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軍
(庫車市第七小學,新疆 庫車 842000)
作為我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內涵的重要組成方式,武術可以強身健體,同時具有一定的娛樂性和競技性,對于社會大眾的心性調節(jié)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武術這一體育運動形式的年齡限制相對較少,男女老少都可以參加,在簡單的場地當中使用簡單的道具就可以完成動作的練習,所以這一運動形式具有較強的適應性。武術想要實現(xiàn)更好的發(fā)展就要從小學體育教學活動入手強化少兒武術的傳承和發(fā)展,小學體育教師要結合實際教學狀況總結更為全面系統(tǒng)的武術教學方法,將科學有效的武術教學理論引入到小學體育課堂當中,促進學生武術技術的提升和發(fā)展。
小學武術教學要以武術技術的講解和傳授為主,除此之外,還要重視對學生的武德教育,也就是要以強化學生的道德品質素質為基礎,提高學生在參與武術活動和社會活動時的規(guī)范意識,要引導學生以武術倫理和道德為自身的行為準則,并將其引申到其他的武術和社會活動當中,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品德素質對武術學習的重要意義。小學武術教學最根本的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實現(xiàn)身心的整體發(fā)展,在提高其身體素質的同時引導學生能夠在感受武術樂趣的同時參與這項運動的鍛煉并掌握對應的專業(yè)技能,在實現(xiàn)強身健體目的的同時實現(xiàn)武術技術水平的提升。
首先,要符合小學生的心智特點。武術的動作套路有萬千種變化,對于練習者的身體靈活性要求較高,對于小學生來說,在短期內學會成套的武術動作顯然存在一些困難,所以教師在制定教學內容時,要以符合小學生的心智特點為第一前提,要以簡單的武術游戲和動作為教學主要內容,在降低難度和要求的同時簡化動作招式,讓學生能夠在獲得武術練習的成就感的同時強化學習興趣。
其次,武術教學內容要多樣靈活。小學武術教師要以教學的重點為整體引領來開展循序漸進的武術教學,面對正處于身心發(fā)展關鍵時期的小學生進行武術教學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身體素質的特性,小學生雖然柔韌性較好但是身體承受力較低,另外受年齡階段好奇心的影響小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所以,在進行小學武術課程的教學時,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要以鍛煉其身體柔韌性為基礎詳細介紹運動的技巧,引入豐富靈活的教學方法提高其參與興趣,選擇能夠滿足學生生理發(fā)展特點的練習內容來進行科學化的武術教學。
再次,要切合小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狀況。小學武術在小學體育運動項目當中所占的比重逐漸加大,教師要以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為教學前提開展武術教學,要從步行、翻腰、掄臂等動作的練習來強化學生的身體柔韌性。在制定教學內容的同時,以學生的身體素質為第一考量前提,在控制運動量的同時科學地調控運動負荷,以此來保證運動項目的強度能夠符合小學生的實際身體狀況。
小學武術課程教學要按照學生的不同水平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要對不同的學生設計出不同難易程度的武術練習動作,只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武術教學計劃。小學武術教師要以強化學生的武術練習興趣為重點,重視對基本功和動作的練習,以樹立健康體育的意識為教學核心。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遵循人體的生理機能變化設計科學化的教學安排,帶領學生進行武術知識的練習,技能的掌握和提升。
小學武術教師以充足的課前準備工作作為保證武術教學任務順利完成的基礎,包括教學課程的設計流程的安排、結構的組成或內容及教學設施和場地的設計等。要以學生為主體,強化自身的引導作用,結合教材內容來把控教學重點,要帶領學生通過基礎性動作的練習來掌握武術教學的要點。在課堂上加強對抱拳、沖拳、手型和步行等內容的練習,這樣可以在縮短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實現(xiàn)教學的連貫性發(fā)展。在武術課程開始之前,教師要通過趣味性的教學引入來帶領學生強化對武術這一運動形式的認知,提高個體能力。
小學武術教師要通過精細的講解和大量的練習來帶領學生掌握武術動作要領,在基本動作的講解過程中,除了基本的技法和要領之外,教師要從各個動作的細節(jié)向學生做以介紹,例如,在練習向前沖拳時,要確保沖出時拳心向上,同時要保證眼睛目視前方。教師要保證自身所講解的內容通俗易懂,使學生能夠按照要領來進行練習,從根本上理解并掌握動作的基礎和重點。
想要實現(xiàn)小學武術教學的根本性發(fā)展,就要從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來豐富現(xiàn)有的教學方法,實現(xiàn)武術教學的趣味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融合發(fā)展。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教學的方法來帶領學生練習武術,改變傳統(tǒng)武術教學枯燥無味的現(xiàn)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其身體素質和行為意識較差,常常會因武術動作的枯燥而感到乏味,甚至有學生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教師要轉變教學方法,將枯燥無味的武術教學引入更多趣味性的內容,可以通過對基本功特點的分析來編排出多樣化的練習方法,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實現(xiàn)練習武術動作的目的。比如蹲馬步,作為一個枯燥無味的訓練項目,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玩“我是木頭人”的游戲,看哪一個學生蹲馬步堅持的時間長,這樣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武術技能,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
小學生個體理解能力還不夠成熟,所以教師在講解武術動作時要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這樣能夠在滿足學生心智發(fā)展特點的前提下,提升其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和接受能力,讓其能夠更加精準地掌握武術要領。例如在進行燕式平衡這一動作的講解時,教師不能從單純的示范講動作講解入手,而是要通過對這一動作名詞進行分析,來讓學生感受小燕子飛翔的狀態(tài),讓其能夠意識到在做這個動作時要像燕子一樣輕盈,這樣能夠在增加其印象的同時實現(xiàn)對武術技術的深層次練習[1]。
要通過集體和分組教學相融合的方式來實現(xiàn)小學武術教學形式的綜合性提升,集體教學,是將全班同學集中到一起展開武術教學的方式,這樣能夠方便武術教學的練習,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交叉對列觀看教師示范的形式來展開練習,這樣能夠保證學生在清楚觀察到教師對動作要領的示范講解后,在合適的位置來進行互相練習。分組練習是由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動式練習,同一小組內的學生互相練習或觀看對方的練習,在輪換的過程當中找出自身的不足,學習他人的優(yōu)勢,這樣能夠在充分保證學生身體得到休息的同時強化學習要領。因為小學生年齡小,課堂專注力較低,所以教師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豐富分組教學形式,例如武術練習游戲,武術英雄人物故事的講解等都會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其在小組練習的過程中更加專注認真。
在小學武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進行示范舉例的過程中,選擇科學合理的站位滿足教學發(fā)展要求。教師可以選擇整個隊伍的三角形頂點為示范基點確保全體同學都能夠看到教師的示范動作,另外也可以選擇讓前排同學下蹲或坐下來確保后排同學能夠更為清楚地看到教師的示范動作,這樣可以讓學生能夠明確動作的要領,比如在進行馬步架打這個動作的教學時,教師由通過鏡面示范的方式來讓學生在教師的示范動作當中明確兩腳開立的距離以及方向,確保學生能夠在后續(xù)招式的練習過程中保持正確的站姿。另外教師在示范過程中要確保自身的動作規(guī)范力度合理,讓學生感受到武術的魅力[2]。
隨著武術課程教學形勢的發(fā)展,各位專家學者對健身武術提出了新的看法,在武術教學的發(fā)展進程當中,將武術、體操和音樂融合起來所形成的新的綜合性的武術運動形式成為新時代小學武術教學的重要方式。和其他運動形式相比,武術的動作繁多而復雜,教師單純的理論性講解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武術課堂上引入音樂來開展技術教學,能夠在激發(fā)學生運動潛能的同時提高其鍛煉興趣,緩解其緊張的情緒,實現(xiàn)武術課堂教學的藝術性提升。例如在進行武術訓練時可以配合臥虎藏龍的音樂,在烘托練習氛圍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練習情緒,這樣可以取得較好的武術教學效果[3]。
想要實現(xiàn)科學有效的武術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武術練習,學校的體育大課間是實現(xiàn)武術教學和練習的重要平臺和時機。教師可以在加強學生對武術的理解后,鼓勵學生在早操、間操和課外活動等時間進行武術練習,為其構建良好的練習環(huán)境和訓練機會,使學生能夠在盡可能多的時間和空間下練習武術動作。
在過去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的積累過程當中,武術受我國傳統(tǒng)的思想意識影響,對習武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有較高的要求。在小學武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武德的培養(yǎng),要讓學生明確一名優(yōu)秀的習武之人要足夠謙虛自律,以強身健體為練習武術的第一要義。要在掌握攻防技術的同時,以寬容善良之心對待他人,切不可將所學武術用在攻擊他人上。教師在進行武術教育時,要培養(yǎng)學生自立自強、自尊自愛的優(yōu)秀品質,如果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產(chǎn)生傷痛,要讓學生意識到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對其個體能力成長的積極促進作用,讓其克服消極懈怠的心理,以此來強化學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另外小學武術教師要在進行武術訓練的過程當中,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武術作為特殊的運動方式其中蘊含著深刻的愛國主義情感,在武術當中我們能夠體味歷史,感受歷史,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歷代武林之人的俠義精神。從岳飛的精忠報國到戚繼光的一心盼望國泰民安,再到霍元甲一雪“東亞病夫”之恥的豐功偉績,這些令人振奮的武林故事都能夠讓學生激發(fā)起自身的奮斗精神,使其在后續(xù)的習武過程中,甚至是學習和生活過程當中,能夠以更為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到其中[4]。
總而言之,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來展開武術教學,以專業(yè)化的教學水平提升來強化武術教學的效果,實現(xiàn)武術運動的普及和發(fā)展,進而促進小學生的身心水平的全方位提升,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實現(xiàn)智力的開發(fā),為整個武術領域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