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輝
摘要:在新課改大力推行的今天,小學語文教育作為學生學習生涯中最基礎的學科,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內容。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小學生的文學思想可以起到最基礎的啟蒙作用,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培養(yǎng)興趣的基礎上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積極探索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方向及教學啟示。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方向;教學啟示
引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在明確課堂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改進教學方式,積極準備創(chuàng)新式的課程內容,為學生指引正確的學習方式和閱讀方法,以突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閱讀量少使閱讀時間受到限制
目前,由于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家長和老師過于重視考試成績,用大量的補習班占用小學生的課余時間,使其沒有充足的閱讀學習時間,同時局限了閱讀范圍。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本身就在啟蒙階段,需要大量地閱讀學習時間去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否則僅靠課堂上的時間根本無法達到效果。
2、閱讀興趣缺乏使閱讀魅力無法被感知
由于教師沿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法,無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主體地位,讓學生受到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和應試教育的壓迫,從而使學生對閱讀的認知產(chǎn)生錯誤感知,最終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失去了意義,也讓小學生無法感知閱讀的魅力。
3、欠缺正確的閱讀方法的閱讀習慣
由于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和應試教育的影響,使老師一味地傳授知識,讓閱讀教學過程變得枯燥,使小學生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正確的閱讀方式。但小學生只有在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式和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基礎上才能主動地去閱讀,提升閱讀能力。
4、閱讀時欠缺獨立思考的空間
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導致家長和老師認為死記硬背仍然是小學生學習的主要手段,而忽視了理解記憶法。這類傳統(tǒng)教學方式使小學生的閱讀時間受到局限,讓小學生欠缺獨立思索的能力,這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以及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一種危害。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路向的研究
1、閱讀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
由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引進信息技術,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可以將閱讀的內容即生動又形象地展現(xiàn)給學生,從而提升小學生對閱讀學習的積極性,讓小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這也充分展現(xiàn)了小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例如:小學生在學習小學一年級《秋天》一文中,老師可以在課程開始時為小學生展示秋天的景色圖片,讓小學生在圖片中感悟秋天,再結合自己對身邊現(xiàn)實生活中秋天的樣子進行對比,激發(fā)小學生對閱讀的喜愛,提高小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閱讀教學中開展閱讀活動
塑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可以讓學生更加專注地閱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開展多種閱讀活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多種語文知識競賽,也可以開展不同形式的讀書會,以相互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彼此交流閱讀心得,同時也能分享彼此喜歡的書目,拓展閱讀范圍。這種豐富的活動形式不僅豐富了小學生的課余生活,同時也為枯燥的閱讀學習注入創(chuàng)新的活力,升華了學生的閱讀體驗。
3、閱讀教學中拓展課外閱讀
小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中處于啟蒙學習階段,這就需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求小學生把課內和課外閱讀相結合,同時在學生選擇課外讀物的過程中給與正確的引導,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小學生在學習一年級語文《動物王國開大會》一文,老師可以推薦小學生閱讀各種適合小學生年齡的童話類課外讀物,結合不同的童話故事去感受童話的世界,讓小學生更深入地去理解童話故事的內涵。
4、閱讀教學中采用家庭和學校相結合
學校教育是學生學習的關鍵,但家庭教育對于孩子來說也至關重要。老師在指引學生閱讀的同時,家長也要督促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家庭教育潛移默化的作用對于孩子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孩子在學習古詩《靜夜思》一文時,家長需提前引導孩子了解古詩的作者簡介以及古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在課堂上緊跟老師的講解步驟,提升孩子的課堂學習自信心。
三、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的啟示
1、對閱讀教學思想的啟示
小學語文閱讀對小學生來說處于基礎啟蒙階段,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整體設計理念體現(xiàn)了新課改“平緩起步,穩(wěn)步推進”的原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同時小學語文老師也要緊跟信息時代發(fā)展的腳步,積極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為學生塑造更加優(yōu)秀的學習環(huán)境。
2、對閱讀教學方法的啟示
要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打牢識字基礎是關鍵。小學階段是學生從口語到書面語的過渡階段,小學語文教材把口語學習分別放在各個部分,小學生要在充分掌握口語的學習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過渡到書面語的學習中。小學語文教材還凸顯了它的課型功能,教師應該準確掌握不同的課型并制定合理而科學的教學計劃,利用多種課型使小學生多種閱讀能力得到提升。
3、對課外閱讀方面的啟示
在課外閱讀方面要結合書本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優(yōu)化學生的課外閱讀模式,同時還應該正確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避免學生接觸不良書籍對學生的不良影響。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的路向及啟示的研究,教師要注重學生對詞匯量的積累,培養(yǎng)興趣,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提升學生的閱讀感悟,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及寫作技能。
參考文獻
[1]馬會芳,馬小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的路向及啟示[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2):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