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峰
(山東周村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淄博 255300)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農村商業銀行的重要作用逐漸顯現出來。農村商業銀行是農村現代化建設的主要融資渠道,是助力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確保農村商業銀行的有序發展,需要及時發現并解決銀行會計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風險。因此,需要針對當下農村商業銀行的特點,厘清財務風險成因,并通過系統的分析,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
農村商業銀行是順應農村經濟發展需求的產物,是適合農村經濟模式的銀行機構,但當前農村商業銀行采用與其他銀行相似的管理辦法,管理模式不具備針對性,與農村商業銀行的特點不相符。在這種管理模式下,會計工作中存在的特有問題難以及時發現并解決,進而提升了農村商業銀行的財務風險[1]。
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是引發財務風險的主要因素。在農村地區,人情關系復雜,會計人員如果不能完全遵守會計準則,按照人情辦事,就會引發財務風險。由于銀行工作較為穩定,部分會計人員缺乏進取心,未及時對會計相關知識進行學習,會計工作方式方法落后,工作水平有限,導致會計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及時發現會計工作的漏洞,進而引發財務風險。
隨著現代化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會計工作的新方式方法不斷涌現,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會計工作,能夠對會計相關數據進行系統梳理,及時發現會計賬目中存在的問題。但是部分農村商業銀行對相關信息缺乏了解,對新方式方法的重視程度不足,還采用較為傳統的會計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效率較低,難以及時發現不同階段存在的會計風險問題。
完善的風險預警機制能夠及時對會計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問題進行預警,便于銀行采取相應的策略。會計風險具有滯后性特點,風險防范機制能夠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有效避免風險發生造成財產損失。但是農村商業銀行由于風險意識不足,對風險防范機制的重要性不了解,風險防范機制缺失,不能及時發覺存在的隱患,面對突發問題時,工作人員易慌亂,不能快速冷靜地進行解決。
監管機制能夠通過發揮監管職能對會計人員的行為進行有效約束,確保會計工作規范進行。但是農村商業銀行結構比較簡單,業務內容較為單一,對監管機制的重視度不足,沒有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或監管機制流于形式,工作不能得到具體落實,因此不能充分履行自身的職能。
找到農村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的形成原因,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通過完善農村商業銀行管理模式、提升會計人員專業水平、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建立健全會計監管機制等一系列手段,能夠有效降低農村商業銀行出現會計風險的概率。
要解決農村商業銀行管理模式不規范的問題,需要結合農村商業銀行的特點,建立與農村商業銀行相適應的管理模式。在管理內容上,要確保對銀行各項工作進行全面覆蓋。在規章制度上,需要建立銀行規章制度,對銀行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進行約束,明確各項工作流程,確保各項工作規范進行,從而提高銀行服務水平,提升客戶滿意度[2]。在財務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會計體系,確保會計工作系統化、流程化,明確會計行為準則,確保會計人員遵守會計準則,為會計人員的工作提供相應的依據,確保會計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可針對農村商業銀行會計具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會計體系,進而實現對銀行管理模式的完善,確保銀行各項工作順利進行。銀行管理模式應與會計工作及其他各項工作建立聯系,從而促進會計風險的發現與解決。
要切實提高農村商業銀行的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就需要提高銀行工作人員的整體素養,提升會計人員的工作水平,這是降低財務風險的有效辦法。銀行需定期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一方面要傳播先進的會計知識,確保會計人員工作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需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明確會計人員的責任和義務,并樹立服務意識,進而更好地開展工作。要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對會計人員的工作進行考核,確保會計人員的能力滿足會計崗位的需求。采用獎勵機制,增強會計人員的主動性。做好會計工作的權責劃分,確保權利及責任具體落實到每一個會計人員身上,進而使會計人員明確自身責任。出現問題后,采用追責制度,進一步對會計人員的行為進行約束。
采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構建網絡會計體系,能夠有效提高會計工作效率,提升會計工作質量,從多方位降低會計風險。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數據技術及云計算技術出現,能夠有效革除傳統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弊端。要采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需要對會計工作理念進行更新,明確會計核心內容,在此基礎上建立會計信息平臺,將會計信息錄入系統,與互聯網相連接,結合網絡數據,通過云計算進行系統分析,能夠快速發現會計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解決,改善傳統會計工作中會計風險的滯后性,有效減少會計人員的工作量,減少對人力的需求。會計信息系統還能對發票的真偽進行辨別,且辨別的準確度高、速度快。
建立風險預警機制能夠有效降低銀行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能幫助銀行制定應急預案對突發狀況進行快速處理。農村商業銀行要確保自身的有序發展,需要明確風險預警機制的重要意義,進而加大對風險預警機制的建設力度。要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對銀行日常引發會計風險的因素進行系統分析,梳理全部會計風險誘因,明確會計風險預警信號,充分了解國家各項政策法規及外部市場情況,及時發現可能引發會計風險的問題。要定期召開會計相關會議,對會計相關工作進行總結與分析,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掌握會計風險重點,密切關注引發會計風險的常見因素;還可以通過在會計網絡平臺建立預警機制的方式,及時察覺會計異常數據,并進行預警[3],通過會計網絡平臺將以往會計數據與當下會計數據進行對比,發現異常情況,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判,并建立應急預案。應急預案需要包括常見財務風險預案及突發財務風險預案,確保風險發生時能夠有效應對。
農村商業銀行屬于地方性銀行,地方人際關系較為復雜,為避免人情關系導致會計人員不按照規定進行工作,避免挪用公款等嚴重違紀行為的發生,需要建立健全會計監管機制,需要對監管工作進行嚴格的規定,確保監管工作人員明確自身責任,確保監管工作具體落實。構建監管機制前,需要深入了解農村商業銀行的服務內容、工作事項,確保全面覆蓋監管工作。監管部門需要具有獨立性,使監管工作人員以客觀的態度看待銀行各項工作。還要建立完善的反饋機制,對銀行各項事務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上報,進而確保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在監管工作中,可以采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或先進設備,如攝像設備,確保工作人員規范開展工作。
完善銀行管理模式、通過定期培訓提升會計人員水平、采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提升會計工作效率、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及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會計監管機制等一系列手段,能夠有效解決現階段農村商業銀行存在的會計風險問題,確保農村商業銀行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