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上海市金山區為例,后疫情時代的中國口岸城市,按照上海市“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安全有序、精準施策”工作思路,加快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努力構建人群免疫屏障;壓實責任鏈條,嚴格落實入境人員全流程閉環管控;繃緊“內防擴散”之弦,加大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人員排查管控力度
關鍵詞:黨建;引領;常態化;疫情防控;思考
上海市作為口岸城市,承擔著全國三分之一的境外旅客隔離管控任務,全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指示要求,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安全有序、精準施策”工作思路,堅持黨建引領,壓實政治任務,一手抓入境人員隔離全流程閉環管控,一手抓新冠疫苗接種工作,確保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力。
一、加快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努力構建人群免疫屏障
(一)精準排摸,組織發動。開發設計“金山區新冠疫苗接種統計平臺”,根據全區實有人口數,開展未接種人員的精準排摸工作。區委號召全區各級黨組織積極行動、廣泛動員,要求黨員帶頭接種。各街鎮、村居均有信息系統平臺登錄賬號,轄區內人員疫苗接種情況精準至戶、房、人,做到可查可導。6月9日前集中于第一劑接種人員的排摸和發動工作,6月30日前,集中精力排摸和發動已接種第一劑未接種第二劑的人員。區防控辦召開排摸工作專題會,向各街鎮、工業區進行了工作部署,將“6月30日及之前第二劑到期數”作為排摸基數,分為“無接種意愿人數”“在區外接種第二劑人數”“失聯人數”“接種第一劑后已離開金山人數”和“計劃6月30日后接種第二劑人數”等5種情況進行排摸統計,數據每日通報。村居工作人員通過分析出當前已接種情況和未接種人員名單,有針對性的發動志愿者、“三支隊伍”、網格員、社區骨干等入戶排查(或電話問詢),對已到期未接種第二劑人員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并動員提醒其按時完成疫苗接種。截止目前,全區18周歲以上人群完成全程接種659422人,占全區實有人口數83%以上。
(二)成立專班,跟蹤指導。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區民政局會同區衛健委、區政務服務辦、區人口辦,分別派專員組成疫苗接種排摸專班,進行現場集中辦公,各村居委會指定黨性強、責任心強的人員專門負責數據排摸錄入工作,每天下午4點前將當天排摸的數據及時更新并上傳平臺。通過工作專班,就實有人口數據、市大數據中心(健康云)接種數據的鏈接整合,結合村居上門走訪數據反饋、督促未接種人員等內容開展工作。
二、壓實責任鏈條,嚴格落實入境人員全流程閉環管控
(一)及時調整管控政策。全區各級黨組織按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要求,嚴格落實上級工作指令。一是對5月16日零時起新入境人員,實行“14+7+7”管控措施,即14天集中隔離+7天社區健康監測+7天發熱篩查零報告。隔離對象在實行14天隔離觀察和7天社區健康監測期間,需要進行6次核酸檢測(入境后第1、4、7、14、16、21天)。解除集中隔離后,有居住地村居委會或入住酒店落實7天社區健康監測。二是對重點國家入境人員貼黃標列為重點關注對象。重點關注對象在入境后第10天增加一次核酸檢測;對入境目的地為外地但在本市短期逗留的重點關注對象,其解除隔離后由大巴閉環轉運前往指定健康監測酒店落實7天健康監測,自行承擔相關費用。目前,重點關注國家(地區)有印度、老撾、柬埔寨、蒙古、俄羅斯等11個國家,行經上述地區的旅客均在護照上貼黃標。
(二)進一步嚴格集中隔離點管理。前期,外省市出現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確診病例,為深刻汲取教訓、舉一反三,進一步加強本區疫情防控人員安全防護工作,向11個集中隔離點下發工作指令,要求黨員干部帶頭履職,從講政治的高度,合力做好隔離管控工作。一是加強教育培訓。對集中隔離點、居家隔離社區、駐機場工作組、本區轉運工作組等與入境人員直接接觸的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確保其嚴格按照規范流程作業。對輪崗換崗人員,要做到“先培訓、后上崗”。二是從嚴做好重點場所環境消殺。嚴格按照《上海市新冠肺炎本地病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感染控制與消毒管理要求》,做好相關場所、區域的清潔消毒,并做好記錄;在集中隔離點設置醫療廢棄物暫存點,由專人管理、明確警示標識,及時由醫廢處置單位用專車進行回收處置,確保“零感染”。常態化開展集中隔離點督查工作,并向相關部門和街鎮及時反饋督查結果。三是嚴格落實疫苗接種和核酸檢測。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對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每兩周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同時,確保相關從業人員100%完成新冠疫苗接種,不適合接種的人員,必須調離集中隔離點崗位。后續輪崗或新上崗的從業人員,必須“先完成疫苗接種,再安排上崗”。四是加強保障措施。在保障疫苗接種工作的前提下,盡可能配足配強集中隔離點醫護人員數量,避免出現疲勞作戰的情況。同時,根據入境航班數量增長的情況,要求各集中隔離點細化隔離房間日報制度,每日上報隔離房間已用房間數、可用房間數、正常消毒清潔房間數、陽性房間數及維修房間數,全力保障完成入境人員隔離任務。
三、繃緊“內防擴散”之弦,加大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人員排查管控力度
一是及時動態調整中高風險地區名錄。實時關注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名錄變化并每日通報,確保信息暢通。截止目前,國內高風險地區1個。二是加強人員排查力度。一方面加強名單內人員排查,對市級相關部門下發的名單內人員做到快速反應、精準排查,人員情況日日清;另一方面加強社區主動排摸,在做好名單內人員排查的基礎上,加強社區主動排摸力量,對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金返金人員進行全覆蓋排摸。通過多種途徑及時掌握高中風險地區來金返金人員信息,確保不遺漏一個。截止目前,累計排摸高、中風險地區1581人。三是嚴格管控措施。根據市防控辦要求及時下發工作口徑,對來自或途經國內中高風險地區的來金返金人員落實相應管控措施,嚴格人員落腳點管理,各村居、酒店對來金返金人員該集中隔離的集中隔離,該社區健康管理的社區健康管理,并按規定實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閉環轉運和記錄。對解除隔離的人員要繼續落實社區健康管理至14天期滿。四是強化群防群控。鼓勵各街鎮繼續用好前階段疫情防控工作形成的經驗做法,進一步發動村居民小組長、黨小組長、樓組長、婦女信息員、廣大志愿者作用,織密工作網絡,劃小管控單元,形成社區防護網。
作者及單位
程艷,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共金山區委黨校副教授、教科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