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俐崎
計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項基本技能,但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在計算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盲目的使用計算器,導致計算能力下降;教師教學方法缺乏創新,讓學生覺得數學計算枯燥無味,缺乏學習興趣;有些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計算能力低下等。
《新課標》指出:“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應該要求學生計算正確、迅速,同時還應注意計算方法的合理性和靈活性。”計算能力是學生今后學習數學和其它學科的重要基礎,是學生學習、生活及參與社會所必需的基本素質之一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培養學生的計算興趣和意志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動力,有了動力,學生就有了學習的欲望,就能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計算本就是在枯燥的數字間進行的腦力勞動,如果缺乏興趣,學習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小學生,由于年齡的特征: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沒有耐心,不細心。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計算興趣方面要講究訓練形式,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寓教于樂,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形式多樣的訓練。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還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計算能?力的培養是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了計算興趣還不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能堅持進行計算練習,計算能力才能得到提升。每天堅持練一練,?可以根據每天的教學內容適時適量地進行一些計算訓練,?如每天讓學生完成20道口算題。通過長期的堅持和訓練,既培養了學生堅強的意志,又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二、重視基本的口算、估算訓練
口算是計算的基礎,要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口算是一道重要的關口,因為不管是四則運算還是簡便運算都是建立在口算的基礎上,口算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計算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口算訓練作為日常訓練,學生才能熟能生巧。尤其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口算能力的培養。例如:一年級的學生在學習進位加法時,受幼兒園學習習慣的影響,總習慣掰手指,而不去用老師新教的“湊十法”進行口算,表面上看起來計算結果正確,好像沒有什么區別,可實際上差別卻非常大,用掰手指代替了大腦思考的過程,限制了思維的發展,影響了口算能力的提高。如果掌握了正確的口算方法,計算的速度要比掰手指快得多,所以我們經常在較高年級還能發現一些口算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還在偷偷的掰手指。由此可見,口算訓練的重要性,口算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后面的學習。
在數學教學中,估算能力的培養也是項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覺得估算在考試中的幾率不高,估算教學常常被輕視,學生估算能力的提升也就受到了限制。其實學生的很多能力都是相輔相成的,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和強化估算意識,可以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思維, 提高學生處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可以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估算思想,讓學生用估算對數學規律、解題思路等進行猜想,將估算思想貫穿教學始終,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學生的估算意識。另一方面,讓學生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
三、加強學生對算理、法則的理解
正確的運算必須在透徹的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生的頭腦中算理清楚,法則牢固,做四則計算題時,就可以有條不紊的進行。不懂得算理,光靠機械訓練也能掌握,但無法適應千變萬化的具體情況,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因此,在學習一種新的計算方法時,要特別注意講清算理及法則的導出,力求做到直觀、具體、透徹,以達到使學生充分理解的目的,
小學數學的計算主要是對整數、分數和小數的加、減、乘、除的運算,只有熟練掌握并運用運算法則,才能有效提升計算能力。
四、重視簡便計算技巧的培養
簡便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簡算是培養學生細心觀察、認真分析、善于發現事物規律,訓練學生思維深刻性,敏銳性、靈活性,提高計算效率,發展計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學數學中,簡便計算方法較多,靈活運用加法、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乘法的分配律、減法的性質、除法的性質、商不變規律,掌握一些特殊數據的變化規律,這些都是學生進行簡算的主要依據,如果對這些規律掌握不好,簡便計算就變得非常困難。例如,19×66+81 ×66=(19+81) ×66=100×66 =6600,要運用乘法分配率進行簡算,但對乘法乘法分配律掌握不好的學生,看不出特征,就會按四則運算的順序先算乘后算加,不但計算量大、繁瑣、而且易出錯。有的學生干脆直接按計算器。全都失去了簡算的意義。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與熟練掌握運算律,及一些常用的簡便計算方法,并經經常組織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簡算練習,強化學生自覺運用簡算方法的意識。
五、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經常發現一些現象:有些學生字跡潦草,用豎式計算往往看不清計算過程,出現錯誤自己理不清頭緒,也給輔導工作帶來了難度;由于數學涉及的計算比較多,學生在做題的時候需要大量的草稿紙,可很多學生沒有準備草稿紙的習慣,有的在書上或作業本邊沿有限的區域湊合著算,有的在課桌上亂涂亂畫,有的直接在題上進行演算,不但影響了做題的效果,而且也擾亂的做題的思路:有的計算錯誤原因是學生審題導致,有的是抄錯數字成者運算符號所致,有的是計算完成后不檢查,不驗算導致等。諸如此類的不良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學中要加強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培養計算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學中要做到不斷思考,不斷嘗試,積極探索更多的方法,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提升計算能力,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