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源
(泉州海洋職業學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所謂分層教學法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基礎去安排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法能夠使老師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基礎差異,然后根據這些差異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游泳課本身就有其特殊性,不同的學生由于體能情況、運動基礎等方面的不同,其在運動能力上也存在不同,在游泳教學中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去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也有助于每個層次的學生學會符合自己基礎的知識。本文就從以下幾個角度談相關探究。
游泳教學對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各大高校也意識到了游泳教學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也在積極進行場地建設和師資力量培養,但現階段高校游泳教學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游泳課本身就屬于體育課的范疇,但與傳統擁有廣泛教學空間的體育課不同,游泳課的教學場所僅僅局限于一個游泳池的范圍內,這樣的教學范圍也導致游泳課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比較古板,老師想要進行教學手法上的創新但不知道這創新應該圍繞在哪些角度,這樣的情況也導致在游泳課前期很多學生都對游泳十分感興趣,但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和教學模式的古板,導致游泳課后期很多學生都失去了游泳學習的興趣,還有一部分學生對游泳的態度也可能由前期的喜愛轉為后期的厭惡,而這種態度的轉變有時就是因為教學模式的問題[1]。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一門科目老師重視的話更容易引發學生的重視,而這種師生重視的情況則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在現階段的高校游泳教學中很多老師都認為游泳課就是學生鍛煉身體的一般體育課堂,在上課過程中也大多讓學生去重復游泳的幾個具體動作,并不會對學生進行游泳理論教學,這也使大多數學生簡單地認為游泳課就是一門體育運動課程,這種認識常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受到影響,不能領會到一些游泳動作的奧義,使實際授課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教師不重視的情況還導致當前高校游泳課的課程設置比較少,學生接受不到系統的訓練,最終使學生技能提升受到影響。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當前各學科教學都在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即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都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習,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少游泳課教師還沒有實現教學角色的轉變,在教學過程中仍以自身為主體、將學生作為從屬地位,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也是堅持教師講授—教師示范—學生訓練的三步教學法,整個教學過程都以教師為主體,學生進行的都是簡單的動作模仿,這樣的教學過程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受到影響。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當前已經有越來越多新的教學法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中,這些新的教學法也給我們的實際教學帶來了巨大的便利,這其中就包括分層教學法。我們所說的分層教學法是以班級授課制作為前提的,所謂分層教學法就是在班級授課制的基礎上,把班級內學生按照基礎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應用不同的教學方式。
對于高校游泳教學來說,分層教學法是完全合理的,上文也有提到,游泳本身就屬于一個體育學科,在體育學科教學中不同學生存在運動基礎的差異,這種差異也導致學生對于游泳的學習和理解速度存在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的存在使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成為可能。在游泳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就是以學生的游泳基礎和知識掌握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根據分組情況對學生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手段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相關知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學效果,十分有助于學生的知識掌握[2]。
最后我們還應該意識到,所謂分層教學法并不是簡單地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分層教學法的分組模式除了以學生的知識和基礎作為分組依據以外還需要根據教學進度進行分組,使分組既滿足學生的知識基礎,又符合實際教學進度。此外分層教學法中的分組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分層教學法的小組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的變化不斷進行調整。以高校游泳課程為例,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分成初級組、中級組、高級組等三個小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不斷地進行這三個小組的成員之間的流動,中級組中的成員根據平時表現和測驗結果可以被調到高級組,別的組也是一樣,在初次分組時我們依據的可能是學生的知識基礎,但后期學生要根據自己的努力程度才能實現分組的調整,這樣的分組流調方式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好勝心的指導下學生也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能夠了解到實行分層教學法的一系列好處,在游泳教學過程中實施分層教學法也有助于學生游泳技能的形成和培養,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因素導致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分層教學法應用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
首先是學生之間的差異過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所要面臨的學生可能有30個左右,有時候兩個班在一起上課其學生總數能夠達到60人,這種龐大的學生總數也是分層教學法遇到困難,幾乎每一個學生都存在基礎的差異,但作為老師我們沒有三頭六臂,更不可能制定60套教學方案,這樣的現狀也是當前分層教學法實施遇到的主要問題。這種差異過大的情況也導致教師針對不同學生只能采用一種教學計劃,最終導致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訓練程度不夠,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又產生了較大的訓練負擔,在實際訓練中也導致教師哪種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抓不到,最終影響實際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3]。
除此之外,場地問題也是當前分層教學法遇到的主要問題之一。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呼聲的不斷高漲,各大高校也越來越重視體育場館的建設和升級,不少本來沒有游泳館的高校近年來也建設了游泳館,但在實際教學中高校游泳館始終存在供需矛盾的問題,即有大量的學生要在游泳館中上體育課,可游泳館卻不符合學生的實際使用需求。在深水區和淺水區的設置方面,學校經常掌握不好其中的度,有的學校深水區面積過大,有的學校則是淺水區面積過大,這種深水區和淺水區分布不均勻的情況也導致教師缺少分層教學的場地,有時候20多人擠在狹小的淺水區進行游泳訓練,這種情況也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
最后是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與其他體育課不同,游泳課客觀上有危險性比較大的特點,這樣的特點也使任課教師的職責巨大化,在上課過程中不僅要教會學生游泳動作要點,而且要保障學生的安全,我們都知道一旦進行分層教學學生是要分布在游泳池的各個地方的,這種分散式教學的方式也使學生的安全更難得到保障,教師更是需要耳聽六路、眼觀八方的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為了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還是不敢進行分層教學法,這種情況也是導致分層教學法應用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對分層教學法有了一個比較具體的了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用分層教學法也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法還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那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更好地在高校游泳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在游泳課上課之前,教師要先對學生進行調研,調研內容包括學生的身體狀況、以前是否進行過游泳訓練、會不會游泳、會哪幾種泳姿,教師進行了這些調查以后要按照調查結果對學生進行一個建檔處理,使每個學生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檔案,這份檔案也是教師進行分層教學分組的基礎。教師可以將那些完全沒有游泳基礎的同學分成初級組,初級組需要老師進行細致的指導;那些進行過專門訓練的學生分成中級組,中級組的學生老師只需要進行細節上的動作完善和動作指導;那些會多種泳姿的學生可以被劃分為高級組,高級組的學生教師就可以花費更少的時間進行指導。為了保證分層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在實際教學之前對學生進行建檔和分組是十分必要的。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都知道,游泳是分很多泳姿和很多動作的,學習過程中不同學生對于這些泳姿和動作的掌握情況也存在不同,正因如此在實際教學中對不同學生進行專項指導和因材施教就顯得十分重要。對于初級組的學生老師第一節課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熟悉水性,做到不怕水;這時候中級組和高級組的學生就可以自主練習。此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靈活調配不同小組的成員,例如老師在教初級組基礎知識時就可以讓高級組教授中級組動作細節,學生之間相互教授的模式也能夠保證教學效果,由于存在代溝,有時候老師講不通的事情學生之間一講可能就懂了。這樣的模式也有助于解決教師資源不足的問題、真正提升高校游泳分層教學的水平。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都有這樣的共識:不論是哪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想要得到老師的正向評價,有時候老師的評價對于促進學生學習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高校游泳教學中也不例外。在分層教學中我們對學生也要有不同的評價,這種評價更是要和學生所在的小組產生聯系。比如,在對高級組進行評價時,我們評價的可能是速度和爆發力;中級組則是動作是否到位;初級組要以鼓勵為主。這種分層評價的方式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相關知識,對學生技能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游泳作為一項能夠全方位鍛煉人的身體機能的體育運動在近年來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但在實際游泳教學中由于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導致教學展開困難,分層教學法的出現為我們創新教學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也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了當前高校游泳分層教學法遇到的問題,并且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當然,更多的解決方案還需要老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實踐去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