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穎
(鄭州工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籃球運動具有娛樂性、競技性、技巧性等特征,因此,自從進入中國以來就深受人們尤其是廣大青少年的喜愛。籃球是高校體育教學重要的內容,高校通過籃球教學一方面提升大學生籃球運動的能力,另一方面培養大學生的籃球興趣,推動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伴隨著新課標的實施,高校籃球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方法更加多元化,教學評價方式更加科學化。與此同時,新課標下,新的籃球教學理念推動了高校籃球教學模式的發展,這就要求積極探索新課標下籃球教學模式,在提高高校籃球教學質量的同時,推動籃球運動在高校的開展。
第一,新課標下高校籃球教學創新教學模式有助于大學生個性的發展。盡管伴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出現了新的籃球教學方法,然而,傳統籃球教學模式依然是高校籃球教學的主要模式,影響了大學生籃球學習與參加籃球運動的積極性。通過對籃球教學模式的創新,可以進一步明確高校籃球教學理念,從而加強對于籃球教學改革的力度[1]。新課標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基于此,高校籃球教學在新課標的指導下,通過對籃球教學模式的革新,對大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健康的提高給予高度重視,對大學生的個性給予尊重,使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從根本上構建高校籃球效應文化,在提高大學生籃球技能的同時,對其運動興趣進行培養,有助于高校籃球運動的健康發展。
第二,新課標下高校籃球教學模式的創新能夠對大學生籃球運動興趣進行充分調動。新課標下高校籃球教學過程中,突出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借助于互聯網、多媒體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籃球技術動作、籃球教學內容等向大學生進行直觀的展示,同時,通過慕課等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從而使大學生能夠隨時對籃球技術進行學習,大學生對于籃球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參與籃球運動的興趣得到充分激發。
第三,新課標下高校籃球教學模式的創新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綜合素質。伴隨著籃球運動的不斷發展,高校籃球運動的群眾基礎日益廣泛。高校課外文化活動中重要的有機構成內容就是籃球運動。基于新課標的實施,對高校籃球教學模式進行優化,不斷提升大學生的籃球技能,提高大學生自主參與籃球運動、籃球比賽的積極性,不但有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實現了對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第一,現階段高校籃球教學沒有充分落實“課內外”的一體化籃球教學。新課標要求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即實現籃球課堂教學和課外籃球訓練的有機融合,借助于籃球課內外教學的互相補充,使籃球教學功能得到延伸,不但使大學生的技術實戰得到完善,同時能夠使籃球教學質量得到提高。然而,現階段高校籃球教學沒有充分落實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這就使高校籃球課堂教學內容不能向課外進行很好的延伸,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必然需要課外籃球訓練、籃球活動等的補充,否則使籃球教學效果受到影響。
第二,現階段高校籃球教學對于認知過程過分關注。高校籃球教學對于籃球理論知識的講解、籃球運動技能的傳授等給予高度重視,對大學生學習籃球技巧、動作技術等的規范性給予關注,但是在對學生的籃球意識、團隊合作等德育方面的培養欠缺,由此影響了高校籃球教學質量。
第三,現階段高校籃球教學對單向教學模式過度強調。模式化教學是傳統高校籃球教學主要的教學模式。傳統籃球教學過程被劃分成準備部分、基本部分以及結束部分等。在籃球教學過程中,籃球技術動作的示范、講解、重復性訓練等占據了較多的時間[2]。單向的教學模式導致了大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從而使大學生獨立性、探索性等受到影響,對于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利。
第一,新課標下高校籃球教學模式創新要基于“健康第一,以大學生為本”的理念。新課標對于高校籃球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要推動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基于營造快樂體育教學氛圍使大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與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由此對大學生終身體育習慣進行培養。這就需要高校籃球教學模式的創新必然要體現“以大學生為本”的理念,對籃球教學中大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尊重,基于高校籃球教學的實際,結合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使大學生能夠真正體會籃球的魅力[3]。高校籃球教學模式的創新要遵循“健康第一”的宗旨,通過高校籃球教學模式的創新推動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第二,新課標下創新高校籃球教學模式要對籃球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對籃球教學方法進行變革。一是高校籃球教學應該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使傳統的單向教學模式得到轉變。在選擇籃球教學內容過程中,不但需要結合當前社會的發展,做到與時俱進,同時要從大學生的特征出發,體現大學生的需求,在籃球教學內容選擇上重視對大學生道德修養的培養;二是高校籃球教師開展籃球教學,需要不斷創新籃球教學方法,從而使籃球教學實時性得到提升,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使學生能夠進行自主練習,籃球教師進行指導。此外,在高校籃球教學過程中,對于籃球運動的娛樂性、競技性、趣味性等多元化功能進行充分的挖掘,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由此對大學生學習籃球技能、參加籃球運動的積極性得到充分激發;三是在籃球教學過程中,高校籃球教師需要基于新課標的指導,對籃球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在籃球課堂上可以靈活的運用小團體教學、領會式教學等。通過籃球教學方法的創新,使大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籃球技巧,在提高大學生籃球水平的同時,對大學生的籃球運動技能進行培養。
第三,新課標下對高校籃球教學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要落實。高校籃球教學過程中有效落實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為高校籃球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借助于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使高校課堂籃球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課外的籃球運動、籃球訓練,不但推動了籃球課堂教學的開展,也對于高校籃球社團、高校籃球俱樂部等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高校籃球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的結合,是新課標內涵的重要體現。高校籃球教學可以和現階段開展的“陽光體育運動”進行緊密聯系,實現高校籃球課堂教學內容和體育社團的有機結合,同時,通過籃球比賽、籃球知識講座等活動的開展,使大學生視野得到開拓,對于籃球教學內容同樣起到深化的作用。
第四,新課標下重視高校籃球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實施。一是新課標下高校籃球教學要嚴格遵循“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在此基礎上,對科學合理的高校籃球教學改革方案進行制定。細化高校籃球教學每一個階段的目標,從籃球教學實際出發,將籃球教學目標向師生互動的籃球教學行為進行轉化。基于新課標視野下創新高校籃球教學模式,高校籃球教師需要對籃球教學管理的路徑進行創新,對于籃球教學過程中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要給予高度重視,由此實現對大學生自主學習籃球知識、參加籃球運動的積極性的調動。二是高校籃球教學對教學時間要進行靈活的安排,從而使大學生參加籃球活動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滿足,基于對籃球教學手段與籃球教學模式的創新,使高校籃球教學趣味性增強,為大學生的籃球學習營造輕松的氛圍,有助于提升高校籃球教學效果。三是高校籃球教師從學生的實際特征出發,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使籃球水平不同的大學生的籃球技能都能夠得到提升,對大學生終身籃球學習意識進行逐步的培養。需要注意的是,高校籃球教學實施互動式教學模式過程中,要基于“循序漸進”的原則,以現有籃球教學模式為前提逐漸開展。
第五,新課標下創新高校籃球教學模式需要構建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新課標要求高校籃球教學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基于此,高校籃球教師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大學生的特征,實施創新性與具有時效性的方法。由于大學生的個體存在差異,不同大學生的籃球水平不同,因此,對具有梯度的教學內容進行設置,使高校籃球遞進式的教學目標得到體現。教學內容的調整需要科學的評價體系,在評價過程中,要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模式與評價主體,從而實現對高校籃球教學的全方位評價。一是實施多元化的評價手段。在對高校籃球教學內容進行評價時,要重視過程性評價,一方面對于大學生的籃球期末考試成績給予重視,另一方面對于大學生在籃球課堂中的學習態度、出勤率、籃球學習進步幅度等進行考察,從而實現通過不同的指標全面考察不同水平的大學生,由此使大學生對籃球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激發。通過科學的評價體系,籃球水平較差的大學生能夠樹立起信心,籃球水平高的大學生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二是實施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對高校籃球教學進行評價時,不但籃球教師進行評價,同時大學生要進行自評,同學之間進行相互評價,通過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客觀評價大學生籃球學習情況。基于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為新課標下高校籃球教學模式的創新提供保障。
高校籃球運動的發展離不開籃球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優化。基于此,高校籃球教育工作者需要轉變觀念,樹立以大學生為主體、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籃球教學理念,不斷優化籃球教學模式,基于構建多元化籃球教學模式,提高大學生籃球學習與參加籃球運動的積極性,推動籃球運動的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發展,在提高大學生籃球水平的同時,推動高校籃球運動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