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璐
摘要:目的:針對重癥監護室住院患者,應用鎮靜鎮痛集束護理,觀察其對患者的積極意義。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納入50名觀察對象展開研究,觀察對象為重癥監護室住院患者,采用計算機雙色球分組法,對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并實施不同護理管理方案:鎮靜鎮痛集束護理(觀察組,n=25),常規護理管理(對照組,n=25),對不同護理管理方案下,患者譫妄的發生情況與程度進行綜合對比分析。結果:在兩組患者譫妄(安靜型、躁動型、混合型)發生率指標中,總發生率觀察組患者低于對照組患者24.00%(6/25),(p<0.05);譫妄平均發生時間指標對比,觀察組患者(2.41±0.51h)低于對照組患者(3.77±0.82h),(p<0.05)。結論:圍繞重癥監護室住院患者,鎮靜鎮痛集束護理在降低譫妄發生率,減輕病情嚴重程度上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關鍵詞:鎮靜鎮痛;集束護理;氣管插管;重癥監護室;住院患者;譫妄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機械通氣是一種借助呼吸機及相關機械裝置,幫助患者控制、改善自主呼吸運動,恢復有效通氣,給予呼吸支持的治療方案。其在重癥監護室中普遍使用,而對于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患者而言,存在較高的譫妄風險,譫妄會影響患者的機械通氣質量,增加患者的死亡風險,因此,針對此類患者,護理干預措施的制定、執行就顯得十分重要[1]。本次研究就此展開探討,以鎮靜鎮痛集束護理的臨床效果為重點,納入患者50例,進行分組對照分析,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9年1月-2021年1月展開研究,納入50名觀察對象展開研究,觀察對象為重癥監護室住院患者,采用計算機雙色球分組法,對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并實施不同護理管理方案,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患者無基礎資料差異,組間能夠比較(p>0.05):
觀察組中(鎮靜鎮痛集束護理,n=25),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區間24-65歲,平均年齡(46.25±5.06)歲。
對照組中(常規護理管理,n=25),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區間22-66歲,平均年齡(46.19±5.12)歲。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管理:針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病情監測,早期康復活動等基礎性護理干預。
觀察組,鎮靜鎮痛集束護理:(1)定期喚醒。分別于每日定期(上午8.00、下午3.00)針對患者進行鎮靜、鎮痛藥物使用量的減少,同時輕輕喚醒患者,期間密切注意患者的情緒躁動情況,如患者生命體征指標存在劇烈波動,則需立即停止喚醒,如患者存在呼吸不協調的狀況,則需立即通知主治醫生進行處理,并調整鎮靜鎮痛藥物劑量;(2)譫妄評估與管理。醫護人員每日對患者的譫妄狀態進行評估,仔細分析患者異常病因,并進行針對性處理;(3)早期活動。醫護人員需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的差異,為其指定早期活動方案,方案包含主動活動與被動活動,例如床上肢體活動、坐起、踝泵運動,下床行走等;(4)環境干預。為患者營造整潔、舒適的住院環境,夜間盡量關燈,集中進行護理操作,降低病房內噪音,為患者提高睡眠質量提供幫助。
1.3觀察指標
(1)譫妄發生率指標:參考鎮靜躁動評分(RASS)、ICU意識紊亂評估(CAM-ICU)針對患者譫妄發生情況進行評價[2],分值范圍設定-5分~+4分(昏迷(-5分)、重度鎮靜(-4分)、中度鎮靜(-3分)、輕度鎮靜(-2分)、昏昏欲睡(-1分)、清醒與平靜(0分)、焦慮不安(+1)分、躁動焦慮(+2分)、非常躁動(+3分)、存在攻擊性行為(+4分))。
(2)針對譫妄發生患者,記錄其譫妄發生時間。
1.4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分析由SPSS20.00統計學軟件完成,統計規則如下,計數資料:統計方法“%”,檢驗方式“X2”,計量資料“”,檢驗方式“t”,統計學差異性標準“p<0.05”。
2結果
2.1譫妄發生率指標
在兩組患者譫妄(安靜型、躁動型、混合型)發生率指標中,總發生率觀察組患者低于對照組患者24.00%(6/25),(p<0.05)。見表1:
2.2譫妄發生時間指標
譫妄平均發生時間指標對比,觀察組患者(2.41±0.51h)低于對照組患者(3.77±0.82h),(p<0.05)。
3討論
譫妄又稱“急性腦綜合征”,其臨床表現一般為意識模糊、認知功能障礙、睡眠周期紊亂等[3],對于ICU機械通氣患者而言,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其譫妄的發生率較高,如不能及時給予護理干預,則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影響患者的康復[4]。
在本次研究中,提出了鎮靜鎮痛集束護理方案,集束化護理是一種結構化工作方案,其包含多項工作措施,并將護理措施集中,共同實施,以提升護理效果。在觀察組實施例中,鎮靜鎮痛集束護理針對患者進行病情、體征評估,固定降低鎮靜鎮痛藥物的使用,以此降低對患者機體的損害,注意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態,及時喚醒患者,詢問患者的感受,了解鎮痛鎮靜情況,調整患者呼吸,增強患者自主呼吸能力,解除機械通氣對患者的影響。最終幫助患者降低譫妄的發生,改善病情[5]。
綜上,圍繞重癥監護室住院患者,鎮靜鎮痛集束護理在降低譫妄發生率,減輕病情嚴重程度上效果顯著,可行性價值高。
參考文獻:
[1]李小珊. 鎮靜鎮痛集束護理對ICU氣管插管患者譫妄的影響評價[J]. 中外醫療,2020,39(29):146-148.
[2]院海燕,王景梅. 針對性護理措施改善ICU清醒氣管插管患者不適的效果[J]. 廣西醫學,2020,42(22):3004-3007.
[3]鄭秋艷. 圍術期預見性護理對老年氣管插管患者的應激反應及蘇醒質量的影響[J]. 川北醫學院學報,2020,35(4):728-730,734.
[4]劉金菊,劉素嫻,吳美娜. 基層醫院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手術患者蘇醒期躁動的影響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 中國實用醫藥,2020,15(10):105-107.
[5]莊瑞雙. 集束化護理策略在ICU氣管插管拔除后經鼻導管濕化高流量吸氧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吉林醫學,2020,41(7):1769-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