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芳
(大連電子學校,遼寧 大連 116023)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幫助通知學生建立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根基與源泉,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與民族自信。中職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成長時期,在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身兼重任。教師要將中職英語課堂打造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平臺,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思想的滲透背景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與民族自信心,這也將有效推動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與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掌握良好的英語交流技能已經成為現代化人才的必備素質,英語課程作為中等職業院校的必修課程,承擔著培養現代化高素質人才的重要責任。將中國傳統文化滲透到中職英語教學當中,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民族文化意識,幫助學生實現道德修養的提升,也能夠幫助學生的終身學習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這種中西方文化結合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認識到中西方文化差異性的存在,培養了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念。作為世界交流通用語言,英語也承擔著輸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職責,可以使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得到傳承與發揚,提高我國的國際影響力。
英語是除漢語母語以外學生接觸到的第二類語言學習科目,語言承載著人們進行情感交流溝通的重要使命,但英語知識的交流將不僅僅局限于日常問候,而是承載著文化輸送與雙向溝通的責任。在傳統的英語課程當中,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被枯燥的灌輸在學生的腦海當中,而中職學生正處于好奇心非常強烈的階段,他們更加愿意接受生動有趣的知識傳播方式。中國悠久的歷史傳統文化將會為英語教師提供豐富的素材,教師通過整合應用,能夠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探究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當中。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中職學生通過學習將會逐漸成長為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材,而學生自身的價值與對社會的貢獻并不僅僅體現在經濟建設當中,要知道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是國家進步的源泉與動力。眼下的中職英語教學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而是要幫助學生能夠掌握豐富的英語表達技能,使學生能夠借助英語表達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傳承與發揚。跨文化交際需要對中西方文化差異具有充分了解并非常尊重。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只有認同與熟知中華傳統文化才能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需要中華傳統文化與中職英語教學的融合。
我國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非常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迅速發展,我國在國際社會當中的話語權與影響力逐漸擴大,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流入國外文化當中,這也吸引了大量的國外人員前來中國進行學習、旅游、投資等。中職學生承擔著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光榮使命,英語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認同感,通過滲透中國傳統文化鼓勵學生在今后的中外合作交流中將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使更多的國外人士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價值。
當前我國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就業形勢,而英語素養已經成為影響升學與就業的重要參考標準,甚至在學生今后的工作晉升機制發揮非常重要的影響。中職院校為我國長期輸送綜合技能型的人才,是我國培養技能人才的重要教學體系,這就要求中職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在英語實踐學習當中的應用。與此同時,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教師容易忽視的教學重點,并且很多教師認為英語教學與傳統文化教育并沒有密切的聯系,無法通過有效的手段將二者融合到一起開展教學活動。在任何階段的英語教材當中都蘊含著非常豐富的西方文化思想,學生在英語學習當中潛移默化地將會接觸到這些西方文化的思想與禮儀文化,這些文化將會逐漸滲透到學生的內心深處。但學生接觸西方文化的同時往往忽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這時學生在利用英語進行交流實踐的過程中,不能向西方人更好地宣傳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甚至不能將華夏文明的傳統禮儀與風俗習慣介紹給外國友人,這使英語教學存在著文化失衡現象,非常不利于我國傳統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融與發展。
在當前的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以介紹西方文化與知識內涵為主,關于很多優秀的我國傳統文化都是一帶而過。這就需要教師充分挖掘英語教材當中的內容,從課程準備階段就對內容挖掘引起足夠重視,將中國傳統文化適度的穿插到英語課堂中。如在學習西方圣誕節相關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我國的春節引入到課堂當中進行介紹,通過兩種節日與風俗習慣的分析與總結,幫助學生在中西方節日活動的差異分析中展開對比學習,這將會大大提高學生對不同文化的認知與理解,有效增強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的信心。假如學習過程中遇到不同國度的文化信息,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西方的文化與中國的文化進行對比;在學習到哲學家時,可以將蘇格拉底與我國的孔子與老子進行對比。通過對英語教材內容的深度挖掘整合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學習計算機英語教學當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成語翻譯成英文提高課堂學習趣味性,如,血濃于水,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隔墻有耳,walls have ears.等內容,都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英語探究興趣。
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中職生是否對英語課程的學習內容具備足夠的興趣,這將會直接影響到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必須要高度重視中職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中職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對當代中職生保持主流文化的敏感性,還要對這些內容進行有效應用,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探究興趣。中職英語課堂融入傳統文化需要遵循“知行合一”的教學理念,要在英語課堂中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對學科建設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與敏感度,有效了解中職英語知識的學習規律,在具體的教學實踐當中不斷豐富教學形式,反復探索中國傳統文化與中職英語課堂結合的契合點。中職英語教師對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這也要求英語教師必須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對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的融合引起足夠重視,這樣才可以在教材當中滲透傳統文化內涵,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拓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中國傳統文化學習氛圍,要科學有效地將傳統文化滲透到教學過程中,有效推動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引導中職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理念與價值觀念。
豐富的教學手段無疑將會提高學生的課程參與主動性,在傳統的英語課程教學當中,中職英語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很少能夠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存在。在科學技術快速進步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網絡教學技術被應用到英語課堂中,而學生對于這種開放性較強的學習方式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借助互聯網搜索一些通過英語表達傳統文化的信息,幫助學生了解國外報紙對中國文化的報道,使學生了解到國外人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和理解,這樣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師還可以應用比較教學法,也就是通過對比中西方文化差異,提高學生對本民族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認知,使學生能夠通過英語進行精準表達。拓展中職英語實訓課堂也是不錯的選擇,教師要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學生的實訓當中。在旅游服務專業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工作情景,幫助學生能夠真正接觸到一些國外友人,通過與他們的交談了解國外文化并傳播國內文化,這也有效提高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在學生未來的就業過程中能夠提高他們的核心競爭力。
中職英語課程的課時有所限制,教師在英語課堂中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時間非常有限,如果教師不能幫助學生整合有效的教學資源,學生的文化傳承意識與英語實踐能力都將受到影響。教師要充分借助課外時間拓展學生的英語視野,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交流能力。如,在課堂中為學生播放央視頻道《舌尖上的中國》這類紀錄影片,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舉行西方文化與我國文化的主題系列講座;開展中西方文化知識競賽等綜合活動。通過這種豐富的活動形式與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能夠有效進行跨文化交流。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非常符合中職英語課程的教學發展目標,也實現了對中職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提高了中職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英語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要不斷提高自身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識,通過學習交流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傳統文化交際氛圍,更好地增強學生發揚傳統文化的責任感。
綜上所述,想要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并不是僅僅將一些文化形式與內容灌輸給學生,而是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傳統文化進行雙向傳播。英語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和義務將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發揚與傳承。在充分了解西方文化的過程中,還要對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剖析與理解,在日益增強的國際交流和經濟競爭中增強我國的文化競爭力,彰顯我國文化大國的底蘊。教師還要不斷基于現有的教學活動進行反思和總結,及時根據教學經驗展開教學活動的創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