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中 楊健堯
摘要:目的 分析傳統外科內痔治療方法與腸鏡下黏膜下切除術的實施價值。方法 將42例Ⅰ—Ⅲ期內痔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均來源于我院2019年4月—2020年5月期間,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歸納為觀察組、對照組,各21例,對照組實施傳統外科內痔治療,觀察組予以腸鏡下切除術治療,分析2組治療價值。結果 觀察組各項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包括創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治療費用、疼痛程度(P<0.05);觀察組、對照組并發癥總發生率分別為9.52%、38.00%,觀察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內痔患者實施腸鏡下黏膜下切除術治療可獲得顯著價值,不僅能夠縮短住院時間,還有效緩解一定程度的疼痛,降低不良癥狀發生。
關鍵詞:傳統外科;內痔;腸鏡下黏膜切除;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近年來,內痔發病率逐年呈上升趨勢,其在成人發病率中占87.25%,且具有44.7%患者存在臨床癥狀,10%—20%的患者需實施手術治療,已被臨床歸納為最常見的肛腸疾病[1]。相關研究發現,痔主要由痔縱擴大、肛墊病理變化所誘發肛門疾病,且隨著年齡不斷增加,痔患病率也隨著遞增[2]。而該疾病的疼痛,可直接干擾患者生活質量及工作,也是成為患者就診的關鍵因素。現階段,臨床治療內痔方案包括多種,傳統膠圈套扎法屬于一類無創治療技術,其憑借著安全性高、簡便、經濟等特點,已在Ⅰ—Ⅲ期內痔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但臨床研究發現,其具有極高復發率,對病情預后可造成嚴重影響,進而限制臨床應用范圍。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技術水平不斷完善,最新研究發現,腸鏡下黏膜下切除術治療內痔可取得顯著價值,不僅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還能夠降低遠期復發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3]。鑒于此,本文選取內痔患者實施腸鏡下黏膜下切除術進行治療,且予以深入分析,詳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42例Ⅰ—Ⅲ期內痔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均來源于我院2019年4月—2020年5月期間,男隨機數字表法將其歸納為觀察組、對照組,各21例,男女比例分別為:10:11、12:9例;年齡分別為:25—59歲、24—583歲,平均值分別為(45.32±1.12)歲、(46.13±1.36)歲,病程分別為:2—14年、2—13年,均值分別為(6.44±1.25)年、(6.71±1.25)年。觀察組Ⅰ期內痔6例、Ⅱ期內痔8例、Ⅲ期內痔7例;對照組Ⅰ期內痔5例、Ⅱ期內痔7例、Ⅲ期內痔9例。兩組基礎信息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4]:(1)患者依從性較差;(2)臨床資料不完善;(3)合并凝血功能障礙;(4)無法配合隨訪工作。排除標準[5]:(1)伴有頑固性肛裂、便秘、肛瘺、盆腔腫瘤等疾病;(2)伴有心腦血管疾病、血液系統疾病;(3)妊娠哺乳期女性;(4)無法順利完成試驗,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傳統外科治療,選擇高錳酸鉀(吉林省東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6515,規格:20g)外洗,并配合止血止痛,積極予以抗生素預防感染,同時將高錳酸鉀與溫水混合外洗,2次/d,于早晚清洗。實驗組實施腸鏡下黏膜下切除術,對患者實施2次灌腸,并予以行腰硬麻復合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協助其取適宜臥位,隨后對患者陰部實施消毒,鋪上相應的治療巾,對肛門予以擴張,將肛鏡擴張器置入肛門,并固定外罩,依據脫垂程度,選擇縫扎器在齒狀線上方4cm左右處予以縫合,且予以收緊、旋轉、打結,關閉吻合器1min,將痔瘡去除。最后詳細觀察患者各項指標變化,針對有滲血現象患者,可采納3號縫合線實施縫合,并用凡士林紗布實施止血,48h后拔除將凡士林紗布去除。
1.3觀察指標
(1)觀察2組治療相關指標,包括創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治療費用、疼痛程度,其中疼痛程度選擇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予以判斷[6],≤3分為鎮痛滿意,10分為疼痛劇烈,0分為無痛。(2)觀察2組并發癥總發生率,包括瘙癢、切口感染、肛門狹窄、脫垂。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統計分析軟件,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治療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創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治療費用明顯少于對照組,且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2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9.5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8.00%(P<0.05),見表2。
3討論
現階段,臨床針對痔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體征、癥狀,利用結腸排除是否為直腸腫瘤、血管發育異常、炎癥性腸病等,所造成的腸道出血后方才可明確診斷。而目前,針對內痔的分期可依據是否有痔核脫出進行判斷,如I期:存在痔核,無脫出;II期:用力時,存在痔核脫出,可自行回納;III期:用力時存在脫出現象,但可通過手進行回納;Ⅳ期:存在痔核脫出,無法回納[7]。
現階段,臨床治療痔的方案存在多類,治療原則如下:痔無癥狀無需治療,只有并發出血、血栓、脫出形成及嵌頓時才可予以治療[8]。內痔的治療以淡化或消除癥狀為主,而非根除術,規避痔癥狀較消除痔瘡更有意義。既往傳統外科治療,雖能夠穩定患者病情,但病情極易反復遷延,且病情恢復時間較長,進而直接限制臨床應用。而腸鏡下黏膜下切除術則能夠有效彌補傳統外科內痔治療的局限性,其主要通過高頻電流發生器,以高溫切除息肉組織,充分發揮治療效率,且具有操作簡便、創傷小、可重復操作、患者痛苦小等優勢[9]。而本文研究發現,觀察組創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治療費用明顯少于對照組,且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腸鏡下黏膜下切除術于肛門置入吻合器,促進肛墊吊懸,將直腸下端環形粘膜切除,使動靜脈末端斷流,加之吻合器與縫合線具有一定牽拉效果,進而促進傷口快速愈合,縮短住院時間[10]。另研究發現,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腸鏡下黏膜下切除術對患者機體創傷性較低,且對機體組織干擾較少,加之術后傷口恢復較高,進而能夠有效規避并發癥發生風險。
綜上所述,內痔患者實施腸鏡下黏膜下切除術治療可取得滿意療效,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郭仕琪,李華山.外痔切除聯合內痔自動彈力線套扎術治療混合痔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20,17(5):104-108.
[2]張東興,趙丙波.非環形與傳統痔上黏膜環形切除釘合術治療重度環狀內痔的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8):4524-4525.
[3]白金權,李柏文.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治療老年中重度內痔的臨床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23):5904-5905.
[4]連銀城,劉先秒,劉佳,等.內痔硬化劑注射與吻合器痔切除術治療內痔的臨床效果比較[J].海南醫學,2019,30(17):2230-2232.
[5]張管平,夏宏娟,夏虎平.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釘合術與選擇性痔上黏膜切除釘合術治療老年內痔的有效性與安全性[J].實用老年醫學,2017,31(7):637-639.
[6]閆序波,孫旭,徐孟,等.超聲刀外痔切除聯合彈力線內痔套扎術治療Ⅲ、Ⅳ度混合痔的臨床效果研究[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8,24(6):579-582.
[7]佟瑤,沈藝,劉磊,等.內痔套扎術聯合外痔切除術對Ⅱ-Ⅳ期混合痔患者圍術期指標、疼痛癥狀及肛腸動力學指標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20,20(23):4522-4525.
[8]張勝威.益氣提升方聯合選擇性痔上黏膜切除釘合術治療Ⅲ度脫垂性內痔的臨床療效[J].河南中醫,2019,39(6):882-885.
[9]高春冬,吳雨崗.外痔切除縫合內痔結扎術治療混合痔療效觀察[J].人民軍醫,2018,61(2):136-138,159.
[10]王翔,薛昶.內痔分段結扎、外痔環形切除聯合肛緣皮橋弧狀切除縫合術治療環形混合痔的療效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7,23(5):59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