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河北政法職業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應用寫作即應用性文章的寫作,是以直接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目的,在人類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發揮著記錄信息、溝通情況、處理事務、交流感情等重要作用。近些年來,伴隨社會的快速發展,應用寫作發揮的價值逐漸凸顯出來,高素質的應用文寫作人才越來越受人關注,很多高職院校適應時代需求,將應用寫作設定為公共必修課程,以培養德能兼備的應用寫作人才。而深挖應用寫作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并運用于應用寫作教學中,無疑對應用寫作課程高素質應用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立德樹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環節,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實現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近幾年來,在國家政策背景的推動下,全國各高等院校逐漸認識到人才培養中的立德樹人不僅僅是依靠思想政治課程完成的,而是滲透于所有課程課堂教學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專業課程思政教育只有與思想政治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實現知識傳播、能力提升與價值引領的同頻共振,才能最終實現“三全育人”的目標。
而目前各高職院校開設的《應用寫作》課程,更多的是將應用寫作課程定位為提高學生適應社會工作和生活需要的一種技能,一個解決現實問題的工具,教學中往往更偏重寫作技能的訓練,在思想政治和價值觀念層面的引導還相對比較缺乏,呈現出重功利實用性而忽略人文精神和思想價值的狀態。長此以往,勢必會導致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產生厭倦感和畏難情緒,甚至產生重功利輕價值的不良傾向,這將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不便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遞,也有悖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完成。而《應用寫作》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通識人文素養課程,其中包含了豐富的人文素養,更應該深入挖掘其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而不是把它固定為模式化的填空行為,擯棄其中的文化思政元素。
應用寫作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文化生活中形成的寫作范式,應用性文章古已有之,課程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因素,諸如禮儀典范、為人處世、價值觀念和文體演變等,有著長久的歷史積淀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在應用寫作教學中應搭建起現代應用文寫作與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橋梁,使學生在掌握寫作技能的同時,受到傳統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構建起良好的人與人、人與世界之間的關系,達到寫作育人的效果。
當代的很多應用文文體是由古代文體發展演變而來,其中包含的情感態度、寫作目的和表達方式等具有一脈相承性。如在講解求職信時,可以介紹李白《與韓荊州書》的寫作背景和文章的寫作技巧,讓學生了解像李白這樣的大詩人是如何自我推薦的。講授建議書時,秦李斯的《諫逐客書》是古代建議書的代表作,穿插到教學中,向學生講解其創作背景、歷史典故和文章的寫作風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文書寫作中獲得深厚的文化知識和詞章文體的積累。
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孔子曾教育兒子孔鯉: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可見古代禮儀在一個人立身行事中的重要性。禮儀規范大到治理國家,小到稱呼用語,都起著規范約束作用。如,“令尊、令堂”用來敬稱對方的父母,稱自己的父母則謙稱“家父、家母”。稱呼對方為“貴”,于己則用“敝”,字里行間體現了對他人的敬重與個人的良好修養。黨政公文用于處理不同級別單位之間的事務,言辭用語講究身份的不同,注重禮節,語言態度要與彼此的身份相符合。如在請示、報告等上行文中,要表達對上級的禮貌和尊重,請示結束語常用“妥否,請予以批復”,而不適合用“要求”等生硬的詞語。用于不相隸屬單位之間商洽工作的函和向下級布置任務、指揮管理的通知,雙方身份不同,語言風格自然不同,都要符合禮儀規范。
在計劃和總結這對文體中,反映了人們對生活和事業的規劃與反思意識,特別是計劃具有預想性的特點,對事情預先做出設想和安排,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因此,在講解這個文種時,可以追溯古人的經典論述,如《禮記·中庸》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朱子家訓》“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使學生意識到無論是個人的學習還是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合理的規劃,也從中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學生主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重要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重要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笨梢娊處熃虝说呢熑沃卮?。一位偉人也說過類似的話語:合格的老師首先應該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師首先應該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因此,作為課程的主導者,應用寫作課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政意識和能力,才能影響學生學業和品格的不斷成長。
在課程思政內容的設計方面,以學生職業活動為導向,在知識點上適當拓展,融入思政元素。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將應用寫作的實用性與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政元素相結合,將寫作中的理論知識、技能訓練和職業道德、職業規范等德育元素相融合,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展現出來。如在會議方案的寫作中,學生分組合作,在文本寫作和反復修改中培養其團隊意識和組織協調能力,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文書訓練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培養學生守時、遵守職業規范的意識和習慣。
應用寫作其實質是培養學生的應用寫作思維和規范準確的表達能力,因此,在應用文書的寫作訓練中要加強對寫作思維的培養。在學生已經掌握文種基礎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啟發學生發現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思考其中的內在邏輯關系來安排文章結構層次。同時,在思維邏輯訓練過程中拓展思政教育,使學生不僅鍛煉寫作思維能力,還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達到授人以漁的教學目的。教師還可以選取一些典型案例,模擬工作生活的場景,豐富學生的個人感受,引導學生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政元素,達到潛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為了提升應用寫作課程的思政教學效果,教學可以借助已有的線上教學資源,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和過程性考核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引導學生養成德才兼備的優秀品質。筆者所在的應用寫作課程團隊已經建成省級精品在線課程,在職教云慕課平臺開課六次,線上資源極大地拓展了教學的時空范圍,為實現翻轉課堂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線上教學也為學生提供了高效率的發言空間,而且提高了學生教學參與的廣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