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璟 吳治興 葉賢文 薛建康 谷春海 丁顯龍 梅堅 黃飛燕
摘要 選取云南省安寧煙區的紅花大金元品種,使用對照試驗,設置3組平行試驗,綜合分析上部葉4~6片帶莖烘烤對煙葉的外觀質量和內在品質(即物理特性和化學成分)的影響。結果表明:帶莖烘烤煙葉物理特性變異系數較高,穩定性較差,但帶莖烘烤煙葉物理特性、化學成分以及綜合得分都要好于常規采烤煙葉。上部葉4~6片帶莖烘烤能有效提升煙葉的外觀質量和內在品質。
關鍵詞 烤煙;帶莖烘烤;物理特性;化學成分;綜合分析
中圖分類號 TS 4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1)21-019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1.050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Effects of 4-6 Upper Leaves with Stems on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of Flue-cured Tobacco
SHAN Jing? WU Zhi-xing YE Xian-wen1 et al
(1.Anning Branch of Kunming Tobacco Corporation of Yunnan Province, Anning, Yunnan 650300;2.Yunnan Province Urba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Kunming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14)
Abstract Selected the safflower Dajinyuan variety in Anning tobacco area, used a control experiment, set up three sets of parallel experiments,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appearance quality and internal quality (that i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upper leaves of 4-6 leaves with stems).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talked-cured tobacco have a higher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d poor stability,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comprehensive scores of the stalk-cured tobacco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ventional flue-cured tobacco. Baking 4-6 upper leaves with stem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ppearance and internal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Stalk-curing;Physical properties;Chemical composition;Comprehensive analysis
基金項目 云南省煙草公司昆明市公司2020年QC活動(ANQC.GG.2020001)。
作者簡介 單璟(1997—),男,云南曲靖人,從事煙葉生產技術研究。*通信作者,碩士生導師,博士,從事優質煙葉生產技術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3-09
目前,對上部煙葉的采摘一般采用煙株上留2~3片葉,待大部分煙株的煙葉成熟后再采烤的方法,該方法易引起鉀素倒流和煙堿過度積累,形成堿高鉀低煙葉,影響上部煙葉的工業利用[1]。同時,由于上部葉葉片厚、含水量小、成熟慢,常規采收方法易使部分煙葉采生,部分煙葉過熟,烤后煙易出現掛灰、青筋、雜色、顏色過深等[2-3],上中等煙比例減少,煙葉可用性降低。如何有效提升煙葉質量是烤煙生產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之一。使用上部葉4~6片一次性帶莖烘烤技術,可使上部葉片變得疏松柔軟,煙葉色度變淺,減少含青、青痕、僵硬掛灰、雜色,降低煙堿含量[4],改善煙葉外觀質量和內在品質,提升上部葉等級結構。筆者對上部葉4~6片帶莖烘烤、常規采烤的方法進行了研究,比較分析了帶莖烘烤與常規采烤對烤煙物理特性和化學成分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選取云南省安寧市主栽品種紅花大金元,樣品采集地為安寧市八街街道窯坡村委會,烘烤地點為安寧市八街街道窯坡村委會山后村小組密集型烤房,供試烤房為2臺4層的氣流自然下降式密集型烤房,烘烤結束后置于恒溫22 ℃恒濕60%規格為8.0 m×2.7 m×3.9 m的裝煙室平衡48 h。
1.2 方法
1.2.1 試驗設計。
依據對照法對樣品進行處理,設置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上部葉最后4~6片葉充分成熟后一次性帶莖采收,要求最頂上2片葉達到成熟,成熟標志是葉面青黃各50%,其余葉片煙葉充分成熟,充分成熟標志是葉面2/3落黃,葉基部分1/3含青[5],采用帶莖烘烤完成調制。對照組采用常規采烤完成烘烤調制。試驗組和對照組各設置3組平行處理。運用SPSS 25.0軟件和Excel 2019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1.2.2 物理特性指標的測定。
煙葉的物理特性是與卷煙加工有關的因素,主要有厚度、含梗率、葉面密度、抗張力、抗張強度和平衡含水率[6]。煙葉厚度參照GB 451.3—2002進行測定,葉面密度按照YC/T 142—2010進行測定,平衡含水率按照YC/T 31—1996進行測定,抗張力和抗張強度參照GB/T 12914—2008進行測定。煙葉含梗率是指煙葉中煙梗所占比例,以百分數表示,一般約為25%。
1.2.3 化學成分指標的測定。
煙葉主要化學成分測定指標包括總糖和還原糖、煙堿、總氮、鉀及氯含量,分別按照標準YC/T 159—2002、YC/T 160—2002、YC/T 161—2002、YC/T 173—2003和YC/T 162—2002的方法測定[7]。糖堿比是指總糖與煙堿含量之比;氮堿比是指總氮與煙堿含量之比;鉀氯比是指鉀與氯含量之比。
選擇煙葉總糖、還原糖、煙堿、總氮、鉀、氯、糖堿比、氮堿比與鉀氯比9項指標作為安寧烤煙化學成分的綜合評價指標[8]。根據生產實踐經驗與相關研究結果,確定9項化學成分指標所選用隸屬函數的類型、隸屬度值與權重值,各指標隸屬函數類型及相應參數取值見式(1)、式(2)與表1。式(1)代表S型隸屬函數,式(2)代表拋物線型隸屬函數。利用乘法原則得出化學成分綜合指標值I(式(3))。I取值0~ 值越高,表明煙葉化學成分質量越好。
f(x)=1.0,x≥x2
0.9×(x-x1)/(x2-x1)+0. x1 0. x≤x1(1) f(x)=1.0,x≤x x≥x4 0.9×(x-x1)/(x2-x1)+0. x1 0. x2≤x≤x3 1.0-0.9×(x-x3)/(x4-x3),x3 I=pi=1WiNi(3) 式中,Ni和Wi分別為第i種化學成分含量的隸屬度值和相應的權重系數。 2 結果與分析 2.1 物理特性指標總體特征 由表2可知,其中帶莖烘烤煙葉厚度比常規采烤煙葉稍厚,帶莖烘烤煙葉含梗率比常規采烤煙葉稍低,帶莖烘烤煙葉葉面密度比常規采烤煙葉高一些,帶莖烘烤煙葉平衡含水率比常規采烤煙葉稍高。帶莖烘烤煙葉抗張力和抗張強度比常規采烤煙葉高,說明帶莖烘烤煙葉的彈性好于常規采烤[9]。綜合來看,帶莖烘烤煙葉外觀質量要好于常規采烤。 由表3可知,帶莖烘烤含梗率變異系數較大,穩定性較差,平衡含水率變異系數較小,穩定性最好,其他指標變異系數均在15%左右,穩定性相對較差。常規采烤各項指標變異系數均優于帶莖烘烤,穩定性極好。常規采烤技術較帶莖烘烤技術更加成熟,且帶莖烘烤操作要點更多,操作步驟更加復雜,故存在烘烤煙葉外觀質量不夠穩定的情況[10]。 2.2 化學成分指標總體特征 根據云南省優質烤煙化學指標含量[11-12]:糖含量15%~35%,總氮含量1.5%~3.5%,煙堿含量1.5%~3.5%,鉀含量1.5%~6.0%,氯含量0.3%~0.7%,糖堿比5~8,氮堿比0.8~1.0,鉀氯比4~10較為理想。 由表4、5可知,帶莖烘烤煙葉總氮、煙堿、氧化鉀含量、水溶性氯含量均高于常規采烤煙葉,糖堿比、氮堿比、鉀氯比均低于常規采烤煙葉。2種烘烤方式煙葉糖堿比均高于理想范圍,但帶莖烘烤煙葉糖堿比更接近理想范圍,常規采烤煙葉糖堿比遠高于理想范圍。除糖堿比外,帶莖烘烤煙葉各項化學成分指標均在理想范圍內,而常規采烤煙葉糖含量高于理想范圍。總體來看,帶莖烘烤煙葉內在品質高于常規采烤煙葉。 無論是帶莖烘烤煙葉還是常規采烤煙葉,水溶性氯含量和鉀氯比的變異系數都很高,穩定性都很差,但帶莖烘烤煙葉要低于常規采烤煙葉。2種烘烤方式其他指標變異系數都相對較低,穩定性很好。帶莖烘烤煙葉還原糖和氧化鉀含量的變異系數低于常規采烤煙葉,常規采烤煙葉總糖、總氮、煙堿的變異系數低于帶莖烘烤煙葉,但差距不大。總體來看,帶莖烘烤煙葉化學成分穩定性高于常規采烤煙葉。 采用隸屬函數的方法對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并對烤煙化學成分進行綜合評價,計算數據及結果見6。由表6可知,帶莖烘烤煙葉化學成分綜合得分高于常規采烤煙葉。 3 討論與結論 影響煙葉外觀質量和化學成分的因素有很多,如生長環境、土壤條件、病蟲害、采收時機以及烘烤調制過程等。相對來說,采收時機和烘烤調制過程是主觀人為影響更大、可控性更高的因素,因此選擇合適的采收時機和烘烤方式顯得尤為重要。常規采烤技術已經完全成熟,但實踐證明上部葉4~6片常規采烤效果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目前上部葉4~6片一次性帶莖采收烘烤技術的相關研究很多,帶莖烘烤過程已趨于成熟。該試驗對比分析常規采烤和帶莖烘烤2種烘烤技術調制上部葉4~6片煙葉物理特性和化學成分,探討帶莖烘烤對其外觀質量和內在品質的影響。 帶莖烘烤煙葉各項物理特性指標均優于常規采烤煙葉,能顯著提升煙葉等級及經濟效益。帶莖烘烤煙葉化學成分指標中,除糖堿比之外,其余指標均在適宜范圍,明顯優于常規采烤煙葉,綜合得分也表明帶莖烘烤煙葉化學成分分析優于常規采烤煙葉。常規采烤煙葉物理特性指標穩定性總體優于帶莖烘烤煙葉,這可能與帶莖烘烤技術較為復雜有關。相反,帶莖烘烤煙葉化學成分指標穩定性略微優于常規采烤煙葉,但差距不明顯。綜合物理特性和化學成分來看,上部葉4~6片葉帶莖烘烤能有效提升煙葉的外觀質量和內在品質。 參考文獻 [1] 伍千喜,劉強,湯燁,等.烤煙上部4~6片葉帶莖烘烤對煙葉質量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7(9):272-273. [2]? 魏碩,譚方利,馬明,等.上部葉帶莖烘烤水分遷移及形態結構變化[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18,52(2):187-19 231. [3]? 張永輝,羅定棋,顧勇,等.烤煙上部葉4~6片一次性采烤技術在瀘州煙區的應用效果[J].安徽農業科學,2017,45(18):81-8 96. [4]? 蔣博文,馬留軍,陳小翔,等.上部煙葉帶莖烘烤過程中呼吸強度及水分、色素含量的變化[J].河南農業科學,2018,47(1):145-149. [5]? 洪天龍,楊悅章,程黃萍,等.上部煙葉一次性成熟采烤研究進展[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15):140-143. [6]? 陳乾錦,池國勝,李嬌嬌,等.機耕深度和起壟高度對烤煙生長、化學成分和經濟效益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2020,59(S1):410-413. [7]? 谷春海,黃飛燕,王少昆,謝學云,楊麗坤,呂凱,丁顯龍,葉賢文.安寧市烤煙化學成分特征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7,23(17):45-47,59. [8]? 王彥亭,謝劍平,李志宏.中國煙草種植區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9]? 冉法芬,孫書斌,王家洲,等.皖南煙區不同區域烤煙物理特性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2 27(2):30-34. [10]? 余春英.黔南烤煙上部4~6片葉帶莖采烤烤后煙葉質量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3(13):159-160. [11]? 王曉賓,孫福山,徐秀紅,等.上部煙葉帶莖烘烤中主要化學成分變化[J].中國煙草科學,2008,29(6):12-16. [12]? 云南省煙草科學研究所,中國煙草育種研究(南方)中心.云南煙草栽培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