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小燕
(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 江蘇 徐州 221008)
高校學生的學習目標要么是為了提升學歷,要么是為了就業;因此,大部分大學生對于未來,既有美好的幻想又有點迷茫。雖然想學好專業知識,為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但又缺乏相應的學習計劃和職業規劃,加上缺乏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畢業后很容易出現就業困難的現象;因此,職業規劃是大學生學習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1]
大學生在四年學習生活中,不僅要對專業知識進行透徹研究,對未來也要有切實和完整的規劃。職業規劃對大學生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學生只有確定了目標,才能向著目標前進。目標是大學生的指路明燈,是大學生的前進動力,而職業選擇與規劃則是定制目標的最好方法。一個合理切實的職業規劃可以使大學生確定好自己的發展目標,一個明確的目標會激勵大學生為未來的發展而奮斗,讓大學生充滿了動力和積極性,還能對自身潛力進行發掘,通過不懈的努力奮斗和不斷的學習,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大學生對社會的認識比較少,很多大學生雖然有一定的職業規劃,但很容易忽視自身的年齡和經驗,把規劃制定得不切實際,想要一步登天,這是極其不利于學生發展的規劃。[2]而且近幾年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心態好高騖遠,就業目標和要求非常高,追求高收入、高職位、大單位、大城市而不顧自身的發展,不愿意去基層工作,導致過高的職位無法達到要求,低的職位自己又不愿意做,造成了就業困難。而良好的職業規劃能幫助學生從性格、理想、興趣等角度分,讓學生認清自身定位和發展前景,擺正職業選擇態度,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怎么做、適合什么,促進學生在該崗位的不斷提升和發展。
當代大學生受到社會的影響,不愿意去基層工作,這種職業的態度、認識及觀點都有一定的不足。而職業規劃的良好教育可以使學生端正思想,認識到什么職業都能讓人發光發亮,都是為社會做貢獻,以使大學生就業時擴大選擇面,而不僅僅是盯著著名企業和輕松的崗位,也會選擇基層工作,使大學生就業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各行各業都處于極強的競爭中,除了企業之間的競爭,員工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職業規劃可以使大學生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發現自己的潛質,培養職業素質和職業習慣,而且還能對社會多一些了解,讓學生為未來的職業目標做好充分準備,從而提升個人的競爭力。
由此可見,良好的職業規劃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學生明確好目標、認識自身、提升素質,才能在未來的工作中腳踏實地向前發展。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大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未來展開期望,設定目標;同時根據行業當下的性質和要求,制定一套合理的計劃,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具體說來,職業規劃的作用有以下幾點:
大學生的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都還在建立之中,思想狀態和目標各不相同;不同的目標有不同的規劃,但目的一定要相同,那就是為社會做出貢獻,為自己的生存發展而奮斗。[3]因此,職業規劃不應該是盲目、隨心所欲的,應該以學生自身的發展和興趣為基礎,結合實際情況做出計劃,確定一個合理切實的發展目標。職業規劃一定要包含學生能接受的最低條件。制定好發展和進步的計劃,當然還要保證學生的計劃不跟風、不盲目、不夸大,切合實際,能夠提高個人素質和技能,確保學生的目標理想能夠實現。
大學生對于自己的未來都有著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但現實卻很難如意。由于缺少社會閱歷和工作經驗,大部分學生初入職場很容易遇見問題和挫折;若心理承受能力不強,則很容易頻頻更換工作,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極其不利。職業生涯規劃的作用就是要幫助學生培養起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工作意識,讓學生明白從基層做起的意義和向前發展的重要性,良好的職業價值觀,明確愿望和現實的差距,進而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以便能更快地適應社會、適應自己的職業,并且根據自身的發展規劃努力前進,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
當前,社會各行各業都在講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學生也是如此。只有在大學階段做好規劃,腳踏實地,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在未來的工作中穩步前進。職業規劃的作用就是幫助學生制定好階梯式的進步計劃,讓學生明白什么時候應該有什么樣的理想和抱負,根據自身的經驗,不斷改進發展計劃,確保最終目標能夠有效成。在未來的工作中也要做好如何進步的計劃,不斷學習,創新思維,掌握職業技能,勇于改革創新。
當前,高校教育中的職業規劃教育存在一些問題,很多學生將職業規劃課程當作過場和形式,沒有給自己制定一套完整的職業規劃方案。常見的問題如下:
大部分高校關注重點基本都在學生專業知識的培育,對職業規劃的重視不夠,而相關教師方面專業能力不高,無法對學生的職業規劃形成良好的指導,甚至無法讓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4]有的學校對學生的就業問題有足夠的認識,但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還不夠,沒有對相關課程和教師培養展開研究,導致學校工作偏向就業率的提高,就業指導工作不切實際,沒有認清職業生涯規劃對學生的影響,導致就業率提升不足。
由于學校的不重視,過度追求就業率,學生自然對職業規劃相關的教育不會太過重視,加上學生對于工作要么追求高薪、要么追求安逸,多是考慮薪資和職能,對職業發展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認識,沒有考慮社會價值和貢獻以及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就業觀扭曲,就業目標不確定。部分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也沒有認清自己的優缺點,沒有一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導致后來在職業選擇時盲目跟風,沒有辦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學生畢業后即使能找到工作,也會出現思想上的變動,對學生可持續發展極其不利。
在部分高校的職業規劃課程中,教師只注重學生職業規劃能力的培養,并沒有強調職業素質的重要性。學生畢業后,在工作中很容易意氣用事,不喜歡干一些復雜、煩瑣的基礎工作;也容易產生懈怠、懶惰的心理,沒有確定的發展方向,內心迷茫,未來很可能會不斷更換工作。
學生在學校生活學習中沒有過多的競爭,即使是有,也基本是學習成績和獎學金的競爭,而且也只是部分學生間的競爭,絕大多數學生缺少競爭意識和危機感,找工作或進入職場后體驗不到競爭壓力,導致工作態度不端正,無法獲得進步。在未來的工作中遇見競爭對手,競爭意識不足,也很難在競爭中脫穎而出。[5]這都是由于高校沒有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導致的,讓學生在職場上總是慢半拍,對于未來的發展極其不利。在學校,學生遇到問題可以得到教師的幫助,有很強的依賴性,而在工作中需要的是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因此部分學生因缺乏獨立意識和表現能力,不能快速適應職場工作,
當前高校對于就業指導的教育基本都比較膚淺,大都以知識灌輸為主,讓學生感到無聊,產生反感,無法有效了解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和精髓。而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也僅僅是就業前對學生的簡歷、面試技巧等的簡單教授,并沒有從學生的專業學習目標方面進行指導,導致學生還沒來得及制定目標,養成習慣,就要走向職場了,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就業品質,對學生未來發展十分不利。
大部分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師缺少專業性,只會對課本內容進行教學和指導,并沒有根據學生自身的問題進行指導和規劃。目前很多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師都是年輕教師,他們對當前社會就業情況缺乏了解,教育方式不科學、不規范,很容易導致學生的職業規劃不切實際,不符合當前社會就業的現狀,根本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當前學校的職業規劃教育大多浮于表面,并沒有讓學生對自身定位產生足夠的重視,而且部分教師覺得比較麻煩,加上課程時間緊張,并沒有對每個學生的職業規劃做出相應的指導,幫助改進,很容易造成學生在沒有認識到自己優缺點的時候就做出職業規劃,這樣的規劃往往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學生在發展過程中會發現規劃中的問題,如果修改,則要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職業規劃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十分重要,當前高校對職業規劃教育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高校一定要意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并且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年就對學生的職業規劃做出引導,循序漸進地完善職業規劃教育。比如,首先,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認清自身位置,促進學生的專業學習;其次,對學生的職業素養展開教育,可以模擬職場環境,加強課堂的實踐性;在對學生的個人定位和職業素養培養完善后,再展開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確保學生能夠嚴格按照自身的狀況制定符合現實發展的職業規劃,讓學生能夠面對未來的發展目標產生更大的動力。
在開展職業規劃教育前一定要確保教師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引導教師觀察當前社會的就業狀況,及時討論、分析;讓教師結合當前的社會環境進行指導和培養,確保整個職業規劃課程有效率、有質量。
職業規劃課程一定要秉承一切為學生服務的原則,從職場教育到入職要點,包括簡歷填寫、面試方法等都要指導,確保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就業規劃服務,確保學生能夠更快更有效地融入社會和職場。學校也要對學生的就業情況進行及時調查,幫助學生解決職場中遇到的問題,發現職業規劃課程的漏洞,以完善職業規劃課程。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學校、教師和學生都予以足夠重視,才能讓學生獲得良好的職業規劃教育,確保學生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價值觀,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學生走向職場、走向社會提供最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