一致性,增強資產管理制度的標準性、規范性。
首先,建立相對完善有效的預算績效考核制度。制度作為保障各事項規范、合理開展的前提條件,且具有一定制約性。在建立預算績效考核制度的過程中,應當充分明確預算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及具體流程,便于后續工作的具體實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其次,選擇最合理的預算考核方法。企業針對全面預算管理實施效果展開考核時,需結合實際運營情況選取最合理的考核方法。全面預算作為全員參與、動態化的工作方式,便于靈活結合多種考核方式,形成一種更符合企業需求的考核方式。這樣的考核方式不僅有助于考核重點職位,而且便于對下級部門及全體工作人員進行考核。同時,通過應用動態化考核方式,一旦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問題,能夠及時匯總反饋,充分滿足各項需求。
最后,設置精細、靈活、可量化的績效目標及指標。平衡記分卡是一種先進有效的績效評價手段,被廣泛運用于預算管理績效考核工作中。企業可從預算指標中選出關鍵性指標,進而細化分解指標,從而有效開展審核工作。比如某電力企業結合戰略實行規劃,利用各項關鍵性指標作為載體,通過目標分解,將各項指標分解至企業各部門中,進而形成企業職能部門、單位的預算目標。
在考核環節中,應加大人事部門與考核主體的交流溝通力度。考核完成后,將所獲結果傳遞給企業每一責任主體。針對表現良好的員工需從薪資、晉升多個方面進行獎勵,而對實際工作與預期效果偏差大的行為需及時追究責任,開展專項輔導工作,如專項培訓活動等,從而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企業管理層應樹立較強的預算績效管理意識,借助有效手段提升預算數據信息的有效性及精確性,從前、中、后期階段性的獲取數據信息,保障資金使用效益,成功完成企業財務轉型工作,為企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