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丹丹
(廣東省陸豐市湖東鎮瓊林小學,廣東 陸豐 516543)
俗話說“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當今的信息社會,學生與網絡的接觸愈發頻繁,網絡也深刻的影響著學生的成長。作為學校管理者,學生的身心健康,德行教育也是其所必須關注的部分,因此,管理者如何科學合理地展開德育教育工作,讓學生能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聯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目前實際情況而言,互聯網給德育工作造成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既有正面積極的影響,也有負面消極的影響。從正面影響來說,互聯網拓寬了學生德育的渠道,它可以讓學生從網絡上獲取更多的德育素材。不僅如此,教師也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其他業界同仁的德育方法,并進行交流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的德育不斷發展。而從負面影響來看,由于家長的疏于管理,學生在網絡上瀏覽什么信息,不少家長是難以發現的,這就導致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出現滑坡現象。不僅如此,隨著網絡自媒體的發展,各種信息非常混雜,其中不少信息所傳遞出的道德思想和價值理念是存在偏差的,很容易讓學生的思想道德偏離正軌。總體來說,互聯網既給德育工作帶來了新的契機,但同時也造成了不小的負面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德育工作中就需要揚長避短,發揮互聯網的優勢的同時,還要解決其產生的負面影響。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各種電子產品的普及,小學生很容易獲得各種信息,且信息量巨大。這些信息良莠不齊,因為小學生年齡小,對信息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如果不加辨別地加以吸收,學生必然會受到不良信息的誤導,從而影響身心健康,這是與德育教育的主旨相違背的,對學校德育教育產生障礙與沖擊。筆者和班級家長設計了“網絡德育約法三章”:1.上網前需經過家長同意;2.上網時間控制在每天不超過半小時;3.在家長陪伴下查閱資料。約法三章細則由班級微信群發出通知并以紙質稿下發,由家長和學生一起按下手印,約定遵守該守則。
1.打造“空中課堂”為方便家長和學生、老師之間的聯系,學生入學時,筆者創建了家校聯系的“空中課堂”,方便親子溝通,解除家長苦惱,滿足家長因沒有精力或能力管教孩子的需求。如利用網絡開設“班主任每周講座”,講講一周來孩子出現的一些問題,然后分析其產生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既有理論又有具體案例,家長就容易理解,并且能活用到平時的家庭教育中,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
2.組建班級QQ 群和微信群由家委會牽頭,組建班級QQ 群和微信群,家長可在群里接收學生在校表現的圖片及視頻資料,讓家長全方位了解孩子在校表現。對學生來說,就像在校安裝了攝像頭一樣,在校期間行為會更收斂,有助于學生及早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也給辛苦的班主任減輕一點壓力。
3.營造綠色網絡環境,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文明的綠色網絡環境,關愛學生的身心健康,是網絡德育工作的基礎和必要前提,也是深化學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手段。于是,筆者要求家長在學生使用的手機或電腦中安裝兒童瀏覽綠色系統,保證能過濾不適合未成年人閱讀的不良信息。
德育教育依賴的是外部動能,一個優秀的德育教育“支點”,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信息技術豐富德育內容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圖片、文字、影像和聲音都能傳輸,豐富了德育內容。因此,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時,善于運用信息技術,收集各種圖文資料和視頻短片,就能使德育教育主題更具吸引力,教育手段更具感染力,教育效果更具說服力。2020 年6 月,筆者班級組織了以“感恩父母”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在六月底隊活動課匯報成果時,每一個學生都能事先在家里用手機錄制視頻,把平時藏在心底的個人秘密在視頻中傾訴出來,把做過的錯事也在視頻中大膽地說出來。班主任通過班級交互式電子白板將視頻向家長和學生進行播放。通過這樣的形式,一方面能使學生感受到父母偉大,明白了做人必須要孝敬父母;另一方面也使家長體會到孩子的不易,體會到孩子的確長大了。
2.“微課堂”更新德育形式
去年暑假里,我給學生們布置了至少遠游一次,踏尋偉人足跡的作業。坐在澎湃同志少年時期學習和成長的澎湃故居里,品味他少年時生活和組織6 人農會小組的得趣書室,追憶那個農民運動中接觸領袖的澎湃,這是我們班每一個學生的“紅利”。為了以偉人的精神和力量培育青少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和同學們簽署了“彩虹少年勵志微課堂”獎勵條例,凡是能在參觀過程中拍下視頻資料或者照片并能配上語音做成視頻供同學們欣賞的,都可以獲得一份精美的禮物。
網絡的發達加強了老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家庭在其中的角色也至關重要。因此,教師也應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及時傳達學生的信息,雙管齊下,共同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同時,教師也應向家長傳達正確的教育方式,避免學生家長的錯誤教育。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當今時代。老師應該更加注重對學生道德上和思想上的引導。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的發展還沒有定型,正處于對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中,他們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不能忽視互聯網在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影響。班主任應該以更加積極負責的態度投身于班級的日常管理活動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更要注重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培養,最終促使他們成為對社會和國家發展有用全面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