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書帆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審計的獨立性越來越重要。但是由于我國社會審計獨立性起步較晚,只處于探討階段,法規方面規范還不夠,社會審計的獨立性出現了很多問題。文章結合相關文獻的研究分析,探討社會審計存在的問題,社會審計的影響因素,以及針對性地對加強社會審計獨立性提出對策。
【關鍵詞】獨立性;影響因素;審計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9.4
一、社會審計獨立性的含義
社會審計獨立性意味著注冊審計師不受壓力和其他可能削弱的因素影響,或者即使有合理的估計,這將是注冊審計師做出未經宣布的審計決定的能力。由于社會審計的獨立性涉及市場經濟公平的利益,獨立于專業團體的獨立性,因此被視為審計的靈魂。但是多少年來,審計理論界一直在配合實務界尋求著社會審計獨立性的基本概念和要求,中外有很多組織和學者對此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但審計獨立性實際上是一個抽象概念,關于審計獨立性的定義理解眾說紛紜,于是,人們漸漸放棄對審計獨立性下定義,轉向研究其具體內容。Mauts和 Sharaf所著《The Philosophy of Auditing》認為審計的獨立性包括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和專業獨立性,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包括審計計劃的獨立性,裘宗憲認為,審計機構的組織獨立性和審計人員的思想獨立性構成了審計的獨立性。
二、社會審計獨立性存在缺失情況
20年前,安然公司破產一案中,世界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因安然賬目中缺乏審計出現嚴重錯誤和欺詐,以及不可靠的內部控制報告和扭曲的審計報告而受到批評,安達信收取高額的非審計服務費用被認為是對安然產生了巨大的財務依賴性而喪失了應有的審計立場(劉維,2012)。同時,鄭百文、麥科特等信息欺詐案件也使對我國審計的獨立性提出了質疑(李娜,2013)。盡管過去了十年,審計的獨立性問題依然是現實中的重要問題。
我國審計獨立性的整體情況并不樂觀,市場經濟中經濟的誘惑越來越令人難以抵擋,而獨立性也在誘惑中逐漸喪失。這些年來各個部門和機構為了改善審計獨立性現狀,做了很多工作。目前,我國注冊會計師考試領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在培訓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注冊會計師培訓質量、培訓進度和客戶競爭等。社會審計的獨立性缺失問題依舊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吳溪,2014)。而解決這些問題,要建設良好的審計獨立性,分析影響審計獨立性的相關因素是基礎,找到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三、影響社會審計獨立性的相關因素
影響社會審計獨立性的因素有許多,本文將從制度、審計主體、審計師個人等七個方面研究審計獨立性。
(一)注冊會計師遴選制度方面
社會審計是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結果,如果業主和經營者是第一代理人,則業主和注冊會計師是第二代理人。我國審計關系1還存在失衡問題。公司存在著經營者事實上集公司決策權、管理權、監督權于一身,委托人與被審計人兩者實為一體,使選聘制度失去意義。
(二)事務所發展方面
近年來,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迅猛,但會計師事務所的層次和水平參差不齊,有的違背職業道德,忽視審計報告造成的后果,以及對社會產生的不良影響,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并產生了副作用。
(三)非審計服務在經濟發展方面
由于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并逐漸登上國際舞臺,國際業務的增多,使得注冊會計師事務所除了開展基本的主營業務之外,也開展了多方面多領域的業務發展。注冊會計師是否會因為多項業務的開展影響主營業務的發展,從而影響審計的獨立性,這一觀點長期備受爭議,各方面并沒有達成統一意見。
(四)收費制度方面
目前的收費制度是被審計單位直接將費用支付給會計師事務所,費用的收取會導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審計的獨立性。由于經濟方面不能獨立,注冊會計師和事務所有可能會滿足被審計單位的需求從而出具虛假報告。
(五)注冊會計師方面
注冊會計師在被審計單位停留的時間越長,兩者相處可能越容易越過紅線,從而會使得注冊會計師礙于情面不得已出具符合被審計單位需求的報告而違背初心。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和專業能力也對社會審計獨立性產生巨大影響。目前,在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中,存在不少有違職業道德的現象,面對干預和壓力而出具不實審計報告并非個案。而且注冊會計師也易在利益驅動下,作出違背職業道德的行為。審計服務市場需求不足影響審計獨立性。
(六)政府部門方面
在我國,推動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是政府,并非其他市場主體。審計報告的出具主要由于政府部門監督管理的需要。會計師事務所的服務主要用于滿足于相關主管部門的需要,使得許多會計師事務所對于提高審計質量缺乏動力,而是為了應付政府部門。
(七)法律法規因素方面
注冊會計師的職責體現在行政民事和刑事,其中民事責任主要是起到教育和經濟救濟的作用。而行政和刑事責任則主要是教育和制裁的作用。在我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處境是:行政和刑事責任涉及的較多,但其違法處罰都相對較輕。而相對的民事責任,相關法律卻規定得很少。對于注冊會計師而言,由于在審計時的違法刑事處罰較輕,同時在經濟處罰的力度不大的情況下,在經濟利益的誘惑中,注冊會計師最后選擇了和企業一起,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從而喪失了審計的獨立性。
四、促進我國社會審計獨立性發展的具體舉措
(一)明確委托制度
對于審計費用的收取,應該設立委托人,劃分清楚委托人與被審計單位,應當由企業所有者委托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活動,這樣注冊會計師和企業的經營活動者沒有直接聯系,將保證企業審計的獨立性。
(二)改革審計收費制度,另設政府審計經濟管理部門
政府組織成立專門的審計負責組織或部門,這樣會計師事務所與被審計單位沒有直接的經濟往來與經濟活動之間的關系,由專門負責審計的組織或部門轉交審計費用,作為中間機構的政府專門部門根據社會上的行情或者審計的具體事項,向被審計單位收取審計費用,之后將審計費用轉交給會計師事務所。
(三)完善法律機制,加大懲罰力度
完善我國法律中關于審計獨立缺失造成損失后的法律法規,完善法律法規,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在發生違法行為時,要追究違法者的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同時也要追究其他市場主體妨礙審計獨立性的責任,為注冊會計師保持審計獨立性提供一個良好的法律氛圍。
(四)建立雙重監管機制
建立注冊會計師行業自律與政府監管相結合的雙重監管機制。許多行業都采取行業自律與政府監管相結合,這樣的方式有利于二者互相補充,發揮更完善的監管作用。建立和完善政府監管機構與注冊會計師自律組織之間的協調機制,充分發揮監管機構和自律機構的作用,是當前維護社會審計獨立性的必要監管措施。
(五)限制政府權力對審計獨立性的負面影響
提升其他市場主體或者報表使用者對審計報告的重視程度和需求性,使審計報告的出具不僅是為了滿足政府部門監管的需要,從而形成市場需求機制,自發地對審計獨立性進行嚴格要求。并借此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對于提高審計質量的動力,出具公正的審計報告以滿足各方要求,在壓力下做到維護審計獨立。
(六)會計師事務所加強多方面多領域發展,全面開展業務促進自身經濟發展
社會審計業務是必須的,在一定程度上開展非審計業務可能會帶來一些效用,但是,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對非審計業務加以規范。任用不同的注冊會計師承接審計業務和非審計業務,避免兩者間相互影響,造成獨立性喪失的可能,可以將審計部門與咨詢部門分開設立,以此加強審計的獨立性,降低非審計業務對審計獨立性的影響。規模較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可能在經濟上會比小一點的會計師事務所不受影響,當委托方以終止委托或不償付費用威脅會計師事務所,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時,規模較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可能綜合多方面考慮,法律政策以及職業規劃前景的要求,會拒絕出具虛假的報告,而規模較小的會計師事務所很有可能會因為經濟的影響,幫助開具虛假報告,所以要多方面多領域發展,擴大規模,全面開展業務促進經濟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萬婷婷.博弈論初探[J].商業文化(學術版),2018(4):102-103.
[2]劉維.審計獨立性的博弈分析[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5(5):21-23.
[3]吳溪.我國證券審計市場的集中度與注冊會計師獨立性[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1(9): 14-16.
[4]張博.非審計服務對審計獨立性的影響[J].今日科苑,2011(2):194.
[5]李雪,王秀華.從審計的外部性看審計獨立性的提高[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2(6):3-5.
[6]李娜.新審計準則下獨立審計的獨立性思考[J].財會研究,2008(2):72-73.
[7]韓洪靈.審計獨立性概念與特征分析[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2.
[8]陳小林.審計獨立性概念與特征分析[J].財會月刊,2007(2):61-62.
[9]楊玉春.淺談審計任期對審計獨立性的影響[J].時代金融,2011(21):10.
[10]高麥榮.淺談非審計業務對審計獨立性的影響[J].財經界,2011(22):263.
[11]喬蘭.審計環境對審計獨立性的影響[J].財經師,2009(4):174-175.
[12]楊薇.加強我國設計獨立性之對策[J].當代經濟,2012(23):132-133.
[13]趙曉波.影響審計獨立性的因素及對策思考[J].設計月刊,2008(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