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賢
(汕頭市潮南區臚崗鎮新聯小學,廣東 汕頭 515146)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風向標和學生的引路人,對班級氛圍和學生品質的形成都有重要影響,班主任可以說是對小學生影響最大的人。班主任在班級開展德育教育對學生來說也是尤為重要的,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都有積極作用。所以班主任的工作不僅要重視對學生知識學習的督促,更要加強對學生人格的培養,促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小學生的思想和身心發育還不成熟,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班主任作為和小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自然而然也成了小學生爭相模仿的對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在被小學生看在眼里并無限放大地進行模仿和學習,所以班主任一定要以身作則,嚴于律己[1]。嚴于律己需要班主任不斷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從而使自己成為學生們的榜樣,為學生傳遞正能量,使學生通過對班主任的模仿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才。當然,在班主任嚴于律己的同時還要寬以待人,也就是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包容學生的問題、過錯,使學生面對班主任時不再害怕,從而拉近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想法并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同時班主任還要做到一視同仁,無論是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還是學習相對落后的后進生,班主任都要做到公平對待,班主任應當知道對雄鷹的多一分鼓勵就是對小鳥的多一分傷害,所以尊重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是教師進行德育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需要班主任從自身做起,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通過加強和學生的溝通,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了解學生的內心并對自身的教育教學做出調整,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從而實現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在傳統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一般都秉持著“嚴師出高徒”的管理理念,在學生出現錯誤時采用嚴厲批評的教育方式,雖然能夠強硬地要求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是學生的內心并不服氣。而且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難以理解班主任的用心,采用嚴厲的教育方式很有可能會使學生產生過激的行為。批評是德育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行為,但是批評的方式和過程需要班主任不斷進行調整。批評學生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并加以糾正,并不是為了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所以在今后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應當采用巧妙的批評方式,在不傷害學生內心的情況下,使其最大限度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主動改正[2]。
例如在兩位學生因為一些小事大打出手時,班主任要做的并不是嚴厲批評,而是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首先對學生打架的原因做初步的了解;其次再通過和其他學生的溝通了解事情的具體情況,之后班主任根據對學生日常情況的了解展開合理的評定,采用公平的、科學的方式進行處理。班主任可以采用先揚后抑的方式讓學生從根本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首先班主任針對每一位學生的日常表現情況給予肯定和表揚,使學生認識到自己今天的情緒和往常的不同,從而起到平復情緒的作用;其次教師再將了解到的事情經過說與兩名學生聽,看其對此是否有異議。當學生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不再存在任何異議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在這件事情中起到的作用幫助學生分析,指出每一位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使其逐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主動反省。采用最平靜的方式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并加以改正是德育教育最重要的體現方式。
在傳統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通常采用灌輸大道理的方式進行,通過苦口婆心的勸說、人生哲理的灌輸,想要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但是這樣的方式過于空洞,學生也做不到感同身受,所以一般就是班主任費力勸說半天,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班主任的用意,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達不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所以班主任進行德育教育應當從實際生活出發,搜集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呈現給學生,從而使學生有代入感,通過感同身受進行德育教育。
例如有的學生經常亂扔垃圾并屢教不改,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和環衛工人一起打掃衛生。首先班主任為學生們制定集合時間,在環衛工人出工前和環衛工人匯合,然后將學生每四人分成一個小組由環衛工人帶領打掃衛生。在此期間環衛工人需要為學生們講解需要完成的打掃任務,并為每一位學生分配任務,由四位學生共同完成環衛工人一人的工作量。在學生們累得滿頭大汗時終于將衛生打掃干凈,同時也理解了環衛工人的不易。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們明白了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將會更加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亂扔垃圾的學生也改掉了不良習慣,從而提升學生的素質,實現德育教育開展的根本目的。
結束語: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德育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堅持,所以在教學中,班主任應當將德育工作融合在校園的方方面面,從而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展德育教育,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